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降纯利升,小南国更名国际天食的这一年
2018-04-03 21:44: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营收降纯利升,小南国更名国际天食的这一年

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王牌专栏,20年专注港股,金融名家齐聚,做最有深度的原创财经号。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2017年对于不少公司来说是相当有意义的一年,近期陆续出炉的年报也成为了焦点,餐饮行业亦不例外。作为上海本帮菜的领头羊,2012年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小南国渐渐从亏损的阴影中走出,开始了自己的新生。2017年,集团由小南国更名国际天食(03666-HK),这也是天食自更名后第一份年报,转型效果如何?

三费降纯利升

虽然在港上市历史不长,但小南国的成立可以追溯至1987年,从5张小桌起家,当时只是一家比小店好一点点的民间食店,现在已经是在上海、香港等城市均有分店的国际化连锁饮食集团。公司面向的,便是中国餐饮万亿级别的庞大市场,和数以亿计的吃货们。但是,餐饮业也不是那么好做的,中国吃货多,选择也多,行业内的市场竞争也尤为激烈。在上市后前几年光景还算不错,直至2013到2015年间,迎来了寒冬。

古语有云: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做生意亦然。或许是不能忍受业绩大幅下滑的打击,在2015年时小南国对己方进行门店梳理和架构调整,计提一次性费用达到1亿元,因而转亏蚀9324.2万元。而该调整转型的价值也在2016年时得到了释放,成功扭亏录得3497.5万元纯利,虽然不及初上市时的风光,但看得出在慢慢恢复元气。

国际天食于3月27日公布,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该公司收益19.12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4.4%;年内溢利1.02亿元,同比增长197.7%;每股盈利0.046元,末期股息每股0.01元,这也是自2013年以后的第一次派息。早在盈喜公告中天食便有预告,该盈利主要由于持续落实集团多品牌战略,年轻休闲品牌的运营门店营收及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以及供应链改革及优化带来之成本下降,导致运营门店效益效能进一步提升。

其中,销售成本、管理费用以及行政开支的降低颇为明显,因而年内溢利大涨近2倍着实让人吃惊。虽然年报中营收有所下降,但转型更名后的天食首份年报也有些许亮点。

转型之路漫漫

说来餐饮业也是众口难调,仅用上海特色菜想打入市场还行,但想要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却是远远不够的。更名后,天食开始向上下游深受,打通供应链渠道的同时,通过收购并购拓展旗下更多的餐饮品牌。2017上半年,集团引进日本咖啡品牌DOUTOR,也在年报中公布了新的进展。天食指,已完成了对该集团新增品牌成员,源自日本知名咖啡品牌DOUTOR筹建设计及供应链的系统规划,预计2018年年中首家门店及品牌旗舰店分别于上海亮相。

于2017年,集团运营67家「上海小南国」餐厅、3家「慧公馆」餐厅、23家「南小馆」餐厅、2家「俺的」餐厅、2家「Wolfgang Puck」餐厅、1家「The BOATHOUSE」餐厅和23家百阶香港旗下品牌餐厅的餐厅网络,涵盖中国大陆部分城市、香港及其他地区。

天食孵化的南小馆作为更平价的“小南国”表现优异,于2017年12月31日止,南小馆品牌餐厅新增4家直营门店、租赁到期闭店3家,自营餐厅总数量达23家,同时也与全球知名旅行餐饮集团合作签订了首家品牌特许经营店合约。2017年南小馆全部餐厅收益实现2.64亿元,同比2016年增长10.4%;同店可比收入增长13.8%;于2017年度南小馆品牌餐厅经营利润达3670万元,同比增长108.7%。

早在年初更名之际,天食就曾解释将企业向轻资产转型,以品牌孵化,供应链改革为主,战略性收缩门店。中国大陆仍然作为天食集团的主要市场,上海小南国和慧公馆也仍然作为集团的主要收入来源,这些似乎和2016年时并未有太大改变。尽管国际天食多元化发展格局初定,但品牌孵化的前期投入亦需不少,对于未来消费者心理的把控还需要更加精准,不知这样的转型之路能否助天食的股价一臂之力?

民以食为天,食以优为先,吃货们是不吝啬将真金白银贡献给真正好吃的店家,但投资者面对静态PE仅6.72倍的国际天食恐怕还需好好考量一番。多品牌的运营战略固然暂时有效,餐饮行业近年来不好做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作者:朱亦丹

编辑:徐冰莹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