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研报】银行负债成本真的下降了吗?
2018-04-08 08:28: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券商研报】银行负债成本真的下降了吗?

编者语:

一季度资金宽松,存单利率大幅下行,有观点认为存单利率的下行会使得银行负债成本得到大幅改善,但是事实上,存单利率的回落并不一定会带来银行负债成本的降低。本文从银行负债资金来源,以及量、价方面来进行分析。敬请阅读。

文/华创债券团队

1.商业银行负债资金来源有哪些?

商业银行的负债主要分为表内和表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内的有息负债大体可分为如下几类:向中央银行借款、吸收存款、同业负债、应付债券四大类;表外负债主要包括非保本理财。

2.商业银行表内负债在量、价方面如何分析?

吸收存款:存款占总负债的比例最高,根据2017年年报,城商行占比62.31%,股份制银行65.22%,国有大行82.56%,农商行81.95%,换而言之,存款的成本变化对银行成本影响最大。从价格上看,通过17年的商业银行的年报和半年报数据,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个人存款和企业存款平均成本率变化,除四大行维持比较平稳水平甚至小幅回落以外,股份制银行普遍有不同幅度上涨,其中企业存款成本率上行的幅度以及银行家数更多。在存款荒背景下,2017年大部分银行存款平均成本率有所提升,而18年存款争夺压力并没有缓和,3月的国库现金定存招标利率高位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银行存款的稀缺。由此来看,存款平均成本率今年可谓是易上难下,并且存款占负债权重较大,存款平均成本的抬升对整个负债的影响较大。

同业负债:同业负债占总负债比例第二高,根据2017年年报,城商行占比18.51%,股份制银行19.8%,国有大行11.61%,农商行8.52%,分项包含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存款、拆入资金和卖出回购金融资产。从价格角度看,银行卖出回购中最主要的就是质押式回购与买断式回购业务,其次是拆入资金,这两项与银行间资金利率具有较强相关性;第三是同业存放,多为协议存款等,利率相对最高,调整相对缓慢,与资金利率的相关性相对差一些。

应付债券:应付债券占总负债比例分化,根据2017年年报,城商行占比18.91%,股份制银行8.99%,国有大行2.8%,农商行7.7%。从价格角度看,由于应付债券主要是存单占比最大,大型银行存单占应付债券70%-80%,小银行如常熟、张家港银行,存单占比接近100%,因此存单的成本很大程度上决定应付债券部分的成本。一般情况下,存单的价格跟随资金利率变化程度较大,监管方面带来的压力决定了存单波动幅度,因此银行应付债券比例越高,相对而言对资金敏感度会更高,反之亦然,由此来看,城商行相对存单价格变化更敏感。

持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负债:一是包括理财,从数据上看,保本理财价格持续处于上涨,成本基本上在4%以上,不过受到资管新规影响,保本理财规模持续在缩量。二是包括构性存款,价格上,结构性存款并无明确的统计数据,考虑到其作为表内理财产品的替代,价格普遍偏高,从目前发的产品来看,成本至少在4%以上。后期看,由于存款争夺激烈,银行更会倾向于通过高收益产品争夺负债,结构性存款的价格易上难下。

表外负债:主要是非保本理财。自2017年来,金融监管趋严的背景下,机构资金不断收缩,增量资金主要依赖于居民资金,由于居民最近对于收益敏感度较高,因此银行不得不持续提高理财产品价格来吸引资金,也导致表外负债成本不断升高。目前资管新规尚未落地,资产端调整依旧较为刚性,进一步加剧了负债端的压力,由此来看,银行表外负债成本上行明显,压力并未缓解,进而理财产品对资产收益的要求难以下滑。

综合而言,银行表内负债成本并不一定会随短期资金或存单利率的下行而出现明显回落,同时,以非保本理财为主的表外负债争夺激烈,价格持续攀升。事实上,即使在一季度资金宽松,存单利率下行的背景下,银行负债成本其实并没有出现明显下行。展望后期,二季度流动性环境或比一季度更紧张,资金、以及存单价格的重新抬头或将推高相关负债分项的成本,叠加存款和理财端负债的价格刚性,银行整体负债成本会再度上移。此外,二季度利率债供给放量,若银行负债受到高成本约束,导致配置盘乏力,则债券市场受到的冲击会更为明显。

一季度资金宽松,存单利率大幅下行,有观点认为存单利率的下行会使得银行负债成本得到大幅改善,但是事实上,存单利率的回落并不一定会带来银行负债成本的降低。接下来,我们从银行负债资金来源,以及量、价方面来进行分析,需要说明的是受限于全部银行数据获取难度高,下文主要以上市银行年报、季报数据为基础,希望能给出较为直观的说明。

(一)商业银行负债资金来源有哪些?

