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选举与贸易战的可能发展边界
2018-04-07 13:23: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中期选举与贸易战的可能发展边界

作者:广发宏观郭磊团队

贸易摩擦进一步扩大化,但贸易磋商期内仍有回旋余地。

以25%的从价税和1-1.5倍需求弹性测算,若美国对华贸易保护措施的目标产品总规模为500亿美元,或导致中国贸易顺差减少125-187.5亿美元,理论测算影响中国名义GDP约0.1%-0.15%;若美国对华贸易保护规模增至1000亿美元,理论测算影响中国名义GDP0.21-0.32%。考虑到美国正式对华采取贸易措施前还有1个月的公示期和60天的磋商期,本轮中美贸易摩擦涉及的商品规模及其对双方经济的影响尚有变数,但预计存在回旋余地。

由中期选举时间表看美对华贸易政策。

特朗普政府推动对内及对外政策具有相对明确的目标性和“时间表”,就今年而言,中期选举进展或是关键。11月6日国会中期选举将改选众议院所有435个席位以及参议院的34个席位。目前共和党拥有两院多数席位,但历史经验表明其胜算依旧不高。一旦失去国会掌控权,特朗普将会比较被动。正式选举前,各州将进行初选,主要集中在5、6、8三个月,因此特朗普必然在3-8月有目的地推行内外部政策。5-6月进行初选的各州在制造业方面的主导产业集中在化工制造、汽车制造以及计算机与电子产品制造等三大领域。与此次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涉及的商品所属领域基本重叠,美对华贸易保护的短期诉求不言自明。

若以中期选举为短期博弈焦点,贸易摩擦或存在发展边界。

目前中国公布的对美国加征关税所涉及的商品主要为大豆、汽车、化工品等。美国主要大豆种植区将集中于5-6月进行初选;汽车和化工品制造在美国制造业中占比较高,且均为5-6月初选州的制造业主导产业。若美对华正式实施贸易保护,中国的反制裁方式大概率会掣肘共和党的中期选举前景。若以中期选举为博弈点,预计中美贸易问题存在发展边界。

中期选举与市场风险偏好或将影响特朗普政策倾向和推行节奏。

上任以来,特朗普政策推行灵活度极高,遇到“难啃的骨头”,一般会绕行。若以赢得中期选举为目标,政策推行或将兼顾市场风险偏好。一般而言,对内政策会提振市场风险偏好,对外贸易保护则可能掣肘市场风险偏好。因此预计二季度美国仍有可能纠结于贸易问题,但此后特朗普政府的政策重心有可能由对外贸易保护转向对内经济刺激。

如果贸易摩擦进一步发酵会怎样?

我们倾向于贸易问题最终会以理性方式收场,但也不能排除极端情形发生,即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上升到经济约束层面,则美国或将上调来自中国的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关税,并扩大对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以及杂项制品的调税范围;中国可能在包括油气在内的矿产品等领域予以回应。此外,正如我们在报告《如果贸易保护措施并非经济政策》中提示的,后续还应观察欧洲和日本对华的贸易政策态度。

从长期来看,随着中国制造业升级和“U2”时代的到来,贸易摩擦可能会阶段性出现。从更长的视角看,贸易战往往是全球产业转移和区域产业升级的副产品,日美在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频繁发生贸易摩擦和贸易战。随着中国制造业升级和U2时代(见我们《未来10年全球经济的α在“U2”》)到来,贸易摩擦可能会是阶段性常态。

我们在报告《如果贸易保护措施并非经济政策》(3月25日)中指出,当前美国实施贸易保护可能有两个原因:短期看,特朗普为兑现当年的竞选承诺,助力11月的中期选举;中长期看,阻击“U2”框架下的全球产业转移,继续确保美国在优势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防止贸易结构进一步失衡。

从短期来看,美国中期选举仍是中美就贸易问题进行博弈的关键。由于美国给出1个月的公示期(公众可于5月11日前向贸易代表办公室就清单内容和税率提交书面意见)和60天(基于3月22日备忘录内容)的中美贸易磋商期,因此理性情形下,中美贸易问题或仍有回旋余地。

且若以赢得中期选举为目标,特朗普的政策推行或将兼顾市场风险偏好。预计二季度美国有可能继续纠结于贸易问题,但此后特朗普政府的政策重心有可能由对外贸易保护转向对内经济刺激。

