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小霞
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意味着振兴乡村要凝聚各方力量,运用多种因素,构建系统机制,共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财政的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闫坤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财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支撑。
中国经济时报: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财政可以发挥哪些重要作用?
闫坤: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财政的作用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从政策性和工具性的层面,财政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策工具和手段。从制度性和体制性的层面,财政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基础性制度保障。从政治性和功能性的层面,财政是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中国经济时报:财政在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农”投入力度的基础上,应处理好哪些关系?
闫坤:财政在推进乡村振兴中要处理好四种关系。第一,要处理好“三农”投入与现实财力约束之间的关系。财政要向农业和农村倾斜,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的短板。但同时,考虑经济和财政承受能力,依据财力加大和合理安排“三农”支出,正确把握好力度,防止债务风险和财政危机。
第二,要处理好资源投入与体制机制建设之间的关系。短期内,财政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投入向农业和农村倾斜,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的短板,提升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从中长期看,在投入基础上,要从构建体制机制着眼,建立财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可持续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重塑中长期乡村振兴动力机制,通过财政引导形成多元参与、协调有机的乡村治理体系,激发乡村振兴内在动力和活力。
第三,要处理好财政政策的普惠性与结构性之间的关系。乡村振兴战略内涵丰富,涉及面广,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既要均衡全面发展,又要突出重点,要协调财政政策的普惠性和结构性。
第四,要处理好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发挥政府作用,推进现代财政体制建设,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建立公共财政投入优先保障及公共服务优先安排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进公共资源向农业农村倾斜。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机制逐步完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要更加遵循市场规律。
中国经济时报:如何构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现代财政制度?
闫坤:首先,要构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财力保障机制。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进一步增加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确保农业农村投入规模适度增加和比例有所提高。要推进财金互融,创新财政投融资机制,形成财政、金融、社会和农民的多元投入格局。要优化财政供给结构,加快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要以绩效管理为抓手,提高财政涉农资金使用效率。
其次,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强化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性供给。适度扩大县级政府财权,综合衡量地方财政收入能力及公共产品提供责任,科学核定财政转移支付标准,适当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为我国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及整个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供财力保障机制。要通过税收、补贴等政策手段,优化收入分配格局,调节城乡和区域收入差异,加强对农民、贫困人口的支持和保护。
再次,要通过财政引导构建多元共治乡村治理格局。财政要将自治、法治、德治的原则和技术有机嵌入到乡村治理实践中,实现三者的良性互动,最终达成乡村善治。
总之,财政要通过支持和引导行为的作用,发挥社会整合和价值引导作用,构建韧性、可控的利益协调和稳定机制,最终形成包含政府、市场、社会、农民、新型经营主体和村委会等多元主体参与、激励相容、良性互动的乡村治理制度框架,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