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一帆
文侯与田子方饮,文侯曰:“钟声不比乎?左高。”田子方笑。文侯曰:“何笑?”子方曰:“臣闻之,君明乐官,不明乐音。今君审于音,臣恐其聋于官也。”文侯曰:“善。”
宁德时代过会了。
按照招股说明书的披露,宁德时代拟募集资金131.2亿元,拟发行股数约2.17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至少10.00%。也就是说,宁德时代,这家成立不过7年的企业,将正式成为资本市场市值1300亿元的准独角兽。
间接持有公司29.23%股份的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也因为身价大涨,罕有地被媒体从幕后推至台前,甚至用上了“解密”“深挖”“帝国”“宁德时代之父”这样的字眼。
然而即便如此,我们能获知的信息仍寥寥可数,大多故事都是在炒冷饭,我们期望的相关采访也在上会前夜被推至节后安排。
曾毓群,这位输入法甚至连名字都默认不出来的创始人就仿若一只隐形兽,和他的企业一起低调地藏匿于公众视野之外,素面朝天钻研发、纳人才,然后悄然成为电池行业黑马一般的神秘存在。
曾毓群出生在宁德市蕉城区飞鸾镇岚口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自幼便是少言寡语、闻鸡起舞的类型。1989年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工程系毕业后,曾毓群被分配到家乡的国企上班,全家人都为这份铁饭碗高兴得不行。
然而仅仅过了三个月,面对这份按部就班、看不到未来的工作,曾毓群毅然决然地丢下了一纸辞呈,不顾家人激烈反对,决定独自闯荡,去往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广东。
他选择了一家叫做东莞新科磁电厂的企业,隶属于全球最大的独立硬盘磁头供应商香港新科实业有限公司(SAE)。由于这里可以接触到世界最先进的读写磁头、微电子等种种技术,曾毓群如鱼得水,一干就是十年。
十年间,他凭着极佳的专业能力,31岁便成长为了企业里唯一大陆籍高级核心技术与管理人员,同时也是最年轻的工程总监。
正值职业前途上升期的曾毓群开始琢磨跳槽,而就在他与猎头频繁接洽,打算从东莞新科离职去深圳某公司做总经理时,SAE执行总裁梁少康直接找到了他,告诉他自己非常看重他的技术与能力,并劝说曾毓群和自己、以及曾毓群的顶头上司陈棠华一起创业电池项目。
尽管当时梁少康的创业团队资金短缺、项目未知,并且相比原来工资还减半,但曾毓群敏锐地察觉,随着手机、MP3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与崛起,电池产业很可能将成为下一个风口。
于是1999年,曾毓群决定放弃深圳,与梁少康、陈棠华等人正式成立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并在东莞建起了首家工厂。
彼时的电池市场强敌环伺,市面主流的圆形电池、方形电池被索尼、松下等日企牢牢统治,要想生存下来,ATL唯一的出路就是另辟蹊径,专攻软包电池。
在了解到诺基亚出了第一款配软包电池的翻盖手机后,曾毓群当机立断买来这款手机拆开研究,然后发现这种电池短小、轻薄,便于携带,很可能将成为未来电池的发展方向。
随后几乎没有犹豫,曾毓群便带着大笔资金飞往美国,购买了美国贝尔实验室的聚合物锂电池的专利授权。
然而这项专利技术却暗藏着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反复充放电后,该电池会鼓气变形,以至于不能继续使用。贝尔实验室的专家们似乎也并没把这个问题当作事儿,他们翻来覆去只会对曾毓群说一句话:“电池鼓气是一个本质问题。”
由于不甘心自己的心血与资金付诸东流,曾毓群开始没日没夜地钻研,苦苦思考电池为什么会鼓气。他带头做了大量测试与试验,反复推倒重来,竟出人意料真的做出了不鼓气的电池成品。
接着ATL整个创业团队干劲十足,重新研发了大部分的生产制程,直接实现了软包电池的自动化、产业化。最终在全世界20多家拿到贝尔实验室授权的企业中,ATL成为了唯一一家将该技术成功量产的公司。
