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勇士中,最为强大者莫过于两个——时间与耐心”。——《战争与和平》列夫托尔斯泰。
研究显示,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通常会出现在持股三年之后。但是大部分人都因为频繁交易而与之失之交臂。
由于强有力的磁石效应,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短期投机,这就将稀有的、超额回报的机会留给了长期投资者。
理性:重要的分野
《美国牛津词典》定义:理性是一种信念,是人们的意见或行为应该基于理由、知识,而不是情绪反应。一个理性的人应该思维清晰、理智、富有逻辑。
有一些人尽管具有高智力,却不能进行理性思考和行动,这会造成理性缺失。认知心理学认为:有两个原因造成理性缺失:一是处理问题;二是内容问题。
斯坦诺维奇说:“人类是认知的吝啬鬼,因为我们基本上趋向于魔人几乎不需要计算能力的那种处理机制,尽管他们不准确。”
“慢速”的观点
这里作者推荐了一本书《特雷诺看机构投资》并认为对所有认真的投资者来说,这本书都值得收藏。
系统1与系统2
心理学家将我们的认知过程分为两个思维模式:直觉和理智。传统上,直觉产生“快速和关联”认知。理智被描述为“慢速和规则支配”。我们通常称这些认知系统为系统1和系统2。
系统1可认为“快速”观点,系统2可认为“慢速”观点。这里作者提到了诺贝尔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所写的《思考,快与慢》一书。卡尼曼告诉我们,认知的努力是一个心理工作,就像其他所有工作一样,我们中有很多人在工作越来越艰难时,会变得越来越懒惰。他很惊讶地发现,很多聪明人会满足于先前的答案,随之便停止思考。
而华尔街的很多决策都属于系统1的思维,主要靠直觉,也就是俗话说的“拍脑袋”。决系统2是经过认真思考的,经过推敲,要求专注的。具有系统2思维方式的人通常更有耐心。为了让系统2思维更有效率,你必须花时间去推敲,甚至沉思、冥想。
时间和耐心
这就是巴菲特的精华。巴菲特说:“时光的最佳之处在于其长度。当他人基于短期的贪婪与恐惧作出决策时,理性最为重要。这就是赚钱的秘密。”
理性缺乏,使投资者容易陷入系统1的思维,只能做出简单、浅显的判断,不适合复杂的股市。理性缺乏,使投资者成为恐惧和贪婪情绪的奴隶。理性缺乏,使股市参与者注定成为那个被称为投资的游戏中的受害者。
最伟大的投资家
从两个简单的变量来看,巴菲特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家:相对跑赢大盘和持续时间。
私下里的巴菲特
巴菲特在童年时代,就宣称自己会在30岁之前成为百万富翁。今天,他的成就远远超出年轻时的目标,但巴菲特仍然住在1958年在奥马哈买的老房子里,开着老款的美国车,喜欢可乐。他说:“并不是我喜欢钱,而是我喜欢看着它们增长。”
当别人问到如何在动荡不安的股市大海上航行,巴菲特说:“我只是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
巴菲特优势
管理咨询顾问们相信成功企业具有三个明显的优势:行为优势、分析优势、组织优势。
行为优势
巴菲特的天分体现在耐心、自律和理性。巴菲特是理性的,而且从不偏离。
分析优势
巴菲特分析的对象是企业,不是股价。巴菲特说:“投资人只需要学好两门课程:如何估值企业、如何对待股价。”谨记:时间是优秀企业的好朋友。
组织优势
伯克希尔的成功三因素:1、现金包括保险浮存金以及拥有的非金融子公司的运营盈利。2、将现金在投资,产生更多的资金。3、管理的去中心化。“聘请最好的管理团队,别再为管理操心。”这样可以让巴菲特集中100%的精力,专注于资本配置的工作,这正是他天才所在之处。
学会像巴菲特一样思考
将股票视为企业,视为资产,总之是买了就不能动的东西。而且一旦买入10年都不能抛掉。
企业准则
1、 企业是否简单易懂
了解销售、成本、利润。了解产品或服务已经运营模式。
2、 企业是否有持续的经营历史
3、 企业是否有良好的长期前景
特许经营权:产品或服务是被需要的、被渴望、无可替代的,其利润不会受到侵害。商誉很重要。
管理准则
1、 管理是否理性
表现:分红或回购股票。高效率的利用资金。
2、 管理层对股东是否坦诚
以一种你能明白的方式,报告每一个部门的运营情况。不但谈成功,也谈失败、风险。最为重要的是,管理层是否公开承诺,公司的重要目标是使股东利益最大化?(这与中国传统理念不一样)
3、 管理层能否抗拒惯性驱使
不盲目模仿同行业公司或其他公司。要独立思考。
财务准则
1、 重视净资产回报率,而不是每股盈利
2、 计算真正的“股东盈余”
3、 寻找具有高利润率的企业,控制或削减成本很重要。
4、 每一美元的留存利润,至少创造一美元的市值。
将公司过去十年的留存盈余加起来。算一算,公司目前的总市值与十年前的总市值之差。作比较后得出公司是否有效利用了留存利润。
市场准则
什么是企业价值:使用现金流折现法对企业进行估值。
相对于公司的价值,能否以折扣价格买到,要求有足够的安全边际。
谈到指数基金时,巴菲特说当“傻钱”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圈范围时,它便不再是“傻钱”。
5-10个具有长期竞争优势、价格合理的企业足矣。
巴菲特说:“在我们看来,处理企业层面合理的方式,在股票上同样合理。一个投资者即便只持有一家杰出公司的一小部分股票,也应该像拥有全部股份的企业主一样具有坚韧的精神境界。”
永不停止工作和思考。
发现自己的道路
在巴菲特的职业生涯中,他尝试了不同的投资方法,年轻时,他划过K线图;后来跟随学习与金融界最伟大的导师——本杰明·格雷厄姆,学会了证券分析。然后又受益于菲利普·费雪的投资策略。最后他有幸与查理·芒格成为合作伙伴,将其所学付诸实践。在其六十年的投资生涯中,经历为无数的困难,最终他发现了自己人生的一方天地。
最好的投资来源于自己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