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菊华:全方位推动流动人口社会融合
2018-04-11 17:56: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杨菊华:全方位推动流动人口社会融合

杨菊华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人口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流动人口成为影响人口区域分布、年龄结构甚至性别结构的内生动力,社会融合成为人口研究和流动人口研究的新方位。

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重点和难点在于流动人口

必须着力解决流动人口面临的实际困难,为他们提供多方面的保护;要让他们享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生活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要健全教育、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养老制度,健全以医疗救助为重点的救助体系,健全住房保障制度,使流动人口可以公平享受流入地的基本公共服务。

推动流动人口过上更高质量、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是新的发展理念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不能忽视流动人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样也不能忽视流动人口;推动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推动流动人口融合进程,让更多人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也是流动儿童最基本的民生诉求。同时,流动人口自身的教育发展需求也日益突出。乡—城流动人口因人力资本较低,主要从事低端工作,这不仅制约了个体的发展,也阻碍了国家产业升级和就业结构转变。十九大报告强调,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这一方略对乡—城流动人口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劳有所得是人口地域流动最重要目的。在新的历史时代,流动人口的就业需求更加多样化,从过去的好就业转变为就好业,从有收入转变为高收入,从委曲求全变为有尊严生活。但是,相比于本地居民,外来人口在劳动力市场依旧处于劣势地位。因此,维护他们的劳动权益,实现就业机会均等,就必须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流动人口多渠道就业创业,拓宽劳动收入渠道,让他们能够通过自身的劳动,实现自身的价值。

过去5年,我国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同时,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并在解决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中国人口基数大,还有1亿多人没有参加养老保险,更多的人没有参加工伤、失业等方面的保险。这其中,又以流动人口为主。也就是说,他们受伤之后、失业之后、变老之后,可能缺乏基本的兜底保障。让他们参加进来,平等共享发展成果,仍是一个需要重点攻克的难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进一步织牢织密基本医疗保障网,着力解决好农民工、“双创”人员异地就医的直接结算问题,真正实现病有所医。

流动人口在城市打拼,住房是立足之本,是生活质量保障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是,户籍制度、高额的房价将流动人口和本地人隔离开来,让住房回归“居住属性”,不仅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而且有利于保障流动人口的住房需求,特别是有利于到大城市奋斗的流动人口住有所居、融入其中。

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流动人口子群体的民生需求,为他们提供全周期的服务

随着流动人口家庭化和居留时间的延长,越来越多的流动儿童在流入地出生、生活与成长。共享早教和照护资源,致力人生起点公平,将为个体的后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80%以上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学,30个省份出台了支持随迁子女就地高考的政策。但是,特大城市要求有学籍、有户籍或人才居住证等条件。这些问题都成为流动儿童平等享受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障碍。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教育公平原则为解决流动儿童就学困境指明了方向,有助于进一步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受教育机会不均等人民群众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兼具青年和流动双重身份的青年流动人口,在地域空间上的横向流动和世代时间上的新老轮替中薪火相传,以其最旺盛的经历和巨大的创造力成为流动人口中的先锋队和生力军,为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科技化进程和人口红利的创造与开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奇迹”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托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核心要素。但是,制度约束、结构排斥以及自身人力资本要素,使得他们中多数人的就业质量偏低,收入水平偏低,处于社会底层,难以融入城市生活。要关心、解决青年流动人口的现实问题和迫切需求,实现制度包容、理念包容和文化包容,推动他们由生存型向发展型、由区隔型向融入型的转型,支持他们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伴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转型,流动人口内部结构也日益复杂,老年流动人口规模呈现明显的增长态势,对流入城市的医疗卫生和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诉求。老年流动人口作为老年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老有所养”的夙愿,是不能忽视的一个群体。

社会融合不仅只有物质的追求,而且还有更高层次的精神和实现需求

从农村人转变为城市人、从外来人转变为本地人,是流动人口现实而不懈的诉求。推动他们的社会融合,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安全感、认同感、成就感、幸福感、归属感、贡献感、责任感,是解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双百”目标的重要推手。

流动人口是中国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既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宏大伟略,更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践行者、推动者。流动人口几乎占到中国人口的1/5。他们怀揣教育、致富、安居、保障、融入的理想,远离故土,漂在有梦可寻、有梦可筑、有梦可圆的城市。个人的梦想可能是渺小的,但却开启了新的生命之窗,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更实实在在。可以说,没有这样一个人群,近4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不会如此之快,中国社会变革的程度不会如此之深,中国制度建设的步伐不会如此之强劲。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