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海南杂忆
2018-04-08 22:50: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茅盾:海南杂忆

出乎我的意料,这个“海角”却有着那么大块的奇拔的岩石;我们看到两座相偎相依的高大岩石,浪打风吹,石面已颇光滑;两石之隙,大可容人,细沙铺地;数尺之外,碧浪轻轻拍打岩根。当时我们说笑话:可惜我们都老了,不然,一定要在这个石缝里坐下,谈半天情话。

——茅盾

我们到了那有名的“天涯海角”。

从前我有一个习惯:每逢游览名胜古迹,总得先找一些线装书,读一读前人(当然大多数是文学家)对于这个地方的记载——歌咏、游记等等。

后来从实践中我知道这不是一个好办法。

阅读前人歌咏或游记之时,确实很受感染,陶陶然有卧游之乐;但是一到现场,不免有些失望(即使不是大失所望),觉得前人十分华瞻的诗词游记骗了我了。例如,在游桂林的七星岩以前,我从《桂林府志》里读到好几篇诗、词以及骈四骊六的游记,可是一进洞,才知道文人之笔之可畏——能化平凡为神奇。

这次游“天涯海角”,就没有按照老习惯,皇皇然作“思想上的准备”。

然而仍然有过主观上的想象。以为顾名思义,这个地方大概是一条陆地,突入海中,碧涛澎湃,前去无路。

但是错了。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所谓“天涯海角”就在公路旁边,相去二三十步。当然有海,就在岩石旁边,但未见其“角”。至于“天涯”,我想象得到千数百年前古人以此二字命名的理由,但是今天,人定胜天,这里的公路是环岛公路干线,直通那大,沿途经过的名胜,有盐场,铁矿等等:这哪里是“天涯”?

出乎我的意料,这个“海角”却有那么大块的奇拔的岩石;我们看到两座相偎相依的高大岩石,浪打风吹,石面已颇光滑;两石之隙,大可容人,细沙铺地;数尺之外,碧浪轻轻拍打岩根。当时我们说笑话:可惜我们都老了,不然,一定要在这个石缝里坐下,谈半天情话。

然而那些怪石头,叫我想起题名为《儋耳山》的苏东坡的一首五言绝句:

突兀隘空虚,

他山总不如。

君看道旁石,

尽是补天遗!

感慨寄托之深,直到最近五十年前,凡读此诗者,大概要同声浩叹。我翻阅过《道光琼州府志》,在“谪宦”目下,知谪宦始自唐代,凡十人,宋代亦十人;又在“流寓”目下,知道隋一个,唐十二人,宋亦十二人。明朝呢,谪宦及流寓共二十二人。这些人不都是“补天遗”的“道旁石”么?

当然,苏东坡写这首诗时并没料到在他以后,被贬到这个岛上的宋代名臣,就有五个人是因为反对议和、力主抗金而获罪的,其中有大名震宇宙的李纲、赵鼎与胡铨。这些名臣,当宋南渡之际,却无缘“补天”,而被放逐到这“地陷东南”的海岛作“道旁石”。千载以下,真叫人读了苏东坡这首诗同声一叹!

经营海南岛,始于汉朝;我不敢替汉朝吹牛,乱说它曾经如何经营这颗南海的明珠。但是,即使汉朝把这个“大地有泉皆化酒,长林无数不摇钱”的宝岛只作为采珠之场,可是它到底也没有把它作为放逐罪人的地方。大概从唐朝开始,这块地方被皇帝看中;可是,宋朝更胜于唐朝。

宋太宗贬逐卢多逊至崖州的诏书,就有这样两句:“特宽尽室之诛,止用投荒之典”。原来宋朝皇帝把放逐到海南岛视为仅比满门抄斩罪减一等,你看,他们把这个地方当作怎样的“险恶军州”。

只有在人民掌握政权以后,海南岛才别是一番新天地。参观兴隆农场的时候,我又一次想起了历史上的这个海岛,又一次想起了苏东坡的那首诗。兴隆农场是归国华侨经营的一个大农场。你如果想参观整个农场,坐汽车转一转,也得一两天。从前这里没有若干热带作物,如今都从千万里外来这里安家立业了。正像这里的工作人员,他们的祖辈或父辈万里投荒,为人作嫁,现在他们回到祖国的这个南海大岛,却不是“道旁石”,而是真正的“补天手”了!

我们的车子在一边是白浪滔天的大海、一边是万顷沙平畴的稻田之间的公路上,扬长而过。时令是农历农历岁底,北中国的农民此时正在准备屠苏酒,在暖屋里计算今年的收成,筹划着明年的夺粮大战吧?不光是北中国,长江两岸的农民此时也是刚结束一个战役,准备着第二个。但是,眼前,这里,海南,我们却看见一望平畴,新秧芊芊,嫩绿迎人。这真是奇观。

1963年5月13日

茅 盾

(1896—1981)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文学泰斗。主要作品有《子夜》《林家铺子》等。

编辑 / 刘辛未

来源 / 语文世界·高中版(本文有删节)

感谢你的阅读,晚安~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