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战止战,增大可置信威胁是中国的最优策略——中美贸易战走向的最新推演
2018-04-09 08:29: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以战止战,增大可置信威胁是中国的最优策略——中美贸易战走向的最新推演

文:申万宏源宏观 李一民、李华磊、蔡璐婧

美国当地时间4月3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拟加征关税的中国商品建议清单,作为应对,4月4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清单。虽然中美贸易争端持续升温,我们认为目前来看,中美之间已经达到了暂时的战略均衡。建议短期乐观一点,长期谨慎一点。

加征关税对中美贸易的影响有限且非对称。一方面,美国加征关税清单还未正式实施,中国对美加税也预留了谈判空间。另一方面,从构成来看,500亿美元贸易额占中国从美国进口额的33%,占美国从中国进口额的12%,显然加税对美国的冲击相对更大。此外,即使加税最终实施,也只是相当于增加了进口价格,并非完全禁止相关贸易。后续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价格弹性传导至各自的出口产业。

要避免全面贸易战,中美之间首先需要加强沟通,避免战略误判。在此基础上,增大可置信威胁将是中国的最优策略。以斗争换和平,使美国投鼠忌器。1)经济方面的威胁措施包括:限制美国对华优势出口行业、限制服务贸易、抛售美债、限制对美战略物资出口、限制对美投资等措施。2)政治方面的威胁措施包括:加税冲击特朗普票仓、加大对中期选举摇摆州的报复和分化力度、在朝核问题等地缘政治方面增大美国参与难度。

目前来看,中美之间已经达到了暂时的战略均衡。当前,美国出台关税清单和中国的反制,是中美动态博弈的自然演化结果。

1)美国关税清单所涉及的行业与我们的预判相符。美国本次贸易制裁不但有解决贸易赤字的现实考虑,也有遏制中国2025战略作出的提前布局。中国出台反制措施,是将中美博弈从单次博弈引入多次博弈,同时展示自己的可置信威胁能力,增大谈判筹码。2)当前中美贸易争端大致位于301条款实施步骤的中间位置。根据301条款规定,中国可以直接与美国展开双边贸易谈判,或者将争端提交至WTO进行仲裁。目前来看,中美贸易磋商已经开启,且中国已向WTO提交申诉。3)中美贸易谈判有望达成阶段性共识。当前中美贸易谈判的焦点集中在汽车关税和金融开放领域,理论上,市场开放带来的效率提升是长期利好,美国的诉求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并无根本矛盾。

考虑到特朗普的政治利益诉求,以及中国缩小贸易冲击的考虑,我们推测,在18年11月份美国中期选举之前,中美达成阶段共识的可能性较大。总体而言,我们不认为中美之间已爆发全面的贸易战,建议短期乐观一点。

正文:

1.中美贸易摩擦升温,影响非对称

1.1 中美贸易战进一步升温

4月3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依据“301调查”结果公布拟加征关税的中国商品建议清单,对从中国进口的约500亿美元商品加收25%关税。涉及化学制品、药品、橡胶制品、金属制品、不锈钢产品、铝合金产品、涡轮喷气产品、发光二极管、摩托车和牙医设备等领域约1300个税号的产品。

作为应对,4月4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清单(106项),将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等农产品、汽车、化工品、飞机等约500亿美元的进口商品采取对等的加征关税措施,税率同样为25%。

500亿美元价值贸易额对中美影响非对称。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1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约1500亿美元,向美国出口约4300亿美元。尽管双方征税涉及商品价值同为500亿美元,但是对美国出口的冲击相对大些。500亿美元贸易额占中国从美国进口额比重约为33%,而占美国从中国进口额比重约为12%。

根据SITC2行业分类,2017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最大的前五位行业依次为电信、录音和放声设备(964亿美元),办公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727亿美元),杂项制品(560亿美元),电气机械、仪器和器械(470亿美元),服饰及其配件(308亿美元),这前五大品类占美国从中国进口总额的比重接近60%,而前十大品类占美国从中国进口总额的比重接近80%。

1.2 短期乐观一点,长期谨慎一点

一方面,美国加征关税清单还未完全通过流程,未来需要60天的公示期,而中国方面的最终措施生效时间取决于美国,预留了谈判空间。另一方面,即使建议清单通过,其涉及的500亿金额为进口额,即中美双方在这一金额上提高约25%的税率,相当于提高价格,而不是完全禁止这一部分的进口贸易。后续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价格弹性传导至需求端,进而影响中美双方的出口。

