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是化解新能源车 产能过剩风险的根本途径
2018-04-04 06:07: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市场化是化解新能源车 产能过剩风险的根本途径

政策微评

童彤

近日,围绕新能源汽车产能存在过剩风险的关注持续升级。缘起一组数据对比,即根据中国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6月底,国内已经落地的新能源整车项目超过了200个,相关投资金额高达10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各类车企已经公开的新能源汽车产能规划超过2000万辆,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设定“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目标的10倍。

基于以上数据显示,的确不难看出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产能过剩已现端倪且的确存在风险。实际上,之所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不断落地,势头强劲,与近年来政策市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大力发展不无关系。也正是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国内各类投资主体竞相进入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统计显示,2017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3%,分别是2012年的63.3倍和60.7倍,已经连续3年在全球产销量排名第一,占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量的一半以上。

众所周知,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起步较晚,源于近年来全社会对生态环境的重视而逐步被政策所倾斜和鼓励,由此才走上了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道路。而早在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就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此后,新能源汽车发展“不温不火”地缓步前行,直到从2010年6月1日起,上海、长春等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新能源汽车才进入全面政策扶持阶段。

此后,伴随补贴政策以及国家各级鼓励支持措施的实施,短短5年间,我国便于2015年上半年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第一大市场,并延续至今。必须承认,在政策迅速推动下走上发展快车道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积累风险,毕竟,市场主体的本性是逐利的,既然有政策鼓励和支持,且的确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社会各方力量便聚集于此,这在项目数量上得到了直观体现。造就这一风险积累的原因除了补贴和政策推动外,与资本大量涌入以及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发门槛降低不无关系。

尽管近年来国家及地方层面在政策支持上大量实施了退坡,但社会上已然形成了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的看好,彼时,需要通过支持鼓励对产业加以引导的形势似乎发生了转变,此时,更需要决策层加以重视的,反而是在放手让新能源汽车真正实现市场化的同时,做好产业风险提示,防止形成新的产能过剩领域。

需要提醒的是,政策式推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寻求长远可持续的发展,最终在能源和发展二者间寻得平衡,实现于环境无害、于发展有利的格局,我们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着手解决,包括切实厘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趋势,以及如何在补贴等政策利好退出后,仍旧保持高增长态势,毕竟,产业的发展最终还须回归市场,也只有真正理性的市场化,才能让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的风险得到化解。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