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记忆
赵耀 陈飞 李秀昆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每当这首歌响起,许多上年纪的人都叹道:真的老啦!初次见他时正在鱼池钓鱼。我笑着走上前,顺势递去一支烟给他点上,慢慢打开了话匣子,他就是信合人的老前辈——吴光碧。
吴光碧1964年进入龙里农信社哪嗙分理处。1962年他从部队退伍回来,本应去都匀干校学习,当时乡里面缺少干部,他就留了下来,并先后在粮站、供销社工作,1964年才进信用社,一干就是34年,1998年才退休。
和吴光碧聊天,讲得最多的是一双解放鞋和一个黄挎包。他说,一双解放鞋陪他走过了工作的每个村寨,当时交通不发达,路不像现在这么好,下队最远的地方一去就是三五天,一走就是四五个小时,穿着它下队,要比草鞋舒服,即使脚底磨起泡了也仍可以坚持走,往往到最远的地方来回一次,一个星期的时间就没有了,解放鞋补了又补、修了又修,舍不得扔,节俭在当时是一种最平常的习惯,大家都很爱护自己的鞋子,但工作却让鞋子在慢慢磨灭。他还有一个黄挎包,这个挎包一背就是13年,挎包全是补丁,这个挎包直到再也补不了了才光荣“退休”。
“以前的日子太苦,几个人挤在一间临时租用的民房里办公,没有电灯、没有电脑、没有自动存取款机;当时一个网点存款量只有6万元,贷款只有10万元左右”。年轻时干事有激情,有责任心,工作也努力,以社为家在当时是最习以为常的事情,吴光碧算盘打得好,粮站的朋友时不时请他去做结算,因为工作认真负责,获得的荣誉记不清有多少。吴光碧说到这里脸上洋溢着笑容。
随着时代变迁,贵州一些农信社已变为农商银行,规模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壮大,工作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一代“信合人”正是受老一辈“信合人”的精神传承,他们翻山越岭、踏沟过壑、走村串寨,为信合的发展在不断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