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艾瑞
中国网络婚恋交友行业的前世与新生
行业正处于从专一到多元的转型期
中国网络婚恋交友服务发展至今已然20年,在经历百家争鸣、巨头上市形成的稳定行业竞争格局后,2013年中国互联网移动端崛起为网络婚恋市场带来新的生机和机遇。随后2015年,网络婚恋尤其是移动端服务重回资本怀抱,投融资数量剧增,行业涌入重多新的竞争者,而核心企业包括百合网和有缘网也陆续开启上市征程,欲借资本力量继续巩固行业地位。
2017年随着世纪佳缘与百合网的合并全面启动,双品牌运营战略落实,行业竞争格局将重归稳定。但同时核心企业不断拓展业务边界,从专一于婚恋服务向婚礼、金融等高潜力业务拓展,服务不断呈现多元化,市场覆盖范围剧增,行业正处于转型期。在网络婚恋核心企业品牌价值不断向规模庞大且高度分散的婚礼等产业链下游不断渗透的过程中,网络婚恋交友服务的市场价值或将被重新评估并同时获得新生。
点击查看大图更清晰
中国网络婚恋交友行业发展基础
庞大婚恋需求人群基数奠定市场潜力
艾瑞整理《2016年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15岁以上的单身人口数量约为3.08亿人,其中男性约为1.63亿人,女性约为1.46亿人,性别缺口超过1728.8万人,且未来此缺口仍将存在。此外,根据《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统计数据显示,1980年至2000年是中国生育高峰期,且在1987年达到顶峰。现阶段1982年以后出生的人群(即35岁及以下)正在进入婚恋需求期,且根据1982年至1997年出生人口变化趋势,未来5-10年婚恋需求仍是婚恋需求高峰期。
点击查看大图更清晰
离婚率走高及晚婚趋势,催生婚恋需求人群增长
艾瑞整理《2016年中国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我国晚婚趋势明显,2011年20-24岁人群婚姻登记占比为36.6%,到2016年降低12.4%占比仅为24.2%,而选择在25-29岁和40岁以上年龄间登记的人口占比上升明显,分别增加了4.8%和4.7%。此外,中国离婚率持续增长,2016年离婚率达到3.0‰,且随着婚姻观和生活方式的不断丰富,预计离婚率将保持增长趋势。在庞大的进入育龄期人口基数基础上,无论是晚婚趋势日趋明显,还是离婚率的持续走高,都将进一步催生婚恋需求人数增长,而随着互联网不断侵润日常生活,网络婚恋势必成为满足人们婚恋需求的最重要渠道之一,其重要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点击查看大图更清晰
中国网络婚恋交友行业发展现状
资本关注吸引进入者增多,行业竞争加剧
婚恋行业由于拥有庞大适婚人群刚性服务需求基础和较好的变现潜质,在移动端快速崛起带来新机遇和核心企业频繁资本运作而提高市场关注度的背景下,于2015年重新回到部分资本视野,投融资笔数暴增242.9%。资本的回归,带来的是网络婚恋移动端新进入者的剧增,随着移动端代替PC端成为行业流量来源主体,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
新进入者的增多,为行业带来更多发展思路,但由于婚恋本身是严肃社交定位,信息安全性和真实性是用户核心关注点之一,品牌认知度和信任度在用户付费决策中起关键性作用,行业中已形成品牌竞争壁垒的网络核心企业仍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点击查看大图更清晰
中国网络婚恋交友行业盈利模式
会员费和一对一服务仍是现阶段主要盈利模式
中国网络婚恋服务商盈利模式分为TO B端和TO C端,目前在所有盈利模式中,会员费和一对一服务费是网络婚恋企业主要盈利模式。(1)企业端(TO B):线上部分包括网络广告展示、电商等网站导流等,线下部分则主要包括合作商特许经营费、合作商销售分成和直营店营收等。(2)用户端(TO C):线上收入部分包括会员服务以及增值服务,线下部分包括电话红娘、一对一服务和线下活动等。其中会员费以月度/季度/年度的形式收取,种类繁多;增值服务以提高婚恋成功为目的,包括按次付费和按时长付费等多种形式。
点击查看大图更清晰
中国网络婚恋交友行业服务模式
不断探索衍生服务模式,多维度提升用户体验
中国网络婚恋服务商现阶段的服务模式主要分为线上服务和线下服务,其中线上服务的用户整体规模大,会员服务和增值服务的细分服务形式丰富,线下服务用户ARPU值高且个性化定制灵活度高。网络婚恋行业服务模式经过近20年的探索已然成熟,但随着网络用户付费习惯常态化和消费升级等因素的促进,网络婚恋核心企业通过拓展用户服务范围和延长用户服务生命周期,不断探索创新服务模式,来提升用户服务体验。例如,核心企业中世纪佳缘通过增加金融等服务来提高用户体验,百合网则持续探索全产业链布局。而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VR、AI等新技术的兴起和不断发展,中国网络婚恋服务也将迎来更多服务模式的创新。
