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建议征收我国产品关税的清单,拟对我国航空航天、机械等行业价值约500亿美元的产品征收25%的额外关税。同日,我国发布对美国的关税反制措施,决定对包含大豆在内的美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实施日期另行公布。
受此影响,不仅仅是芝加哥大豆期货指数剧烈震动,而且美国广大豆农对于今年增加收入的信心也明显动摇。美国大豆协会会长约翰·海斯多夫无比惋惜的表示:“就在今天早晨,大豆农户就损失了17.2亿美元。而对于豆农来说这是真金白银,可这个损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对此,国内专家在经过计算之后得出结论:如果对大豆征收25%的关税、导致国内大豆价格同等幅度上涨(其实未必一定会是等幅的),或带动CPI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如果国内大豆价格实际涨幅超过25%,达到30%,或带动CPI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且占比不断上升。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2010年至2017年,中国自美国大豆进口量从2359.7万吨增至3285.6万吨,增幅39.2%。2017年,中国进口的美国大豆占美大豆出口总量的57%,超过其他国家进口美国大豆的总和。
对此,我们认为,尽管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中国首选大豆来进行反击。而中国通过对进口大豆增税,给国内CPI造成的通胀影响应该很有限。一旦大豆价格上涨,居民和养殖户可能调整食品和饲料结构,降低大豆消费,进一步减轻大豆价格上涨对物价的影响。
现在问题来了,如果美国向中国输美的高科技领域产品增加关税,主要是减缓中国向高端制造业发展的步伐,遏制中国未来在高端制造上的崛起。那么,中国为何会在第一时间内,选择大豆这一农产品进行反击呢?
首先,向美国展示了美中大豆贸易呈现出巨大逆差,让特朗普政府知道不要“得了便宜又买乖”。据美国大豆协会统计,每年美国农民生产的大豆有1/3销往中国,总价值约为140亿美元。正是由于中国大量进口大豆,才刺激了美国豆农的生产,否则,这些土地可能正处于休耕状态。
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上农场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是典型的小规模经营农业;此外,美国大豆的单位面积产量比中国高1/3左右,这些因素决定了中国的大豆产业竞争力比美方弱。但在农产品补贴方面更是高于中国,这既有价格补贴,也有收入补贴。美国政府的这种高补贴加上天然成本上的优势,导致美国大豆的到岸价比国产大豆便宜10%以上。
正是由于美国政府在农产品包括大豆上的不公平补贴,才导致中美大豆贸易呈现出美国巨大的顺差。为此,我国政府并没有采取任何反制措施,只是中国对自美进口的大豆征收3%的低关税。
也就是说美国长期享受低关税的优惠,不但不心存感念,反而认为这是其本身应该享受的特殊待遇,可见美国的贸易标准就是简单粗暴的“美国优先”政策。
再者,一旦中国对美国大豆出手,必将触及美国豆农的利益,在豆农的压力下美国政府会考虑放弃针对中国的贸易抵制的手段或者强度。目前形势看,美国执政的共和党票仓也随之晃动起来,因为主产大豆的美国中部农业州在2016年大选中是特朗普核心拥趸者,而眼下2018年中期选举在即。
最后,中国要开始保护国内大豆产业,减少对外进口的依赖。从长期来看,中国将逐步提高大豆等农产品的自给率,从中国国内来看,目前,中国大豆市场需求85%以上依赖于国际市场供给,这样不能再持续下去了。
近日,中国发布2018年财政重点强农惠农政策,提出将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实施玉米及大豆生产者补贴,要求大豆补贴标准要高于玉米。
其实,实施生产者补贴是国际上通用的做法,改变补贴方式会使中国大豆生产更有效率、更有竞争力。发展国内大豆产业,除了补贴政策,关键在于提升技术水平,当前中国大豆的单产为300多公斤,而美国达到500多公斤,缩小差距的关键是发展技术。
美国对中国挥舞贸易保护主义大棒,而中国首选反击目标却是以大豆为主的农产品。这主要是中国在面对美国大豆倾销政策,一直采取忍让施施,希望特朗普政策不要得了利益后还“以德报怨”。同时也是希望美国农民向政府施压,减轻对华贸易制裁力度。更是暗示要培育国内大豆产业,提升大豆产品自给率,减少农产品对外依赖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