2.中美贸易战的动态博弈推演

下文我们将从博弈论的视角分析中美贸易战的走向,本节主要引入博弈论分析的基本框架,从而推导出中国的最优应对策略。

2.1 静态博弈下,信息不对称催生“囚徒困境”式贸易战

研究贸易战的一个典型情景就是“囚徒困境”,如表1所示,共有4个策略组合。

当中美均实行贸易自由化时,两国均依照自身比较优势发展经济,资源配置得以优化,此时美国获益10、中国获益10(策略1)。当美国单方面通过提升关税、开展反倾销等措施转向贸易保护时,美国既独享贸易的好处又避免了中国出口对国内的冲击,收益提升至12;而中国由于失去美国市场、同时还遭受美国出口冲击,收益下降为5,两国整体收益也从20下滑至17(策略2)。若中国也跟随美国采取贸易保护政策,甚至引发中美贸易战,中美两国均失去对方市场,但也避免了进口对国内的冲击,双方获益均下降为6;此时,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恶化,两国整体收益继续下滑至12(策略4)。(策略3与策略2的逻辑类似,将中美互换即可。)

假定只博弈一次,双方信息不对称。那么中美的最优策略均是实施贸易保护,正所谓“以不变应万变”。逻辑很简单,从中国方面看,无论美国选择贸易自由化还是贸易保护政策,中国选择贸易保护政策对自己总是最有利的;这种策略同样适用于美国。因而,博弈的最终结果是双方均选择贸易保护,达到纳什均衡。但是,这种均衡并非是有效率的,如果中美同时选择贸易自由化(策略1),双方的获益均会增加,从而实现帕累托改进,整体经济达到最优状态。

2.2 动态博弈下,信息透明和可置信威胁促成贸易自由化

策略4的均衡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只博弈1次的结果。理论上,通过提升信息透明度、增加博弈次数可破解贸易政策谈判的“囚徒困境”。逻辑是,如果中美完全掌握彼此的信息,那么双方实现策略1的概率会大幅提高,因为策略1的结果比策略4好得多。当然,也不排除中国选择贸易自由化而美国选择贸易保护的情况(策略2)。此时,若在信息透明的基础上增加博弈的次数,那么即使美国在第一次博弈时选择了贸易保护,中国只要宣称在后续博弈中以永久性贸易保护作为威胁,就会极大冲击美国利益,美国的侥幸心理就会受限。

上述逻辑可通过简单的计算来佐证。若中美两国从始至终均选择贸易自由化,假定贴现率为r,博弈次数n趋于无限,那么美国的获益现值a为:

若开始时中国选择贸易自由化而美国选择贸易保护,从第二次博弈时中国连续选择贸易保护作为报复,那么美国的获益现值b为:

由于贴现率r<1,且绝对值较小,必然导致美国收益现值b小于收益现值a。也就是说,如果开始时美国选择贸易保护,中国只要威胁若美国若不改变贸易政策立场,中国从此后将一直选择贸易保护作为报复措施,必将导致美国产生较大损失。博弈的最终结果是双方均选择贸易自由化。

3.中美贸易战走向的博弈论推演

3.1 特朗普对政治利益的诉求将增大中美博弈的复杂性

由上可见,贸易战显然不利于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各个国家基于自身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然后开展自由贸易(出口优势产品、进口劣势产品),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有效提振贸易各方的经济增长,实现福利最大化。然而,现实中,资源的优化配置往往涉及衰退产业中的各项生产要素向新兴产业转移,这个过程是长期性的。短期内,生产要素的流动程度有限(尤其是劳动力),且要素价格具有刚性,进口将导致国内失业增加。这也是近几年反全球化情绪滋生的基本原因。除此之外,近几年欧美技术创新能力也不断走低,特朗普当选当年美国TFP增速甚至为负。没有生产率增长的支撑,贸易分工深化到一定程度后,其带来的边际收益将大幅缩减,进而退化为零和博弈。从这个角度看,中美贸易摩擦的升温是大国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美国特朗普政府对政治利益的诉求将增大中美贸易博弈的复杂性(体现在上文的博弈分析上,就是直接改变了中美在各种策略下的收益)。正如我们之前的观点,此次美国基于301条款单边挑起中美贸易争端,除了借由贸易谈判争取经济利益之外,为共和党中期选举造势是其主要的政治利益诉求。而且,2月28日特朗普已经宣布坚决竞选连任,并任命布拉德·帕斯卡尔为竞选经理。如果中期选举共和党在众议院失去多数,特朗普要寻求连任,大概率在外交领域进行危机公关。届时,中美贸易摩擦,甚至地缘政治摩擦都有可能进一步升温和加剧。3月1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严重违反一中原则的《台湾旅行法》,或许已经是个明确的信号。美国特朗普政府借此塑造强硬的外交形象,为其连任争取更多选票,这也符合特朗普一贯的美国优先战略和反建制主义倾向。