点击查看大图更清晰
中国网络婚恋交友行业市场规模
2017年中国网络婚恋市场规模达40.0亿
2017年中国网络婚恋交友行业市场营收为40.0亿元,预计到2020年网络婚恋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总营收超50亿。网络婚恋行业在整体婚恋市场中渗透率为40.7%,且未来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
艾瑞分析认为,网络婚恋行业营收增长主要是核心企业经过一轮资本整合后,营收恢复增长的带动,细分到营收结构中,则主要是线下营收的助益。而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则是用户婚恋行为不断向线上转移,网络婚恋市场整合线下婚恋用户的结果。虽然从整体来看,网络婚恋行业增长速度平稳,但是网络婚恋核心企业正借助品牌价值,不断向婚礼、婚恋咨询、金融等业务拓展,尤其是婚礼领域,其整体规模是婚恋市场规模的近十倍,未来随着网络婚恋核心企业的不断深耕,行业存在跳跃增长的可能性。
点击查看大图更清晰
中国网络婚恋交友行业市场结构
线上服务营收占比逐年下降,线下服务重要性不断提升
艾瑞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在网络婚恋服务市场营收结构占比中,在线服务营收占比2013年为62.5%,而到2017年在线服务营收占比为44.5%,降低18.0%,而线下服务营收占比由35.3%增加到54.3%,重要性不断提升。
未来,随着网络婚恋服务的发展,用户端线下服务营收占比将持续增加。一方面,虽然线上服务整体用户规模较大,也存在丰富的增值服务,但由于付费用户ARPU值偏低,线上营收增长趋稳;而另一方面,核心企业通过直营、加盟和联营方式不断开拓线下门店布局,不仅提高了线上转化而来的用户服务能力,同时也不断整合传统线下婚介所的市场空间,并通过丰富的个性化定制服务提高用户体验,将原本就十倍于线上的用户ARPU值进一步提升,在线下的用户服务量和高用户ARPU均预期增长下,线下营收对于总营收的贡献将进一步提升。
点击查看大图更清晰
中国网络婚恋交友行业发展动态
移动端服务升级和线下布局是核心
在核心企业先后于2015年进入上市征程后,核心企业目前仍处于资本和业务整合的紧锣密鼓过程中。2017年从市场获取的动态分析,核心企业仍围绕移动端和线下布局展开角逐。其中移动端毋庸置疑的已然成为网络婚恋未来核心入口,加紧对移动端服务用户体验的提升是核心企业必然选择,而线下布局则是提高用户变现能力从而增加营收的核心渠道,结合行业营收结构分析重要性亦持续提升。此外,世纪佳缘的海外拓展和百合网持续推进的婚礼、情感布局,亦不断拓展行业服务半径,持续探索行业潜在价值。
点击查看大图更清晰
中国网络婚恋交友行业用户大数据分析
出行特征:短途出行坐公交,长途出行选火车/高铁
根据艾瑞智云洞察,中国网络婚恋移动端用户短途出行最倾向于选择公交出行,用户占比高达41.1%,其次是驾车17.9%,而选择地铁、单车和打车短途出行的用户占比则分别为11.5%、6.4%和2.7%。此外,在长途出行时,网络婚恋移动端用户的选择分别为火车/高铁69.9%、汽车62.9%和飞机20.9%。
点击查看大图更清晰
肯德基、万达广场和汉庭酒店,为用户关注度最高私企品牌
根据艾瑞智云洞察,在中国网络婚恋移动端用户关注的TOP品牌中,国字头品牌由于垄断了覆盖群众基础生活的诸多方面的服务,无可争议的成为用户高关注度品牌,例如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石化和中国移动等。相比较之下,肯德基、万达广场和汉庭酒店等排名位于前列的私企品牌,对于网络婚恋核心企业可谓为具有更高探索价值的合作伙伴。
点击查看大图更清晰
视频APP是最常使用类型,日常生活中社交意愿相对较低
根据艾瑞智云洞察,中国网络婚恋移动端用户除使用婚恋APP外,最倾向于使用视频APP,用户占比高达76.2%,其次是金融60.9%,再次是音频娱乐59.2%。从整体使用情况分析,中国网络婚恋移动端用户APP使用偏好分为三个梯队,视频类位于第一梯队优势领先,第二梯队依次为金融、音频娱乐、移动购物和资讯,而地图导航、社交和游戏媒体等则位于第三梯队。
从类别偏好梯队观察,社交和游戏媒体等具有较强互动属性的APP使用偏好相对偏低,相较泛社交应用在整体互联网用户中超过90%的用户覆盖,网络婚恋移动端用户的社交APP使用占比仅为44.6%,日常中社交意愿主动性相对不积极,亟需网络婚恋细分交友服务帮助其达到婚恋目的。
点击查看大图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