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险与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来自商业保险的证据
2018-04-13 17:15: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医疗保险与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来自商业保险的证据

陈璐 王金旭 范红丽

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是指流动人群在流入地经济、社会和心理等多个维度的互相配合、互相适应,其意愿、过程和结果折射出他们在流入城市的生存环境,昭示着社会转型过程中流动人口是否获得公平、公正的待遇,体现了我国“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流动人口在流动过程中面临的众多风险及不确定性阻碍着他们在流入城市的社会融入速度和程度,其中以健康风险最为突出。医疗保险作为转嫁健康风险带来的财务负担的重要手段,能够从增强医疗服务的利用率和质量、改善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降低预防性储蓄从而促进食品等消费支出三个方面提高被保险人的健康水平。截至2015年末,我国基本实现全民医保,在2.45亿流动人口已经普遍拥有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如何发挥商业医疗保险对于社会融入的作用就成为本文所关注的核心问题。

一、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对于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主要集中于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概念界定、指标衡量和影响因素三个方面。第一方面研究关注社会融入的概念界定,强调社会融入经历相互隔离、对立排斥和兼容合作三个阶段,涉及经济、社会、文化和心理等多个维度。第二方面研究关注社会融入的衡量指标,有的使用单一指标,有的将社会融入划分为经济融入、社会接纳、文化交融和心理认同等多维指标,还有的从不同维度,采用因子分析、等权相加等方法构造综合性的社会融入指数。第三方面研究关注影响社会融入的因素,现有研究多从人口特征、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视角进行实证检验,其中有的研究把社会医疗保险作为一个影响融入的控制变量。此外,还有一类研究是从流动人口居留意愿角度,研究发现社会医疗保险能够提高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居留意愿。在现有研究中,把医疗保险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作为核心问题进行研究的文章非常少,秦立建和陈波(2014)基于国家卫计委2010年农民工城市融入专项调查数据,研究表明社会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城市融入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因此,现有研究成果虽然得出医疗保险有助于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但集中关注社会医疗保险,且多是将社会医疗保险作为控制变量,缺乏以商业医疗保险为视角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影响的研究。

二、数据和计量模型

(一)数据来源和变量选取

本文的数据来自国家卫计委“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监测调查”,研究涉及的社会融入相关变量均来自2014年开展的“社会融合与心理健康个人问卷(C)”专题调查。

我们选取数据库中26个变量,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7个指标,进而形成经济整合、社会参与和心理认同三个维度,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水平得分(见表1),最终得到“综合社会融入指数”变量来反映流动人口总体社会融入的现状和水平。

关于控制变量的选取,梳理现有文献我们发现影响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人口学与家庭结构变量;第二类是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变量;第三类是就业、收入和社会保障变量;第四类是与流动相关的变量。进行归纳、总结和分类后本文选取三个方面的变量:人口学变量包括受访者的出生梯队、性别、自评健康、子女数量;社会经济变量包括受访者的教育程度、工作性质(单位性质和劳动合同)、职业培训、户籍和社会养老保险;流动特征变量包括流动人口的迁移年限和迁移距离。

(二)模型设定

1.处理效应模型(Treatment Effect Model,TEM模型)

个体是否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可能受到人口学特征、健康水平、社会经济状况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这一复杂的决策过程并不是随机选择的外生事件,存在着明显的“自选择(Self-Selection)”效应,具有一定的内生性。处理效应模型(TEM)能够消除商业医疗保险存在的选择性偏差和内生性问题,该方法综合考虑可观测因素和不可观测因素对商业医疗保险和社会融入的影响,直接估计商业医疗保险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边际效应。

2.分位数回归

处理效应模型的回归能够考察商业医疗保险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度的均值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使用分位数回归方法,考察在不同社会融入度分位点上商业医疗保险的影响程度。为了严谨考察商业医疗保险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在分位数回归方法中我们将处理效应第一阶段获取的商业医疗保险的预测值代入第二阶段分位数模型,以控制内生性,并分析不同社会融入水平分布区间上商业医疗保险作用的差异。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基础分析