商业银行的负债主要分为表内和表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内的有息负债大体可分为如下几类:向中央银行借款、吸收存款、同业负债、应付债券四大类;表外负债主要包括非保本理财,具体来看:

(1)表内资金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向中央银行借款,一般情况下占总负债比例较低,在7%以下。二是吸收存款,这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负债方式,每家银行吸收存款占总负债比例基本都可达到60%以上,国有行的比例则可高达到80%以上。三是同业负债,占比普遍在10%-20%之间,包含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存款、拆入资金和卖出回购金融资产三类。四是应付债券,包含同业存单、金融债、次级债、大额存单等,占比情况分化,国有行最低,大约在3%以下,城商行较高,大约在18%左右。五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包括保本理财、结构性存款等。

(2)表外的负债主要为非保本理财,2017年底非保本产品的存续余额为22.17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75.05%,理财对接的资产主要以债券、非标、货币市场工具等传统资产。由于理财尚未打破刚兑,因此理财发行的预期收益率仍直接影响到投资端对于资产收益率的要求。

(二)商业银行负债在量、价方面如何分析?

(1)表内负债:资金利率回落不一定导致银行负债成本的降低

根据表内负债各个分项占总负债的权重,我们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分析,分项权重越高说明其对总负债影响程度越大,具体来看:

吸收存款:存款占总负债的比例最高,根据2017年商业银行年报,城商行占比62.31%,股份制银行65.22%,国有大行82.56%,农商行81.95%,换而言之,存款的成本变化对银行成本影响最大。从价格上看,通过对比17年的年报与半年报数据,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个人存款和企业存款平均成本率变化,除四大行维持比较平稳水平甚至小幅回落以外,股份制银行普遍有不同幅度上涨,其中企业存款成本率上行的幅度以及银行家数更多。

存款成本为何持续上行?在央行紧货币的背景下,我国存款(采用M2-M0衡量)同比增速一直在下滑,其中,一般性存款增速17年以来持续回落。由于存款增速下行,拉存款成为所有商业银行面临的大难题,因此多数银行不得不通过提价来吸引存款。当然,四大行与其他银行有所差异,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网点数量众多,覆盖范围遍及全国,另一方面,四大行在对公业务上具有优势,因此企业存款压力相对较小。不过其他中小银行在存款端的压力十分明显,一方面存款空间受到挤压,另一方面,对于此前同业链条有大幅扩张的银行而言,通过同业投资向借款企业放款再派生出自家存款的路径被堵住,企业存款增速受影响自然较大。

整体而言,在存款荒背景下,2017年大部分银行存款平均成本率有所提升,而18年存款争夺压力并没有缓和,3月的国库现金定存招标利率高位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银行存款的稀缺。由此来看,存款平均成本率今年可谓是易上难下,并且存款占负债权重较大,存款平均成本的抬升对整个负债的影响较大。

(2)同业负债:同业负债占总负债比例第二高,根据2017年年报,城商行占比18.51%,股份制银行19.8%,国有大行11.61%,农商行8.52%,分项包含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存款、拆入资金和卖出回购金融资产。从价格角度看,银行卖出回购中最主要的就是质押式回购与买断式回购业务,其次是拆入资金,这两项与银行间资金利率具有较强相关性;第三是同业存放,多为协议存款等,利率相对最高,调整相对缓慢,与资金利率的相关性相对差一些。

从数据上看,我们发现同业存放占总负债比例分化比较大,平安银行高达93%,股份制银行、国有行的比例基本都在50%以上,因为同业存放对资金利率并不敏感,因此资金利率的下行并不一定导致这部分银行的同业负债成本下降。农商行的比例较低,江阴、常熟、吴江银行不足10%,表明这部分银行同业负债对于资金利率敏感度相对要高一些。

