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来,供应链金融在支持实体、服务中小企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供应链金融也已发展到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的新阶段,定制化、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
以往,参与供应链金融生态和系统建设的主要有银行、大型核心企业。它们一般选择自建平台、财务公司、保理公司等方式,主导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但是企业的发展程度不一样,需求也是多样化的。与此同时,金融科技给生产生活带来的深刻变化,也逐步唤醒了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对方便、快捷金融服务的需求。近年来,通常与供应链金融业务配套出现的保理业务快速发展也体现了这一点。我国商业保理公司应收账款转让登记数量也从2014年的9431亿元,上升至2016年的37442亿元。
“一些规模较大的供应链核心企业,不愿意被嵌入外部供应链生态,而中小核心企业暂时也缺乏建立、运营自己主导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圈的能力。这部分企业希望能与有金融科技优势的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定制化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开鑫金服总经理周治翰表示。
据了解,日前,开鑫金服与长久物流联合深耕汽车供应链服务,成功为汽车物流承运商提供了精准融资。周治翰表示,未来双方将围绕汽车物流全产业链,向更多汽车、物流等场景的供应链参与方敞开服务大门,提供更多样的定制化服务。
需要看到,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使发展供应链上升为国家战略,其中特别强调,要加强对供应链金融的事中事后管理,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开鑫金服在供应链产业选择上,主要与有实体背景的核心企业进行合作,重点关注现有供应链模式中,中小企业的难点、痛点,并通过金融科技优势提供解决方案。”周治翰说。
记者了解到,在物流领域,这类痛点主要有两个:一是承运商资金垫付量大,回款周期长。通常,承运商在承接运输任务前,往往需要垫付油费、过路费、保险等费用;在完成运输任务后,还需要经过一定的账期,才能收到运输款。对一些中小承运商而言,如果能够盘活应付账款,提前兑现运输款,将有效缓解资金压力。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金融专业委员会数据,我国物流企业的融资需求每年在3万亿元以上,目前被传统金融机构满足的需求不足10%。其中仅物流运费垫资一项,每年就约有6000亿元的融资需求,但这部分需求被满足率尚不足5%。
二是承运商常年在外,不方便到指定地点办理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手续。业内人士表示,现在可以通过金融科技,实现对异地承运商的快速服务。如开鑫金服为企业定制开发的供应链系统,通过直连ERP挖掘其与上游承运商的业务往来数据,打破制约传统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准确给出服务方案。
通过这种线上化、系统化、模型化的方式,能够极大的提高供应链金融的运行效率,体现出来的效果就是让更多中小企业获得了更加便捷、便宜的资金支持。“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涉及很多圈层。与核心企业联系紧密的一级承运商、经销商,往往也是规模较大的企业,融资能力一般也较强;但与核心企业关系稍远的外围承运商、经销商以中小企业居多,更需要金融的支持,关键在于如何有效破解企业信用逐级传导、确权的难题。”周治翰介绍,除了利用数字加密技术进行分布式记账,使得核心企业信用价值可传递外,还可以通过交易结构设计来解决这一难题,为中小企业排忧解难。
(见习编辑: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