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4月4日,注定记入中美关系史。
短短一天内,中美双方围绕贸易问题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4日凌晨,美国政府依据301调查单方认定结果,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1300余种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涉及500亿美元的中国对美出口额。当日下午,中国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同样涉及美国对中国的500亿美元的出口额。
短短10个小时,中国就以实际行动告诉美国,对美国挑起的贸易战,中国有坚定的决心、强大的实力捍卫国家利益。
回应
其实,对这一次贸易战,中方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昨天,在美国宣布加征关税清单后的2小时内,中国商务部立马作出回应,表示中方将依法对美产品采取同等力度、同等规模的对等措施,同时拟立即将美方有关做法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
紧接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强烈谴责、坚决反对美方做法,称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应对美方任何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4日下午,在国务院新闻办的吹风会上,财政部、商务部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中国不会屈服于外部压力,中国会继续保持“同等力度同等规模”的回击。
中国的媒体同样传递了强硬的信号。人民日报、环球时报的新媒体先后刊发了《贸易战打响?特朗普先生,连苹果手机和大盘鸡都不答应》《中国重拳回击,美方带着痛苦反思吧》等文章,昨晚的央视新闻联播更是用了近9分钟的长时间,关注中美贸易战……而从新浪微博等社交平台看,中国的反制清单迅速成为热点,网友支持中国反制的声浪同样很高。
变调
有意思的是,在中国国内同仇敌忾的时候,特朗普昨天晚些时候发了一条推特,明确表示,现在跟中国没有打贸易战,虽然没说要不要跟中国打贸易战,但从调门上来看,明显有所和缓。而今天上午传来消息,美国商务部长罗斯表示,中国的反应不应该让所有人感到意外,中美之间不是“第三次世界大战”,此举被认为是为了安抚美国国内市场的惊慌情绪。
其实,这个背后是中方的强硬精准回击,打着了特朗普的痛处,让美方不得不忌惮三分。
这次贸易战的一个重要背景,就是美国即将开始中期选举,特朗普也已经准备进入竞选连任的模式。在特朗普看来,对中国展开贸易战,是他兑现竞选承诺的一种形式,尤其在中期选举前,他同样需要用强硬的维护美国利益的姿态,向选民表示自己坚强的本土立场。这是他胜选的民意基础。
这次,特朗普打算故技重施。
不过,中国昨天公布的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之所以叫精准打击,关键在于打到了特朗普的“七寸”。这份清单上的商品,主要涉及农产品、汽车和化工品,这些产品大量出口中国,但又有可替代性,关键是,产品的产地主要是特朗普的票仓。
比如,这次清单上首次出现了大豆,要知道,中国可是美国大豆的第一出口市场,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量的62%。这些产大豆的美国中部农业州是特朗普的核心支持者,是共和党的票仓。中国选这些州的农产品下手精准反制,相信美国国内的压力会很快聚集到特朗普头上。
其实几天前,中美贸易战的风声已经让很多美国农民忧心忡忡,印第安纳州农民还自费到电视台登了30秒的广告,表达对中美贸易战的忧虑。要知道,当时中国商务部公布的对美“232措施”,清单里还没有大豆。这次将大豆列入,对美国农产品出口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
又比如汽车工业发达的密歇根州,同样是特朗普竞选的票仓,中国对美国汽车发起增加关税的措施,对密歇根州来说,同样是个重大的打击。化工品也是如此,还有波音飞机等等,这些产业背后的财团都是特朗普的重要支持者。而这些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商品,并非不可替代,中国的反制措施,反倒给其他国家更多的机会进入中国市场。这不,巴西、阿根廷的大豆商,已经开始广造舆论,宣扬巴西、阿根廷的大豆品质不亚于美国,打算大规模进军中国市场了。
“山雨欲来风满楼”,中国的强硬和精准回击,让美国不少行业感觉到了压力,美国国内的舆论、经济学家、议员等等都跳出来指责特朗普的鲁莽,特朗普在这时降低调门,也有迎合国内舆论的意思,毕竟中期选举和竞选连任才是他的核心关切。
定力
据今天上午消息,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会见美国国务卿沙利文,要求美方及早摒弃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停止对华301调查,通过对华协商的方式同中方解决有关分歧。美中双方都有控制事态扩大的意愿。
可见,中国的精准打击策略对美国国内的触动效果是非常好的,可以说初战告捷。毕竟特朗普现在的中期选举局势不能说很乐观,他需要通过中美贸易战来测试国内的底线和动员能力,一旦国内反应强烈,他同样会根据现实来调整自己的策略。
但特朗普的变调,并不意味着他的退缩。特朗普还是一个非常老到的谈判高手,昨天短短的几句话推特,表达了好几层意思。
首先是安抚国内,现在还没跟中国打贸易战,其次把现在的问题甩锅给前人,说之前的中美贸易战都让美国前几任“蠢蛋”给打输了,暗示自己不会重蹈覆辙,最后除了5000亿美元贸易逆差外,又甩出3000亿美元的知识产权纠纷。可见,接下来的中美交锋还将继续,除了贸易逆差外,还可能涉及市场准入、知识产权等问题,中国切不可掉以轻心。
对于中国来说,不妨保持“同等力度同等规模”的回击方式,以不变应万变,毕竟这是美国主动找事,着急的是他们。现阶段,我们必须继续向美国国内施压,争取更多的谈判筹码。而长远看,中国的战略定力尤为重要,我们切不可因为美国的搅局,打乱我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节奏和计划,同时,不妨把这次贸易战的外部压力,转变为内部改革的动力,化危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