成功解决电池鼓气的难题,让ATL一举提高了世界知名度,并立即跟随着国产手机的崛起而崛起,2004年又因为帮助苹果公司解决了iPod锂电池循环寿命过短的问题,成功进入了苹果产业链,这也成为ATL日后几乎所有重大合作的契机与命运转折点。
2008年,ATL总投资超过2亿美元、占地面积500亩的锂离子电池工厂在宁德市蕉城区落户,从名不见经传到做成全国最大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项目,ATL仅仅用了不到十年。至于2016年三星“爆炸门”事件后ATL更加令业界瞩目,都是后话了。
ATL现在甚至已经成为了电池界的黄埔军校,有业内人士说,国内超过10%以上的电芯厂商总工程师和研发经理、20%以上的电芯设备厂商实际控制人都来自于ATL。
曾毓群是2011年离开ATL的。就像当初判断软包电池一样,曾毓群在这个关口看到了新能源产业来势汹汹之下,动力电池的暗暗崛起。然而在劝说ATL投入动力电池研发时,ATL主创成员们始终犹豫不决。曾毓群咬了咬牙,觉得万不能错过这个机会,于是带着部分管理层,创立了今天的宁德时代(CATL)。
正是得益于曾毓群和ATL长期给苹果生产的经历,在曾毓群出走宁德时代后,宝马瞄上了曾毓群,希望他们能帮之诺品牌“之诺1E”设计一款动力电池。
其实当时的宁德时代并没什么动力电池相关经验,然而对于一家初创企业来说,只要有企业愿意合作,那当然是要忙不迭地他们提供样品、设计,更何况这次抛来橄榄枝的还是宝马。于是面对着宝马提供的800多页德文版动力电池生产标准,曾毓群下定决心:排除万难,立刻项目上马。
所幸宝马也希望帮助宁德时代。为了生产出所需要的电池,宝马直接派出一位高级工程师,在宁德待了整整两年。两年后,曾毓群的研发团队将宝马800页的要求一条一条全部做到,设计出的电池产品让宝马非常满意。
之后随着“之诺1E”的成功推出,宁德时代正式成为了宝马集团在大中华地区唯一一家电池供应商,也由此成为国内首家成功进入国际车企供应商体系的动力电池企业。借助宝马之名,宁德时代迅速打开知名度,开始在动力电池领域大展身手。
他们借助三元锂电池,与国内包括大众汽车、上汽乘用车、吉利汽车、东风汽车等诸多车企都有合作,同时,他们还和上汽集团成立了动力电池公司,与蔚来汽车合作布局智能网联。
可以说,宁德时代、松下、三星、LG、比亚迪五家电池企业,直接“垄断”了全球的动力电池市场。而且2017年,宁德时代的电池销量达到了11.8GWh,首次超越松下的10GWh年销量,成为了全球销量第一的动力电池企业。它已经为超过30万辆新能源车提供电池,累计里程达127亿公里,并且保持着零安全事故纪录。
宁德时代在欧洲寻找电池工厂的扩张甚至让巨头如博世都临阵脱逃,突然宣布放弃生产动力电池,“他们已经占领了市场,动力电池不断有新技术出现、面临技术迭代,博世若此时投产电池单元要冒很大的市场风险。”
而就在博世宣布放弃的同时,宁德时代终于攻破了拦在国外三大电池制造商松下、三星、LG面前的电芯8微米铜箔大关,生产出自主研发的世界第一批6微米铜箔动力电池。按照官方说法,“这在电芯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活性材料镍钴锰用量,使电芯能量密度提高2%,最直观的表现是续航里程的提高”。这批6微米铜箔动力电池,也已经应用于华晨宝马电动车型。
至此,在一个城区人口仅40万的偏僻小城,滋生了一家上千亿市值的世界级电池企业巨头。
细看曾毓群和宁德时代的发展脉络,你会发现几乎他们的每一处转折点和机遇点,都是得益于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宁德时代也一直被业内誉为“最舍得花钱”的公司,从2015年到2017年,曾毓群对研发的投入力度从每年2.81亿直接上升到了16亿,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假如我们不是世界第一,我们没有存在的价值”。
这是典型的技术制造产业行事作风。
在这一行里,曾毓群和它的宁德时代甚至只是中国隐形行业大佬的一个缩影。
这些隐形大佬有着共同点,他们总是长期专注于制造业某些特定细分产品市场,在各自所在的市场领域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却很少为外界尤其是普通消费者关注,但同时,他们又在国家产业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新能源行业和电池行业尤其不乏这样的时代巨擘。汉能集团创始人李河君,沃特玛创始人李瑶,安徽国轩创始人李缜,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都是理工科出身,走技术路线、埋头苦干的典型。