此外,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4月5日特朗普责成贸易办公室(USTR)考虑对中国1000亿美元商品实施关税,即美国对华贸易保护存在逐渐上升到经济约束层面的风险,美国或将上调来自中国的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关税,并扩大对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以及杂项制品的调税范围;二是正如我们在报告《如果贸易保护措施并非经济政策》中提示的,后续还应观察欧洲和日本对华的贸易政策态度。一旦美国进一步推升贸易保护规模,中国则可能在包括页岩油气在内的矿产品等领域予以回应。

贸易摩擦进一步扩大化,但贸易磋商期内仍有回旋余地

新华网简讯[1]称,2018年4月3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依据“301调查”结果公布拟加征关税的中国商品清单,涉及每年从中国进口的价值约500亿美元商品。声明表示,建议对来自中国的1300种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主要涉及信息和通信技术、航天航空、机器人、医药、机械等领域。从HS分类来看,美国对华上调关税的商品主要集中于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贱金属及其制品,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的产品,车辆、航空器、船舶及运输设备及光学、医疗等仪器、钟表、乐器5大领域。而中国对美顺差较高的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以及杂项制品领域却较少涉及。

随后,环球网援引美联社消息[2]称,4月5日特朗普责成贸易办公室(USTR)考虑对中国1000亿美元商品实施关税。

我们以25%的从价税和1-1.5倍需求弹性测算,若美国对华贸易保护措施的目标产品总规模为500亿美元,最多导致中国贸易顺差减少125-187.5亿美元,理论测算影响中国名义GDP约0.1%-0.15%(按2017年数据估算)。若美国对华贸易保护规模增至1000亿美元,相当于令中国减少250-375亿美元出口金额,理论测算影响中国出口总量的6-9%、影响中国名义GDP增速约0.21-0.32%。

2018年4月4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公告称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由图1所示,中国加征关税涉及商品确实是中国对美主要逆差部门,但以2016年数据评估,美国制造业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11.7%,汽车和化学制品总比重仅3%,即便加上农产品,对美经济影响仍有限。

具体来看,2017年美国商品总出口金额为1.55万亿美元,其中对华出口1551.8亿美元,当年美国名义GDP19.39万亿美元。若中国对美国加征关税涉及商品总规模为500亿美元,在1-1.5倍需求弹性下,或同样导致美国出口金额减少125-187.5亿美元,相当于掣肘美国名义GDP0.06%-0.1%;若中国对美国贸易保护规模也增至1000亿美元,相当于令美国减少250-375亿美元出口金额,掣肘美国名义GDP增速约0.13-0.19%(均按2017年数据估算)。

另外,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声明,美国正式对华采取贸易措施前还有1个月的公示期(公众可于5月11日前向贸易代表办公室就清单内容和税率提交书面意见)和60天(基于3月22日备忘录内容)的磋商期。中国对美的贸易反制裁也将视美国最终决定进行调整。换言之,本轮中美贸易摩擦涉及的商品规模及其对双方经济的影响尚有变数,但预计不太会超过目前的水平,而美国中期选举或将成为未来1个季度中美贸易博弈的关键。

由中期选举时间表看美对华贸易政策

去年上任以来,特朗普多项对内及对外政策的推动时间均出现在其支持率较低水平期间,说明确保支持率的稳定是美国执政者的基本诉求之一,也同时说明美国执政党推动财政及对外政策具有目标性和“时间表”。就今年而言,特朗普的目标和时间表除了基于其自身支持率外,还将考虑共和党在中期选举中的胜算。

2018年11月6日美国国会将举行中期选举,改选众议院所有435个席位以及参议院中的34个席位(参议院总席位是100个)。尽管目前共和党在众议院中拥有239个席位、在参议院拥有51个席位,均占多数,但南北战争以来美国执政党在中期选举平均丢掉32个众议院席位和2个参议院席位[4]。换言之,今年11月共和党继续掌控国会两院多数席位的概率并不高,一旦失去参议院或众议院的掌控权,日后特朗普政府在实施财政政策方面将步履维艰。

在正式选举前,美国各州将通过初选选举州代表,各州初选时间表如图2。我们可以观察到初选主要集中在5-6月和8月。因此3-8月特朗普的政策导向及其个人的支持率极有可能全面影响共和党在11月6日中期选举中获得的国会席位占比。

结合表3-4,5-6月进行初选的各州在制造业方面的主导产业较为集中在化工制造、汽车制造以及计算机与电子产品制造等三大领域。再结合表1,不难看出此次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涉及的商品基本与5-6月进行初选的各州的制造业竞争优势领域重叠,这一举动也确实推升了特朗普近期的支持率。美国对华实施贸易保护的短期诉求不言自明。