(3)应付债券:应付债券占总负债比例分化,根据2017年年报,城商行占比18.91%,股份制银行8.99%,国有大行2.8%,农商行7.7%。从价格角度看,由于应付债券主要是存单占比最大,大型银行存单占应付债券70%-80%,小银行如常熟、张家港银行,存单占比接近100%,因此存单的成本很大程度上决定应付债券部分的成本。一般情况下,存单的价格跟随资金利率变化程度较大,监管方面带来的压力决定了存单波动幅度,因此银行应付债券比例越高,相对而言对资金敏感度会更高,反之亦然,由此来看,城商行相对存单价格变化更敏感。

(4)向中央银行借款:向中央银行借款占总负债比例较低,根据2017年年报,城商行占比0.27%,股份制银行5.98%,国有大行2.98%,农商行1.82%。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三种负债:银行向中央银行申请的再贷款、央行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再贴现。

(5)持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负债:一是包括表内理财,从理财数据上看,保本理财价格仍然处于上行区间,成本基本上在4%-5%之间。二是包括结构性存款,在监管影响下,中资全国性银行的结构性存款余额已出现一定幅度扩张,达到将近8万亿元。无论是大型银行还是中小型银行,对公的单位结构性存款余额规模扩张较为明显,银行也自通过结构性存款产品来应对保本理财规模逐步缩小带来的冲击。价格上,结构性存款并无统一的数据,考虑到其作为表内理财产品的替代,价格普遍偏高,从目前发的产品来看,成本至少在4%以上。由于结构性存款规模快速增长,总量规模不小,因此这一块成本也不容小视。后期看,由于存款争夺激烈,银行更会倾向于通过高收益产品争夺负债,进而会推升结构性存款的价格。(注:与央行的存款统计口径不一样,结构性存款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并不归属于存款,而是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

(6)银行表内负债成本的粗略测算:一季度负债成本股份制银行未降,农商行上行。基于2017年上市银行年报数据,我们粗略得到每一类负债占总负债的权重(需要说明的是,权重数据与实际情况或有差异)。成本方面,向中央银行借款主要参考一年期MLF操作利率;吸收存款账户要依据年报中存款平均成本,其中城商行、农商行存款利率数据不全,此处做保守估计,以股份制银行存款利率为标准测算,不过城、农商实际存款利率或高于股份制银行;应付债券主要以存单利率季度中枢为基础测算;同业负债则以3个月期限同业存放价格为基础测算,其中由于农商行的同业存放占比不高,因此农商行同业存款成本用shibor3m季度中枢来进行测算。

结果显示,2018年一季度与2017年四季度相比,国有行负债端成本走平,城商行略有回落,股份制银行、农商行负债成本略有上行。由此来看,此前不少投资者仅从资金利率回落或存单价格回落角度来判断银行负债端成本下滑的逻辑其实并不成立。

整体来看,存单利率或资金利率的回落会导致应付债券和同业负债中定价与资金利率较为相关的品种负债成本均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存款成本在上升,叠加存款占总负债权重最大,对整个负债端成本抬升会更为明显,此外,保本理财以及结构性存款价格即使在资金宽松阶段也未出现回落,反而持续上行。由此来看,存单利率或资金利率的回落并不一定会带来银行负债成本的降低。

2.表外负债:非保本理财收益率持续上行,负债压力并未得到实质性缓解

自2017年来,金融监管趋严的背景下,机构资金不断收缩,增量资金主要依赖于居民资金,由于居民资金对于收益敏感度较高,因此银行不得不持续提高理财产品价格来吸引资金,也导致表外负债成本不断升高。从数据来看,从去年12月至今年3月,非保本理财平均收益率3-6个月产品上行5bp至5.17%,1年期及以上产品上行29bp至5.42%。目前资管新规尚未落地,资产端调整依旧较为刚性,进一步加剧了负债端的压力,由此来看,银行表外负债成本上行明显,压力并未缓解,进而理财产品对资产收益的要求难以下滑。

综合而言,银行表内负债成本并不一定会随短期资金或存单利率的下行而出现明显回落,同时,以非保本理财为主的表外负债争夺激烈,价格持续攀升。事实上,即使在一季度资金宽松,存单利率下行的背景下,银行负债成本其实并没有出现明显下行。展望后期,二季度流动性环境或比一季度更紧张,资金、以及存单价格的重新抬头或将推高相关负债分项的成本,叠加存款和理财端负债的价格刚性,银行整体负债成本会再度上移。此外,二季度利率债供给放量,若银行负债受到高成本约束,导致配置盘乏力,则债券市场受到的冲击会更为明显。

(完)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屈庆债券论坛”2018年4月7日(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本篇编辑:彭淳懿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