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的“腾笼换鸟” | 愉见财经
2018-04-03 23:37: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银行业的“腾笼换鸟” | 愉见财经

三月底四月初是银行业密集发布财报的时期,“愉见财经”这几天也连轴转地参加各次发布会,会上、私下地听业内人士盘点过去一年的发展与挑战、眼前一年的形势与打算,并渐渐形成了我观察到的图景。这一图景分大势、风险、业务三大层面。

在《银行业的风、浪、与帆》的上篇中,我们聊到了“风”: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已是一马当先的主旋律,重要程度显然超过了发展扩张本身;

-打“攻坚战”是铁了心了,持续去杠杆、去通道、资管新规最后明朗落地,恐怕监管是不会再“手软”、“放一马”、“有回旋余地”了;

-但实施策略来看,去杠杆会“下饺子”策略——没有一煮就熟的,都要煮一遍,削了一批杠杆了、市场痛苦地反弹了,加点凉水,再烧开,再加点凉水,再烧开……这样饺子才会最后熟;

-至于银行们,陆续发出的年报大家翻一翻,大部分机构已经在缩表外那些监管要来整治的同业业务。比如我印象很深的某中小银行:资产端,存拆在同业款项缩了4成、买入返售缩了近7成;负债端,同业拆入缩了6成、卖出回购也缩了近7成。

我们还聊到了“浪”:

-对公业务,以前调结构盯着僵尸企业、防着“两高一剩”,这一阶段以来,连明星企业也要防,急速扩张在“错误的方向”的、高负债的,明星企业风险都不容小觑;

-排查名单包括:租赁行业、跨境业务、贸易类企业、高负债民营集团、中长期贷款、股权质押业务等;

-零售业务,一是“现金贷”、二是“炒房客”,虽然这两者都曾风口又火热:“现金贷”放那批多头借贷的,也就是既借了外头现金贷的钱,又在银行有信用卡或消费信贷;“炒房客”放那批有多套房且未获利套现,现在房产变现困难的。

有风有浪不代表不前行,金融的艺术从来不是全然规避风险、而是平衡好风险,在风浪中挂起“帆”前行,找到合理的速度和顺时而变的航道,在发展中解决问题。讲得通俗一点,就是新利润补上老窟窿。“时间换空间”是不变的铁律。

节流开源,腾笼换鸟。

这“帆”怎么挂?

从已出的银行年报来观察,有几面“帆”,已经成为这一腾笼换鸟期的投靠。

对公业务方面,紧贴政策大方向的信贷投向,已经成了银行们深挖的领域。说到底无非两点:第一,企业们自己发展方向正确,才能得到政策支援及发展扩张,企业发展得好,银行资金才能安全获利;第二,这些领域,也是银行们最能自证“信贷支持实体经济”这一总纲的。

-比如“一带一路”。有银行聚焦在大型设备出口型企业和境外工程承包企业,有的银行集团调动全牌照资源(比如租赁、信托等)来综合开发客户,境外优势明显的客户则傍着“一带一路”走出去的大企业,做大贸易金融业务和跨境业务。

-比如“科技金融”,初级版本是傍地方政府支持的、傍获得财政补贴的、傍大型科技园区的;升级版本是在产品上开拓,比如顺着对方供应链、资金链摸下去“跟单融资”,比如和掌握大数据方合作的授信,比如针对知识产权做质押的专项授信方案。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方向,都是资金喜爱的大热门。

(不过对于这一块业务,说句实话,用“债”而非“股”的方式去服务初创类科技企业,本身风险收益不匹配、逻辑上并不通顺,因此长远来看,投贷联动肯定是大趋势。现在不少暂未批获投贷联动资格的银行,其实业务上已经出现了“股”的性质、平层基金进入的操作,只不过暂时靠投行部门和外部信托等通道,设计在体外而已。)

-比如国资国企改革、区域重大项目(深水港啦、轨交建设及配套啦等等)、重要民生工程(比如棚改)等等,这部分业务靠总行或分行一把手的“资源”能力了。

说完对公说零售。

首先,这一阶段银行们齐刷刷的主题,都在做零售转型,所以从年报来看,大多数银行的零售占比都在提升。毕竟整体而言相对对公业务,零售仍然呈现出息差较好、规模和利润增长空间较大的趋势。

零售转型的初级版是齐刷刷地傍房贷(因为抵押足不良率低),后来房贷在政策面上引导要控量了,大家又开始大力发展消费信贷等。

年报里展现得最充分的,是信用卡业务。信用卡业务的好处,除了本身的卡业务收入外,还有:1,连接存贷:作为行内交叉营销的流量“入口”、账户“开立”、客户“进门”,人来了账户开了卡刷了APP下载安装了,才有分期、才有消费信贷、才有网上商城、才有理财推介、才有卖基金卖黄金、才有直销银行…… 2,连接支付:才有大数据。

所以从年报来看,大家的发卡量同比都在大长,长过50%已经不稀奇,工行新增年发卡量长了107%、平安80%、招行79%、中信74%。工行、建行、招行三家,信用卡发卡量已经过亿。

这些银行本就是发卡大户,增长快可不是因为基数低,就是因为零售战略导向下的行内资源倾斜,信用卡业务大爆发。

当然除了发卡量以外,贷款余额、营业收入等指标也都多见百分之大几十的同比增幅。

另一大趋势,是在金融科技方面,几乎家家银行都在加大投入,有的直接就把“金融科技银行”当战略定位了。

“使劲”的方向,包括线上线下渠道运用更多科技功能、用生物识别和大数据等去精准获客以及做风控等等。大中型银行,也开展诸如和BATJ等公司的外部合作;科技投入较大的几家股份制银行,已逐步将区块链技术落地到交易应用里了。

(关于区块连技术在银行业务中的探索运用,“愉见财经”已经开始了采访,会推出专门的专题来观察解读。)

最后再补充一小段内容:稳息差。

利率市场化加剧、互联网金融搅局、存款不断被分流、中小企业开发不动、大企业要么就是“僵尸”要么银行就没啥议价能力等多种因素叠加,过去几年来银行们整体面临着息差收窄的困局。

所以在探究下一步银行们挂什么“帆”的时候,如何稳住息差,也是他们的重点考量之一。

资产方面:

-摆布好贷款、债券、同业资产等资产配置和组合策略;

-想做大消费信贷,也是出于贷款定价相对较高的考量;

- 对公业务的存量盘活、到期再贷、再贷时能调高定价;

-欠息清收、资产重组;

-理论上,资产回表,也是资产负债匹配能力比较强的银行的一次好机会,只要负债接得上,资产一回表,定价都有望往上抬一抬。

负债方面:

-做大客户群;

-抓托管、现金管理、供应链、代发工资等业务,想办法稳定活期存款占比;

优化同业负债结构。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