若以中期选举为短期博弈焦点,贸易摩擦或存在发展边界

前文提到4月4日中国公布的对美国加征关税所涉及的商品主要为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类。美国主要大豆种植地包括爱荷华州、伊利诺伊州、明尼苏达州、印第安纳州、密苏里州、内布拉斯加州、俄亥俄州、北达科他州、南达科他州、堪萨斯州以及阿肯色州等11个州,其中7个州将在5-6月进行中期选举的初选。此外,由表2-4可知,汽车和化工品制造在美国制造业中占比较高,且均为5-6月初选州的制造业主导产业。简言之,若美国对华贸易保护动作升级,中国的反制裁方式也极有掣肘共和党的中期选举前景。

短期而言,若以中期选举为博弈点,中美贸易摩擦或仍将处于可控状态。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提出的1个月公示期以及60天磋商期内,中美或具备对等话语权,贸易问题极有可能存在回旋余地。预计中美贸易问题存在发展边界。

中期选举与市场风险偏好或将影响特朗普政策倾向和推行节奏

特朗普在政策推行层面灵活度较高。我们跟踪了特朗普上任以来的主要政策,特别是去年4月至今,大致可以看出特朗普政府在政策推动方面有两个较为明显的特点:一是内外部政策交替进行;二是一旦遇到“难啃的骨头”,则先绕道推行其他政策。这种政策推行思路可能基于两种原因:一是内部(经济)政策往往需要通过国会,推行难度较高,很难一蹴而就,但为了确保民众支持率,在内部政策推行过程中,还需配合部分外部政策(外交、贸易等政策不需要国会投票);二是特朗普政府在政策推行层面具有较高的灵活度。

若以共和党在中期选举中胜选为目标,政策推行或将兼顾市场风险偏好。一般而言,对内政策往往利好经济,一旦形成预期且顺利落地,则市场风险偏好将受到极大提振。但对外政策则未必。我们观察到去年8月美国对华采取301调查以及今年3月对华实施贸易保护都导致美国市场风险偏好的恶化以及美股的调整。试想,若以共和党在11月6日的中期选举中胜选为目标,则特朗普政府必然不希望金融市场风险偏好过低,进而短期内美国过度使用贸易保护手段的可能性偏低。此外,从时间点分析,越是接近中期选举,特朗普政策推行越是有可能兼顾市场风险偏好。

因此,我们预计二季度美国仍有可能纠结于贸易问题,但三季度后期到四季度特朗普政府的政策重心则有可能由对外贸易保护转向对内经济刺激,比如再次推动基建计划和寻求金融监管放松等。

如果贸易摩擦进一步发酵会怎样?

我们倾向于贸易问题最终会以理性方式收场,但也不能排除极端情形发生,即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上升到经济约束层面。有两点值得注意:

第一、4月5日特朗普责成贸易办公室(USTR)考虑对中国1000亿美元商品实施关税,即美国对华贸易保护存在逐渐上升到经济约束层面的风险,美国或将上调来自中国的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关税,并扩大对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以及杂项制品的调税范围;

第二、正如我们在报告《如果贸易保护措施并非经济政策》中提示的,后续还应观察欧洲和日本对华的贸易政策态度。新浪援引彭博社报道[5],世贸组织(WTO)周四公布的文件显示,欧盟和日本要求加入特朗普政府在世贸组织就中国歧视性的技术许可要求提出的磋商请求。

一旦美国进一步推升贸易保护规模,中国则可能在包括页岩油气在内的矿产品等领域予以回应。但正如前文计算的:以25%的从价税和1-1.5倍需求弹性测算,美国对华贸易保护规模每增加1000亿美元,将令中国名义GDP损失增加约0.21-0.32%。

当然,从长期来看,随着中国制造业升级和“U2”时代的到来,贸易摩擦可能会阶段性出现。从更长的视角看,贸易摩擦往往是全球产业转移和区域产业升级的副产品,日美在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频繁发生贸易摩擦和贸易摩擦。随着中国制造业升级和U2时代(见我们《未来10年全球经济的α在“U2”》)到来,贸易摩擦可能会是阶段性常态。

[1] http://www.xinhuanet.com/2018-04/04/c_1122634450.htm

[2] http://world.chinadaily.com.cn/2018-04/06/content_35983515.htm

[3] https://ustr.gov/about-us/policy-offices/press-office/press-releases/2018/april/under-section-301-action-ustr

[4] https://www.nbcnews.com/politics/elections/everything-you-need-know-about-2018-midterm-elections-n832226

[5]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c/2018-04-06/doc-ifysuuyc0733614.shtml?cref=cj

风险提示:

(1)美国贸易保护措施超预期;

(2)美联储货币政策超预期。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