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提高我国劳动生产率,既是中长期提升经济增长效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长期提升经济增长潜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所在。
学者论坛
易信 彭慧
劳动生产率反映了劳动力乃至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效率,是决定一国经济是否具有未来增长性的标志性指标。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劳动生产率持续稳定提高,但与世界平均水平、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目前仍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80%、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的40%。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虽然远超世界平均水平、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已出现了持续减缓,从危机前(2000—2007年)的年均9.6%降至危机后(2008—2017年)的7.8%,甚至2017年的6.7%。不断提高我国劳动生产率,既是中长期提升经济增长效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长期提升经济增长潜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所在。
劳动生产率主要受资本劳动比、劳动力素质和全要素生产率等因素影响,相应的,提高劳动生产率主要有三条途径,并且各种方式的效果不尽相同。一是机器代替人或促进资本深化,而资本劳动比过快上升会导致边际报酬较快递减,特别是当人力资本不能同步改善时,边际报酬递减还会非常快,因而可持续性不强。二是提高劳动力素质或人力资本水平,然而人力资本的变化是个慢变量,需要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可能小幅提高,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是长期性的。三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通过体制改革、技术创新、结构优配等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不仅可持续性强、效果显著,而且效果显现也比较快。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均GDP也已接近9000美元并处在迈向高收入门槛的重要关口,而依靠要素投入为主的传统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性转变,产业结构还处在低中端环节,同时实体经济发展动力严重不足,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要解决劳动生产率增速持续下滑的问题,关键还是要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提升存量资源配置效率,通过加快落实各项改革新任务优化增量资源配置效率,通过继续创新体制机制为资源配置效率持续稳定提升创造条件,由此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
一是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提升存量资源配置效率。在前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以加快构建“三去一降一补”的长效机制为重点,更加注重中央统筹和地方因地制宜,更加注重市场化、法治化手段相结合,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大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将去产能与调结构、促转型相结合,依靠市场化、法治化手段牵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持续推进去产能,释放传统产业的积压要素。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分类调控、因城因地施策,持续推进去库存,盘活房地产资源。以国有企业去杠杆为重点,以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兼并重组和混合所有制改革为主攻方向,持续推进去杠杆,减轻实体经济债务负担。把减税降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作为重点,持续推进实体经济企业减负,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实体经济领域。在市政和环保基础设施、就业创业、卫生医疗、扶贫脱贫、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大政策力度,补足经济社会发展短板,加快实体经济自生能力的塑造。
二是加快落实各项改革新任务,优化增量资源配置效率。在继续推进存量资源“三去一降一补”和消化前期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坚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大力简政、减税、减费,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尤其是重点要在“破”“立”“降”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力推进综合执法机构机制改革等,深化“放管服”改革,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资源配置效率。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化解过剩产能,为增量资源配置腾出新空间。主动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提升改造传统产业,为增量资源优化配置开创新方向。降低增值税税率,继续清理涉企收费,加大对乱收费的查处和整治力度,深化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等行业改革降低用能、物流成本,为增量资源优化配置创造良好新环境。
三是继续创新体制机制,为资源配置效率持续稳定提升创造条件。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实施超前的教育发展战略,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继续开辟途径提高人力资本禀赋,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实施超前的科技发展战略,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使经济切实转向创新发展。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云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