基于处理效应的回归结果表明,流动人口购买商业医疗保险能够显著提高其综合社会融入水平。可能的解释是商业医疗保险能够为流动人口提供医疗服务所需的财务支持,有效降低流动人口的健康风险,提高流动人口的健康水平,从而提高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水平。此外,处理效应模型对应的风险函数(Lambda)估计系数为﹣0.4177,且在1%水平下显著,说明流动人口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确实存在自选择偏误,表明处理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更为严谨和准确。

在商业医疗保险对不同社会融入维度影响的回归结果中,商业医疗保险显著提高流动人口的经济整合水平,促进社会参与,增强对流入地的心理认同感。但对三个维度的影响程度并非整齐划一,其中对社会参与的影响最大,经济整合次之,心理认同的影响最小。

(二)异质性检验

流动人口不是一个同质的群体,而是包含多种具有多元化、复杂性的群体。不同的流动人群拥有的经济和社会资源存在差异,故在流入地的社会融入途径、速度和程度等方面也会不同。为了对结构性差异进行细分,本文进一步区分不同流动模式人群、不同性别和教育程度人群,利用处理效应模型检验商业医疗保险对综合社会融入水平的影响。

在考虑内生性情况下,商业医疗保险会显著提高城—城流动人口和乡—城流动人口的综合社会融入水平,但对来自乡村的农业户籍流动人群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是城—城流动人口的2倍以上。与女性相比,商业医疗保险对男性社会融入水平的正向影响更大。此外,我们将人力资本界定为正规的受教育程度,并区分为低、中和高教育水平,进一步检验商业医疗保险对社会融入水平影响在不同人力资本之间的差异。回归结果显示,相较于高教育程度,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对中低教育程度的流动人口产生更大的正向融合影响。

(三)进一步探究

以上研究检验的是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变量的条件期望,下面我们将进一步从不同分位点刻画更为细致的条件分布,探究商业医疗保险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水平影响的分位数效应,使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在对于总体样本的回归中,商业医疗保险对社会融入存在正向影响,但在不同分位点上,商业医疗保险对流动人口综合社会融入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该正向促进效应随着融入水平的提升而增大。对于区分不同融入维度的分析表明,商业医疗保险对流动人口的经济整合、社会参与和心理认同的正向促进作用也是随着三个维度的分位点的增加而增强,与综合社会融入水平的规律保持一致。在区分子样本的异质性分析中,商业医疗保险对社会融入水平的影响基本呈现上升趋势,与总体样本的规律保持一致,这也说明我们的结果是比较稳健的。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国家卫计委2014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入专项调查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综合性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指标,采用处理效应和分位数回归模型,检验了商业医疗保险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

第一,总体而言,商业医疗保险显著提高了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水平,对经济整合、社会参与和心理认同三个社会融入维度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但影响的大小存在差别;

第二,商业医疗保险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对乡—城流动人口、男性流动人口和低人力资本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水平正向影响更为明显;

第三,商业医疗保险对社会融入的影响存在分位效应,随着社会融入水平分位点的提高,商业医疗保险对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社会融入正向效应显著增强。

我们的研究表明大力发展商业医疗保险能够促进我国流动人口在城市的融入水平,有序推进城镇化,对提高城市化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从宏观经济布局角度对商业医疗保险精准定位,进一步发挥商业医疗保险的补充作用,做好与基本医疗保险的衔接;另一方面,从微观角度,流动人口群体构成相对复杂多样,需要根据不同人群当前医疗保险现状和需求特点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尤其关注乡城流动群体、女性和教育水平较低的流动人口。商业医疗保险可以充分发挥其灵活性和个性化特点,根据流动人口的特点设计产品,与基本医疗保险形成互补,满足流动人口不同层次的医疗保障需求,提高其实际的医疗保障水平,更好的增加流动人口的城市归属感,提高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度,深入推进包容和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

摘自《保险研究》2018年第2期

作者简介:

陈璐,博士,教授,南开大学金融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系,研究方向:卫生经济和医疗保障;王金旭,硕士研究生,现供职于天津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方向:医疗保险;范红丽,博士研究生,现为山东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医疗保障。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