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质押是上市公司股东便捷的融资工具和A股市场杠杆资金来源之一,也是股价下跌后引发投资者担忧的潜在地雷。值得关注的是,一度连续7年的快速增长势头戛然而止。2018年以来,两市质押股数同比下降约16%、质押市值下降超20%;然而,股票质押利率却上升为7%-8%之间。股票质押融资缘何“量跌价升”,引起资本市场广泛关注。
两市质押股数、质押市值纷纷下跌,主要源于股票质押式回购新规的出台。在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副教授张永冀看来,在新规影响下,券商等机构对部分不符合要求的项目进行清理,对新业务采取增加审核流程、拉长审核周期甚至暂停办理的操作,所以出现“量跌”。
今年1月12日,上交所、深交所与中国结算对《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试行)》进行了修订,发布了《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2018年修订)》(以下简称《业务办法》),并自3月12日起正式实施。
《业务办法》修订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定位。明确融入方不得为金融机构或其发行的产品,融入资金应当用于实体经济生产经营并专户管理,融入方首笔初始交易金额不得低于500万元,后续每笔不得低于50万元,不再认可基金、债券作为初始质押标的。二是进一步强化风险管理。明确股票质押率上限不得超过60%,单一证券公司、单一资管产品作为融出方接受单只A股股票质押比例分别不得超过30%、15%,单只A股股票市场整体质押比例不超过50%。三是进一步规范业务运作。明确证券公司开展业务的资质条件,要求证券公司建立融入方信用风险持续管理及资金用途跟踪管理机制。
其实,在2017年股票质押的融资利率一般在6%-6.5%之间,甚至在价格战激烈的时候,有些优质客户甚至以5%以下的优惠利率进行质押,而今年券商主流的股票质押利率却上升为7%-8%之间,有的甚至在8%以上。
信达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刘景德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价升”的主要原因在于:近期风险事件较多,风险后很难处理,券商避免“踩雷”;资金面偏紧让券商自身的融资成本上升,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的利差有所收窄,如使用自有资金做质押业务成本则较高。
华东地区一家大中型券商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股票质押式回购新规出台后,他们制定了比质押新规更为严格的内控体系,内部流程更为严格,现在走完一个流程“估计都得一个多月甚至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