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贺泓源 在新一轮独角兽浪潮中,腾讯、阿里巴巴(阿里)毫无疑问是大赢家。
去年12月,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7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显示,在大中华区,独角兽企业总数达120家,其中,腾讯捕获21家,阿里系捕获11家,均成绩斐然。在上述榜单中,胡润对独角兽定义为,外部融资且估值超十亿美金的优秀企业,数据截止日期为去年11月30日。
腾讯、阿里成为赢家背后,“通吃”效应显著。有观点认为,两家巨头正在把亚洲的传统PE/VC边缘化。高榕资本(Banyan Capital)创始人张震对外表示,一些较为传统的资本来源正在被边缘化,因为“创业者需要资源和流量”,而这些只有大型互联网公司才能提供。
“传统投资者主要关注财务回报,而腾讯、阿里更在意自身的战略目标,外加流量加成,一定程度上,对创业者利大于弊,但缺乏更多选择,本身不是一件好事,这一局面,最近两三年都不太会改变。”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向经济观察报记者分析。
“赢者通吃”
前述榜单显示,大中华区120家独角兽企业,整体估值总计超3万亿元。
独角兽榜单一大特点是,头部相当集中,且占据了大部分资源。榜单排名前十的企业共有12家(存在并列的情况),囊括了8家超级独角兽企业,整体估值近1.68万亿。其中,互联网金融行业蚂蚁金服以超过4000亿估值高居榜首,超级独角兽企业滴滴出行(滴滴)位列第二,小米、美团点评(美团)并列第三。今日头条、宁德时代、陆金所都以超过1000亿估值排名第五,飞行机器人大疆紧随其后。并列第九的是来自于互联网服务行业的口碑、饿了么,物流服务行业的菜鸟网络,以及京东金融。
另一大特点是,投资机构相当集中。据胡润研究院不完全统计,红杉资本捕获上榜独角兽企业27家,腾讯和经纬中国分别捕获21家和15家。这三家机构投资组合较为集中在互联网服务、电子商务、文化娱乐、物流服务及汽车交通行业,其中红杉资本捕获了较多物流服务行业独角兽。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系在独角兽总量上,仅排名第7,但在排名前十独角兽中,显得相当突出。蚂蚁金服、口碑、菜鸟网络、新近被全资收购的饿了么,均为典型的阿里系。腾讯系旗下,则包括美团、京东金融。两家巨头均对滴滴,有所投资。
巨头入股,对独角兽们来说,与基金并不可同等而语。多位投资界人士向经济观察报记者分析,巨头入股,实质上意味着站队,对双方都具有“战略性”与风险性,但产业基金就相对单纯,追求财务汇报。“两者对被投企业话语权,亦存在显著差异。”
实际上,“独角兽捕手”只是腾讯、阿里投资一隅。Mergermaket报告显示,腾讯过去5年,总并购投资额接近625亿美元,其中,2016年投资213亿美元,即1400亿人民币,相当于拿其当年总收入的97%做了投资。阿里过去5年总并购投资额达419亿美元,其中,2016年投资135亿美元,即900亿人民币,相当于其当年总收入的56%被拿来做了投资。腾讯和阿里在过去5年一共已经在全球投资了1000亿美元。基于庞大的投资额,天风证券直接将腾讯定义为“全球科技基金”。
产业观察者笪兴称,巨头们热衷投资,很大原因在于,防患于未然,广泛投资,以防自身随时被颠覆,此外,激巨头间的激烈竞争,也促使巨头在对外的主营业务上大量投资,以通过“代理人战争”实现牵制目的。笪兴就读于芝加哥大学MBA、从事过战略咨询、互联网、PE投资工作。
腾讯和阿里在国内市场的触角范围,也使得美国大型科技集团相形见绌。麦肯锡(McKinsey)数据显示,美国大型科技集团在其国内市场风险投资总流量中的占比不足5%,而阿里巴巴和腾讯在中国内地风投流量中的占比达到40%-50%。
“在国内投资圈,有一句戏语是,只要到了C轮,就必须接受BAT的投资,否则你就玩不下去,因为巨头无处不在。”刘兴亮说。
双选会
腾讯、阿里广泛投资,背后有着切实的商业逻辑。
笪兴撰文称,广泛投资,有利于缓解巨头对于自身随时被颠覆的焦虑。“中国科技行业发展的速度太快,你无法预测明天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下一波风口可能会创造出什么新的准巨头,所以,科技巨头才需要更加焦虑地跨行业投资。”
另一个原因,是激烈的巨头间竞争,也促使巨头在对外的主营业务上大量投资,以通过“代理人战争”实现牵制对手目的。实际上,腾讯和阿里的确在各自的主场进行了大量的投资。腾讯投资京东是一个最好的案例,同时,阿里在社交领域的焦虑和投入也一直没有停下,投资陌陌、控股微博、强推来往和钉钉,都是对腾讯的社交领地主导地位的反扑。
