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大概3400字,读完共需4分钟
作者王文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本文刊于4月4日观察者网。
编者按:2018年4月3日-4日,俄罗斯最大规模的经济大会“莫斯科经济论坛”在莫斯科举行,约1500位来自欧亚大陆各界政要名流智库学者商界人士参加了论坛。会议就俄罗斯发展及与世界关系的各类议题展开了半天主题大会、20多场分论坛的讨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受邀在主题大会、分论坛“欧亚联盟与‘一带一路’战略对接”上先后发言,以及担任主办方欢迎晚宴的演讲嘉宾代表致辞,现将相关所有内容翻译整理如下: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受邀发言
感谢Sergey Glazyev院士的邀请。这些年在他的努力下,中俄两国在经济决策议题上的相互了解更加深刻了。对于中国智库而言,今年的一个重大议题,如何理解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为什么中国这个国家,同一政党、同样的人民、同样的国土面积,没有发动战争,也没有产生社会不稳定,过去30多年从贫穷状态里走出来,完全变了样?这个问题值得全世界学习,其中一些经济崛起的发展经验也值得俄罗斯学习。当然,俄罗斯的全球操盘手(Global Actor)的崛起经验也非常值得中国学习。中俄到了相互学习的重要新阶段。
从历史演变律的角度看,中国与俄罗斯都处在冷战结束以来最强盛的时刻。两国面临着几乎完全相同的六大历史使命:实现国家复兴,维护主权完整,推进经济转型,承担国际责任,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全球发展。如何共同崛起,是新时代下中俄关系的重要议题,也关系到世界的未来。
欧美国家应相信,中俄真的在崛起
目前,在欧美国家的媒体与公众舆论中,都存在对中俄是否真的崛起的怀疑论调。对俄罗斯而言,历史上曾出现过几次鼎盛时期,如彼得大帝时代、叶卡捷琳娜时代和苏联时代,到了20世纪末,俄罗斯出现了短暂的衰退。2000年普京执政以来,一直将实现俄罗斯的民族复兴作为执政目标。2017年俄罗斯GDP是1999年的8倍多,外汇储备是1999年的36倍多。
过去18年,俄罗斯社会保持着基本稳定,没有发生过重大金融危机、种族冲突、枪击事件、政治恶斗,俄罗斯的军事、外交影响力在全球领先,几乎所有重大全球事件都离不开俄罗斯。2014年、2018年俄罗斯分别举办索契奥运会、足球世界杯,再次提升了俄罗斯影响力。无论欧美媒体如何唱衰俄罗斯,中国比欧美国家更确信,过去18年俄罗斯的发展是明显的,俄罗斯正走在民族复兴的路上。
更重要的是,中国比欧美国家更尊重俄罗斯,更把俄罗斯视为是天然的大国。俄罗斯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自然资源丰富,其中森林、天然气资源居世界第一,淡水、煤铁等资源也占据优势。优越的自然禀赋使俄罗斯成为了天然的大国。更特殊的是,相当多的中国人对俄罗斯还保有苏联“老大哥”情结,对二战以来俄罗斯给予的各项援助长期有感激之情。
很奇怪的是,当前欧美国家媒体与公众舆论对中国也长期存在误判。“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经常周期性地流行。他们似乎忘了,中国也是天然大国,中国人口全球第一,经济总量全球第二,国土面积全球第三。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努力,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贸易国、全球最大电子商务国、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是最有前途的全球大国之一。
如果欧美国家发自内心地相信中俄真的在崛起,且不可遏制地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他们对中俄的不理解、不尊重可能就会少得多。
西方低估了中俄的世界贡献
从西方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看,两个崛起的大国是不可能和平相处的,但中俄关系打破了理论桎梏,且成为全球大国关系的典范。
冷战期间,中苏关系虽然出现过波折,但普京执政以来,中俄关系迅速升温。2008年,中俄黑瞎子岛边界揭牌,标志着两国彻底解决了领土争端问题,为21世纪国家之间解决领土争端树立了典范。2014年,中俄签订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协议,标志着两国高水平的战略互信关系又迈上新台阶,两国在诸多领域开展了合作。
在涉及全球重大问题中,两国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展现了亲密无间的战略信任,在朝鲜半岛危机、叙利亚危机中,两国始终保持沟通,统一立场。在全球治理中,中俄共同发力,以上合组织、金砖组织、G20为平台,共同推动区域合作与全球治理。在涉及两国重大事件中,两国也相互支持,2014年西方抵制索契冬奥会之际,习主席亲自出席予以支持;2017年,两国在双方敏感海域南海和波罗的海分别进行了联合军事演习,以此表达相互支持。在经济方面,中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俄罗斯的最大贸易伙伴国。