李河君和王传福的故事我们已经听过很多,用“技术狂人”形容他们一点不为过。李瑶亦然,这个仅次于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国内动力电池龙头企业之一的沃特玛掌门人创业16年,一直在做磷酸铁锂电池的研发,他们只专注于一种型号的电池,就是想不断积累配方、工艺、管理经验,做精不做多。李瑶本人自从创业到深圳,连房子都没买,把所有的钱和研发精力都奉献给了沃特玛。
因为十几年来,能源产业和电池行业始终在以难以想象的速度澎湃发展,而能源和电池都绝不是简单的消费品,走过了规模经济的阶段之后,能够留下来的只能是技术领先的。懂行的人都知道,干这行,不进,则死。
单单曾毓群、王传福和李瑶,甚至可能只有曾毓群和王传福,就已足够筑起电池业的技术壁垒了。
这也是为什么2009年第一轮动力电池投资热潮兴起后,电池行业一片春风得意,几家大型电池企业都是订单连连、好不兴隆。然而到了2014年,就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大规模倒闭潮,短短一年,包括海霸、今明阳、博力讯、世能、江苏力天等大型企业在内的超过30家的锂离子电池企业走向了破产、倒闭;2015年,又直接倒闭了40余家。
海霸能源集团就是其中最为可惜又最为典型的一个。
它的前身山东海霸电池有限公司从2004年开始,就在研发并实现了规模生产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是国内最早一批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生产厂家之一,也是国内首家实现出口的成品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生产商。
化身为海霸能源集团后,海霸开始全力加快在动力电池产业的布局,最成功的时候,他们的销售网点遍布世界各地。有一次中国移动河南省公司启动通信基站用磷酸铁锂电池的集中采购招标,也是中国通信行业对此类产品的首次集中招标时,海霸能源集团直接中标约500万元,占了整个中标金额的50%,在整个中国磷酸铁锂行业引起了巨大轰动。
它本应有个清晰可见的美好未来。然而自此之后,海霸能源集团董事长、创始人王波就迷恋上了疾速的圈地扩张运动,他完全把对技术的持续投入抛在脑后,大手笔斥资20个亿,四处扩张,并号称要建设全国业内最大、地理位置最好、产能最高的铁锂电池生产园区。
就连员工都看得出来,“王波的主要精力已经不再放在公司的研发与经营上了,停不下来的扩张,再多钱也不够用。”
而正当海霸能源集团疾速扩张之时,国内的锂电池企业也开始崛起,受到其他动力电池企业和新兴锂电池企业们的双重夹击,技术开始跟不上、资金链出现断裂的海霸就像一匹脱去了缰绳的烈马,很快便走向了破产、没落。
还有曾被评为2013年度中国电池行业十大年度人物之一的博立迅创始人华茂泽,衰落之路与王波相差无几。
就像《资治通鉴》里田子方说得一样,“今君审于音,臣恐其聋于官也。”在这种技术为大、集中度不断提高的产业内,不以技术研发为基础,反倒把资本、扩张、传播放在先位,那就只能视听被混淆、最终走向死路。
即使不死,曾毓群王传福们早已构筑起的技术壁垒,也让他们再难真正走进这个行业了。归根结底,电池制造业是吃技术饭的。
各人都有个衣饭碗。
回想这些能源企业与电池企业的发展经历,我以为非技术人才或者文科生若是也想产业报国、又不想投身传统企业的话,还是放过这些技术制造业,去搞互联网产业吧。
毕竟互联网的可进入度高、还有可复制性,真正有技术壁垒的只有那几家大公司,绝大部分公司在搞的都是业务创新而不是技术创新,更不要说“6微米铜箔”这样的技术革命了。也或者其实那些大公司也甚少技术壁垒,绝大多数其实是积累用户后建立起来的用户壁垒罢了。你看马云、刘强东、程维,就都是文科男出身嘛。
没有如曾毓群一般的远见、魄力及对技术的洞察,还是别揽技术活儿。
回头再看宁德时代,随着这位重量级玩家的上市,电池行业显然即将迎来再度扩产,锂电产能供过于求将成市场必然。
技术饭当真不好吃,强者恒强的故事有望继续上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