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观点 本报记者 唐福勇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于日前共同发布最新报告《取代还是解放:人工智能对金融业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报告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将从自动、智能、创造三方面改变商业世界,即推动自动化水平达到新高度、支持智能分析与决策、催生新商业模式与新产业,并在金融业就业市场相应产生岗位削减、效率提升、创造就业三大影响。经测算,至2027年,中国金融业约23%的工作岗位将受到人工智能带来的颠覆性影响,其影响方式为岗位的削减或转变为新型工种。而剩下的工作岗位不会被颠覆,但在人工智能的协助下其效率将提升约40%。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也将催生大量全新的岗位,对未来人才的创造力、情感沟通能力、解决复杂问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报告作者之一、BCG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金融与保险行业负责人何大勇表示:“人工智能在对全世界范围内所有行业产生变革性影响的同时,也对劳动力市场产生着重要影响。这其中的关键是理解任务、岗位与工作的不同,很多任务,特别是重复性的任务将逐步被人工智能所替代。因此,部分岗位会消失,但更多岗位得到的是效率的提升,同时新的岗位也在产生。”
报告显示,基于BCG2027人工智能对金融业就业市场影响模型测算,中国金融业约23%的工作岗位将受到人工智能带来的颠覆性影响,其影响方式为岗位的削减或转变为新型工种,其中银行、保险及资本市场的工作岗位削减比例分别为22%、25%及16%。而剩下77%的工作岗位未受到颠覆,且在人工智能的协助下,工作时间将减少约27%,相当于效率提升38%。具体而言,资本市场效率提升高达56%,银行次之约42%,保险可提升约29%。
在被削减的岗位中,交易类、风险审核类、客户服务类以及后台财务类等岗位受颠覆程度最高。从提升效率的角度来看,在产品开发、营销销售、投资决策及资产管理等环节,人工智能可替代部分人工或较人工提高准确性,因此带来效率提升。从新岗位创造的角度来看,人工智能在削减低技能工作岗位的同时会创造更多的新型岗位。
以上分析基于人工智能在未来十年内稳健发展的假设,但也应该考虑到,未来十年内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应用普及可能会受到技术、监管、人才等因素的限制。若人工智能所依赖的硬件设备计算能力或数据存储容量的增速无法跟上人工智能本身发展的速度,则可能会导致其发展受限。从监管角度而言,由于人工智能可能导致部分潜在安全、隐私、金融风险,各项人工智能应用在金融业开始落地推广时,可能会遭遇较为严格的监管。另外,若在未来十年内我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及吸引未能跟上发展需求,也可能成为人工智能应用普及的一大障碍。
报告认为,人工智能时代势必产生就业需求和人才结构的深远变化。这样的变化已经在发达国家、领先企业有了较为明显的体现,如美国已出现对主要涉及手工和日常认知活动工作岗位需求的长期下降,以及对直接与计算机技术打交道的技术人才需求的持续增长。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对人才提出硬性技术能力和软性素质能力两方面的更高要求。未来的人才应具备技术和商业交叉学科背景及复合技能,同时需要跨界与各方沟通和合作,从而对人才情感沟通能力、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快速学习能力、创造力等软性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尚处于发展期,企业对人才素质需求的变化主要体现为对基础类技术能力的需求。根据行业研究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中就业需求量增长最大的为掌握数据领域相关技术和人工智能相关具体技术的人才。尽管需求众多,但目前市场上具备丰富人工智能相关经验的人才十分紧缺。中国企业在培育、吸引、挽留人工智能人才方面仍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