总体而言,中美贸易摩擦在经济方面的负面冲击双方心知肚明。特朗普对政治利益的诉求将是今后中美贸易博弈的主要变数,这直接决定了美国在单边政策方面甘愿冒多大风险。

3.2 以战止战,增大可置信威胁是中国的最优策略

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利益诉求必须要有经济利益作为支撑。也就是说,不论是特朗普的铁杆票仓还是中间选票,如果中美贸易摩擦严重冲击其经济利益,那么美国当前的单边政策就不会长久。从这个意义讲,基于博弈论分析中美贸易战的走向具备可行性。

从静态博弈到动态博弈的结果演变来看,中国要避免与美国的开展贸易战,需要从两个方面着力:

第一,增加沟通交流,提升中美共识,避免战略误判。目前来看,中美两国在政经领域交流多年,误判的可能性不高。当前中国对特朗普政府挑起贸易争端的表态相对克制,即使针对美国的关税清单出台了相应的反制措施,也留有谈判的余地。《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中国主张通过平等协商解决贸易争端,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坚决捍卫自身合法权益。”这也印证了,中国了解美国的政治生态和游戏规则,对其核心利益诉求也有准确的判断。相信以特朗普的商业精英头脑,这一点也肯定知晓。中美全面贸易战不会爆发,但将贸易摩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为其捞取政治利益是特朗普的主要策略。对此我们需有冷静认识。

第二,增大可置信威胁将是中国的最优策略,以斗争换和平,使美国投鼠忌器。所谓“可置信威胁”是指中国有能力实施的威胁:

经济方面的威胁措施包括:1)限制美国对华优势出口行业:WIND数据显示,2015年在美国对中国的商品出口结构中,机械与交通运输设备出口额占比高达42%。中国若出台措施增加汽车关税或者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将会严重冲击美国汽车产业。2)限制服务贸易:美国对华服务贸易也可成为备选项,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数据,2016年美国与中国的服务贸易总额(进出口)约703亿美元,美国对华服务贸易顺差约为380亿美元,较2015年增长约13.6%。从这个意义讲,美国教育、文化娱乐、金融服务等相关领域也有可能成为中国反制美国的突破口。3)抛售美债:中国若抛售美债必将推升美国利率水平,进而引发金融市场海啸。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截至17年12月底,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同比上升1265亿美元,至1.18万亿美元,中国仍然是美国最大的海外债券持有国。4)限制对美战略物资出口,如稀土;限制对美投资等其他措施。

政治方面的威胁措施具体包括:1)加税冲击特朗普票仓所在地的出口产业。美国的多数农业地区和小型城镇是支持特朗普的典型票仓所在地,出口密集度极高,容易受报复性关税冲击。2016年特朗普在中西部各州取得胜利,其中包括关键的摇摆州俄亥俄州,这些地区几乎都是农业州。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大豆和谷物是美国向中国出口的第二大产品,而且美国出口中国大豆的前十个州中,特朗普获得选票的州占了八个。密歇根州和威斯康星州等摇摆州则是前十五的大豆出口州。猪肉方面的情况也类似,前十大猪肉出口州中有八个州选择了特朗普。2)针对中期选举的摇摆州,加大报复和分化力度。从目前的状况来看,美国中期选举共和党在参议院维持多数无虞,众议院则有失去多数的风险。加利福尼亚、明尼苏达、佛罗里达等州则是两党在众议院选举中激烈争夺的摇摆州。3)在朝核问题、一带一路等地缘政治方面,增大美国参与难度。

当然,可置信威胁只是威胁,只需证明中国有能力反制特朗普政府即可,是否实施还应当结合实际需要。4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这说明中国已经开始显示自己反制美国的决心和手段。