中俄两国元首也保持着密切关系,过去5年间,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会面高达20多次。王毅外长在两会期间也指出:“中俄关系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历史上,很少有两个同时崛起的大国,能够表现出如此战略互信与全球合作的状态。可以说,21世纪以来,中俄两国在各个方面都保持着亲密的伙伴关系,是新时代全球大国关系的典范。
更重要的是,中俄在全球的责任值得西方正视。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俄两国也一直致力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例如,两国是《核不扩散条约》、《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签署国,也积极呼吁国际社会参与到世界“无核化”进程中。
21世纪以来,全球发生了许多负面与消极事件,如911恐怖袭击、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全球金融危机、伊斯兰国恐怖主义、难民浪潮、逆全球化、反自由贸易浪潮等等,俄罗斯与中国都不是这些重大负面事件的起因,相反,复兴中的中国和俄罗斯都是维护世界积极发展的关键力量。中俄支持全球化、WTO、应对气候变化、国际体系改革、反恐、反对民粹主义,是主张维持二战以来国际秩序的力量。近30多年来,中国从没发动过对外战争;俄罗斯也从未主动挑起过对外战争,曾经或当前卷入的冲突都直接或间接与其领土完整、国家稳定、民族矛盾调解等关系到其切身利益的事务有关,应该得到国际社会的理解。可以说,同在复兴中的中俄两国是世界进步的正向能量、积极力量和稳定力量。
欧美有许多媒体常将俄罗斯、中国的报道采取负面报道,视中俄两国为全球秩序的革命者。这种看法是不客观的,也是不正确的。
全球应当支持中俄的共同崛起
中俄两国的发展既得益于和平与稳定国际环境下的深度合作,也离不开两国对内改革与对外合作。中俄应当继续携手,成为全球和平稳定、合作共赢与改革转型的积极力量。
第一,中俄应当继续维系世界和平,反对战争与分裂主义,反对恐怖主义、贸易战、金融战、信息战的威胁。目前,特朗普治下的美国正在挑起贸易战,正在以各种退出的方式破坏国际体系,正在成为全球不确定性的因素,世界应当团结起来防范不确定性的来临。
同样,一个强大的俄罗斯与强大的中国有助于世界和平。中俄两国具有作为全球天然大国的民族复兴使命。2018年3月,中国完成了新一轮换届,中国正在加速致力于国家统一,支持朝鲜半岛来之不易的缓和与稳定,在这方面,世界应更加理解与支持中国的努力。
第二,世界应加强战略对接,通过全面合作促进下一轮的各国发展。当前全球存在的巨大“发展赤字”,应当通过深化合作,而不是像西方某些媒体与领导人那样怪罪于他国的方式来解决。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接受多家媒体采访
5年前,中国推出“一带一路”倡议与80多个国家与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对下一轮经济全球化推动极大。2017年5月,“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期间,中俄两国就“一带一路”倡议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展开合作,其中“冰上丝绸之路”是两国两大倡议对接的重要领域。2017年12月8日,中俄共建“亚马尔LNG”项目第一条生产线的正式投产标志着两国对接合作取得重大成果。中国欢迎欧洲和美国更多地参与到这项倡议中来。目前,贸易战是影响当前全球化合作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国发动的贸易战不利于国际合作。中国并不是美国贸易战的唯一受害者,国际社会应该共同应对美国贸易战威胁。
第三,让改革成为世界的普世价值。全球难题需要全球改革才能解决。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发展成就归功于对内进行的大规模有效改革与对外开放。中国当前深化改革也为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释放经济发展空间提供机遇。普京上台后,也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推动一系列大刀阔斧改革。可以说,内部改革是两国破除经济发展阻力,增强国家发展内核动力的重要方式。
当前全球治理体系的转型是历史发展大势所趋,中国在这个历史进程中积极发挥引领作用,推动国际社会正向改革。中国提出的“亚投行”、“一带一路”倡议是填补国际公共产品缺口,弥合发展赤字,推动全球改革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中俄两国在推动改革世界不公平旧秩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两国参与建立的金砖国家银行为推动世界金融改革提供新思路。当然,改革不等于简单的推翻重建,改革需要考虑当前的发展情况。
总之,中俄共同崛起是和平的复兴、合作的复兴。改革是确保和平、促进合作的重要方式。中俄也致力于推动“共享的复兴”,中俄需要复兴,美国也需要复兴、欧洲也需要复兴。复兴是大多数国家的发展主题,符合大多数国家的长远利益。但是“复兴”不是零和博弈的过程,而是共同合作的过程。共同改革才能推动共同复兴。
莫斯科经济论坛现场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