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节目由<亿翰研究社>独家出品
北京首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是北京首都开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大型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具有国家一级房地产开发资质,于2001年3月12日在上海证交所挂牌上市。公司坚持“立足京内,发展京外,拓展境外”的市场开拓方针,近年来,整体销售规模不断扩大,并且加大资金支持和拿地来保障公司未来的运营。
一、政策严控下,净利润仍同比增4成
2017年首开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66.78亿元,同比增长22.74%;实现净利润36.14亿元,同比40.13%。2017年首开实现总资产2404.6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297.54亿元,分别比上一年增长32.55%、7.20%。
京内一直是首开股份发展的立足点,也是首开营业收入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受制于2015年的政策调控伊始,首开股份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幅出现下降趋势,但是通过对市场的研究和政策制度的把控,公司很快适应政策带来的影响,转变方式,近三年营业收入保持稳定发展状态,而净利润在2017年也出现较高幅度的增长。
图:2013年-2017年营业收入及增速(单位:亿元)
图:2013年-2017年净利润及增速(单位:亿元)
二、缩量提价,销售金额逼近700亿
2017年公司实现签约销售面积295.04万平米,同比减少0.64%。实现签约销售金额691.90 亿元,同比增长9.65%。2017年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同比增速较2016年分别放缓42和83个百分点。
自新一轮调控周期开启以来,北京制订了全国范围最为严格的调控范本,同时在人口控制规模、京津冀产业转移和通州行政副中心建设对需求的分流效应下,市场热度持续回落。根据统计局数据,2017年北京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累计同比降幅分别高达47.60%和38.70%。首开股份2017年全年签约销售均价2.35万元/平米,同比提升10.35%,在异地项目的补充以及京内区域的深耕优势下,首开通过缩量提价,依然实现销售金额的小幅增长。
图:2013年-2017年签约销售面积及增速(单位:万平方米)
图:2013年-2017年签约销售金额及增速(单位:亿元)
三、适时扩大土地投资,持续深耕北京市场
2017年首开股份全年共获取新增项目(不含土地一级开发项目)27个,项目计容建筑面积合计399.70万平方米。其中北京获取16个,项目计容建筑面积255.98万平方米;京外(成都、厦门、天津、廊坊、苏州、无锡、杭州、南京)获取11个,项目计容建筑面积143.72万平方米。
首开持续通过各种形式新增北京区域土地储备,2017年在京内获得土地数量、金额及面积均居于前列。深耕北京市场,成为首开未来利润的保障。首开股份投资拿地幅度不断加大,一方面是首开加大新增项目的获取力度为新一轮规模竞争积攒优势,另一方面首开积极把握住了2017年北京土地供应的集中放量,拿地重心回归北京地区,京内项目尚存较大的价值兑现空间。
四、加大融资,保障企业未来增长
2017年,首开股份积极拓展,通过多种渠道开展融资。共计实现融资金额546亿元,其中银行贷款341亿元,信托贷款97亿元,永续中票30亿元,中期票据40亿元,购房尾款资产支持计划(ABS)30亿元,债权融资计划8亿元。归还贷款及信托约297亿元,归还永续债20亿元;本期共归还约317亿元。当期净增融资规模229亿元。
年末,公司净负债率为176%,同比上升34个百分点。融资规模的加大,为首开日后的发展提供了资金的支持,保障未来规模的增长。首开股份的净负债率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而现金短债比自2015年之后就出现不断上升状态,2017年,现金短债比高达21.54,短期内,首开完全无偿债压力,拥有足够的资金来保障未来企业的增长。
图:2013年-2017年净负债率及现金短债比
首开作为北京市国资委旗下最大的地产业务平台,深耕北京市场三十余年,对区域经济和政策规划理解深刻,并且首开重度布局的京内资源具有较强的稀缺价值,同时一二级联动全面参与北京建设的先行优势明显。虽然调控政策影响了首开的销售表现,但是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首开不断加大的融资力度和区域规划,未来首开业绩值得期待。
————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