3.3 目前来看,中美之间已经达到了暂时的战略均衡

当前,美国出台关税清单和中国的反制措施,是中美动态博弈的自然演化结果。从 2017年8月14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备忘录,授权贸易代表对中国开展301调查;到2018年4月4日美国公布对华征税产品建议清单;再到中国对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商品加征关税作为反制。从渊源上讲,均是由美国基于301调查单边挑起的贸易争端演化所致,也是双方基于自身利益所做出的阶段性博弈结果。目前来看,中美之间已经达到了暂时的战略均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美国出台关税清单、中国进行反制,与我们之前的预判相符。2018年4月4日美国公布对华征税产品建议清单,涵盖了钢铁产品、铝产品、医用药品、化合物、橡胶制品等约1300个税号的产品。根据我们之前的报告《本轮中美贸易摩擦有哪些影响?——基于三种可能性的推演分析》,本次贸易制裁涉及品类为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主要品类,不再局限于以往的基本金属制品等低附加值产品,遏制中国的技术赶超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推进也是一大重要原因。从这点来看,美国的关税清单符合我们之前的预判。中国对此针锋相对,出台规模相等的贸易反制措施,从政治(冲击特朗普票仓)、经济(冲击美国对华优势出口商品)两个层面向特朗普政府施加压力。从博弈论来看,中国是希望借此将中美博弈从单次博弈引入多次博弈,同时展示自己的可置信威胁能力。接下来就是中美双方对彼此战略的评估,据此进行下一阶段的博弈决策。

第二,中美当前的贸易争端处于301条款实施步骤的中间位置,贸易谈判是接下来的主要事项。在《301条款和贸易战的前世今生——大国经贸关系系列报告之二》中,301条款的实施步骤分为:发起调查、磋商、贸易代表做出决定、实施措施、监督(结果有四种:中途变更或解除、再磋商、到期终止、期满复申请)。目前美国的关税清单距离正式实施还需一段时间,从流程上看,大致位于301条款实施步骤的中间位置(介于贸易代表做出决定和实施措施之间)。按照301条款的贸易争端解决流程,中国的应对方法为:1)直接与美国展开双边贸易谈判,如果谈判顺利,美国贸易代表有权基于自由裁量权撤销或者修正之前的贸易制裁措施。从流程看,时间跨度大致为30-180天。2)提交至WTO,在GATT框架下进行仲裁。时间跨度为1年(无上诉)至1年3个月(上诉),最长不超过一年半时间。目前来看,一方面,中国已就美国关税清单出台反制措施,以增大自身谈判筹码;另一方面,中美贸易磋商已经开启,且已向WTO提交申诉。

第三,汽车关税削减和金融开放是长期利好,中美贸易谈判有望达成阶段性共识。可以说,中美之间的经济利益诉求其实并无根本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当前中美贸易谈判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汽车关税和金融开放两个领域。美日贸易战的经验显示,挑起贸易战只是美国打开对方市场的手段,而非目的。从中国方面看,市场开放带来竞争,竞争提升效率,有益于倒逼中国推动高质量增长。而且,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对金融领域的下一步开放措施做出了具体安排。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期间也承诺加大放宽服务业准入的力度,并保护知识产权。习近平主席将在4月8日-11日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新的改革开放重要举措。可以说,中美之间在市场开放和保护知识产权方面达成阶段性共识是大概率事件。考虑到特朗普的政治利益诉求,以及中国缩小贸易冲击的考虑,我们推测,在18年11月份美国中期选举之前,中美达成阶段共识的可能性较大。

总体而言,我们不认为中美之间会爆发全面的贸易战。在中国可置信威胁的工具栏里,抛售美债、朝核问题等只是增大自身谈判筹码的手段,一旦采用,引发全面贸易战的风险将急剧增大。同样,美国也不会轻言全面贸易战,其工具栏里的限制高技术转让、禁止对华军售等措施是采用多年的既有政策。所谓美国会发动对华全面金融战、经济战是小概率事件,至于发动冷战就更有杞人忧天的成分。正如前文所述,中美贸易谈判达成阶段性共识是大概率事件,然后中国借此以时间换空间,通过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动产业优化升级、鼓励技术创新等途径不断增强内生增长动能。届时,所谓的贸易战隐忧也将在改革和发展中消弭于无形。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