观察丨外资银行在华发展慢? 人才、资金是掣肘
2018-04-16 19:21: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观察丨外资银行在华发展慢? 人才、资金是掣肘

本文共1700字,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❶ 过去十年间在华外资银行的资产和盈利年均复合增长率在20%左右,这在全球范围内增速都处于领先水平,只是中资银行发展更快。

❷不过外资银行近年来亦面临着自身的困境,比如人才流失。有客户反映,外资银行服务费用较高,且用户体验较差。

“不是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太慢,而是近几年中资银行发展太快,显得外资银行落后了。实际上,大部分外资银行在中国地区的发展与其在全球其他地区比较都不差。”外资银行人士张晶(化名)对记者指出。

截至2016年末,外资银行在华总资产规模29286亿元,相较2006年增加2万亿,增幅216%。同期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由43.95万亿元增长至232.25万亿元,增幅428%,外资银行在华资产占比从2.11%下降至1.26%。过去十年间在华外资银行的资产和盈利年均复合增长率在20%左右,这在全球范围内增速都处于领先水平,只是中资银行发展更快。

张晶认为,要看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情况,不妨看中国市场在其总部市场之外的利润贡献排名,以及总部是否增加在中国区域的投入。

汇丰银行披露的2017年报显示,在其171.67亿美元的税前利润中,中国香港为其贡献高达95.98亿美元,中国内地贡献税前利润达24.88亿美元,是利润贡献度最高的两个区域。这一贡献度超过北美洲(美国、加拿大及其他)和拉丁美洲(墨西哥及其他)利润之和。渣打银行2017年报亦显示,中国香港收入贡献度在全球高达23.58%,是该集团最大的市场。

受累金融危机与合规差异

现实的另一面是,部分外资银行分羹中国经济增长红利的同时,一些外资银行却黯然离场。明显的分水岭发生在2008年之后,受全球金融危机拖累,全球银行业监管趋严,多家外资银行收缩战线变卖资产,以满足更高的资本要求。外资股东在2013年至2016年间纷纷出售中资银行股权,以变现改善母行财务状况。

一些外资银行则关闭其在华营业网点或干脆撤出中国。尽管中国区经营相对良好,苏格兰皇家银行还是在2016年解散中国公司,主因其在2007年收购荷兰银行未及好好整合便遭受金融危机重创。

一位外资银行人士对记者表示,在华外资银行受文化、资产规模以及授信规模的限制,在营销本地客户时难以与中资银行竞争。“假设一家大型国企需要融资几十亿元,找中资银行一家或者两家就能搞定,而且很快放款。而外资银行本身在中国境内经营的规模就不大,加上分散风险的考虑,能提供的额度可能不过亿,超过一定额度还要报送母行审批,背景审核很细致导致审批流程较长。大企业客户也更愿意跟中资银行合作,省心省事。”

多位受访人士对记者表示,外资银行合规风控意识更强。其在中国的经营要受到母行所在国和中国监管部门的双重约束,业务也相对单一。与中资银行更熟悉本地游戏规则,对于监管红线的态度也截然不同。

困境与差距

中国正在进一步打开开放的大门。原银监会春节伊始就发布《中国银监会关于修改〈中国银监会外资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的决定》,为外资法人银行开展股权投资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并取消外资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等业务的审批,实行报告制,加大外资银行在华营商便利度。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更是对超预期开放银行业路线图做出具体解释。

不过外资银行近年来亦面临着自身的困境,比如人才流失。“基本工资相对高一些,但激励很有限。外资银行就像是一个平稳运行的机器,我就是其中一枚零件。几年下来感觉自己的提升比较有限。”离开外资银行加盟一家互联网公司的李华(化名)表示。

某外资银行客户崔女士表示,她在外资银行购买理财被收取了较高比例的服务费,但并未感觉到相应的服务。“感觉外资银行还觉得自己高高在上,而中资银行近些年已经减免了很多服务费,在体验上更好,我觉得即便走出去这样的服务也更受欢迎。”

多位外资银行人士不约而同提到,当前中资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投入巨大,在手机银行、移动支付等方面体验完胜,外资银行在这一领域存在较大差距。

责编/张广琳 审校/刘梦 监制/李雨思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