财务因素或是最不重要却最实际的原因。腾讯控股(0700.HK)2017年四季报显示,在四季度,腾讯营业利润为257.24 亿元,同比增长85%,环比增长 13%。营业利润率达38.7%,同比上升7pct,环比上升4pct。营业利润率的上升,投资收益占据重要作用。2017年,腾讯投资的五家公司(Netmarble、Sea、搜狗、众安保险、易鑫集团) 实现IPO,其中众安保险、Netmarble、搜狗因IPO而摊薄产生收益为57亿元,易鑫因首次公开售股后将其可赎回工具转为普通股产生视同处置收益约37亿元,处置及视同处置投资公司收益总项达135亿元。受此因素推动,当季度归属于腾讯的净利润为207.97亿元,同比增长98%,环比增长16%。净利率为32.57%,同比提高8.6pct,环比提高4.89pct。
方正证券研报认为,投资收益属于非经常性损益,但腾讯仍有较多投资公司库存,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实现收益。“投资收益对公司利润贡献份额日益增加,通过赋能(流量与资本的扶持)巩固了腾讯在互联网的布局。经我们匡算,本期期内盈利刨除其他收益净额(考虑所得税影响)环比微降2%。”
刘兴亮认为,基于巨头主业的广泛盈利,财务因素只是其投资的次要推动力,巨头投资,更多还是为了战略目标,“打造自身的生态”。
刘兴亮的说法,和独角兽创始人想法基本一致。美团CEO王兴就曾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腾讯是重要股东,也是非常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据王兴披露,美团与腾讯合作,不光是资本、业务层面,也不仅为简单的流量合作。“我们是完全信赖对方的方式,彼此实现数据的实时全量互通,这样对美团给消费者提供好的体验有很大帮助,对腾讯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流量也有很大帮助。在业务的各个层面、各个角度上,我们都跟腾讯有深度的合作。”王兴说。
永辉超市(601933.SH)2017年年报也显示,其去年9月推出永辉生活微信小程序,半年内获新客73万,此外,永辉将在今年推进辉腾2.0全流程拉通落地。在去年末,腾讯宣布入股永辉。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入股,腾讯与阿里路径存在着显著差异。腾讯倾向于“去中心化”路径,特点是低持股、低控制乃至不持股,打造自身生态。阿里则延续一贯的高度控制模式,全资收购饿了么、高德地图、合一集团(优酷土豆)等,均是案例。
对于上述状况,刘兴亮认为,入股模式基于两家巨头的实际运营模式,但从实质上,只要入股,就意味着“站队”,持股比例不是根本问题。“就算持股较少,但巨头生态也具有掌控力。”
双刃剑
对于独角兽们来说,接受巨头投资,也是把双刃剑。
一方面,阿里、腾讯对年轻企业基本上没有传统风投和私人股本公司设置的时间限制,给予其充足的安全感。同时,两家巨头日益在多个行业和地域展开竞争,这意味着,年轻企业日趋陷入非此即彼的阵营,由此带来,他们将在两大竞争对手的角力中沦为棋子的可能性。此外,拒绝某一家科技巨头的资金可能是代价高昂的,或意味着被封杀。
有零售行业创业者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想在这一行创业,只有去巨头们看不上的细分市场,“数据的事绕不开,所以只能打造小领域的小生态,我们有跟BAT谈过,目前保持独立,至于未来(是否接受巨头入股),也不知道。”
对于这一局面,刘兴亮坦言,创业者们根本没得选。“巨头入局,一定程度上,对创业者利大于弊,有了安全筏,但缺乏更多选择,本身不是一件好事。”
他认为,“没得选”根本原因,是巨头们掌握了流量,意味着其扼住了独角兽们的咽喉。流量加上资金优势,构成了腾讯、阿里“傲视群雄”的底气。
另一头,高压环境下,依旧有独角兽在不依赖巨头背书情况下成长,今日头条就是样本。截至目前,今日头条尚未接受来自BAT任何一方的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业内普遍认为,头条模式具有偶然性,“不一定可以复制。”笪兴则提出,“这实际上是一个恰当的局面。”
他分析,对这样的一个体量的公司来说,无论是腾讯还是阿里,投资几亿美元,占其10-20%的股份都是无法对其实现控制的,而投入的资本以及可能附赠的流量或资源支持反倒会助推其的成长,更不用说为其免去的本该面对的激烈竞争。“对于今日头条来说,张一鸣的股份和控制权,仍然近似于传统意义的大股东。这个时候任何巨头对其进行少数股权投资,都不是一个好主意。”
另一个样本是滴滴,通过种种资本运作,在腾讯、阿里间达到基本平衡,从而掌握了主动权。但业内普遍认为,滴滴的结构,“不太符合两家巨头根本诉求,属于特定时间下的特定结果,也不太能复制。”事实上,“掌握命运主动权”的滴滴,目前,也面临着美团的激烈进攻。
区块链技术或成为以独角兽为代表的新兴企业们摆脱巨头控制的机遇。“区块链区去中心化特性,或能改变创业者对流量的路径依赖,这也是我看到的唯一机会。”刘兴亮说。
刘兴亮的想法存在争议,有区块链从业者告诉记者,区块链本身,还是巨头占先发优势。
在记者采访中,近期,巨头们将继续占据创业生态主导权,成为业内普遍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