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从严审核的标准让市场趋于谨慎,不少企业主动撤回了申报材料;二是给“独角兽”企业上市让路,有些‘清场’的意味。”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针对当前IPO申报企业数量骤减的原因分析指出。
资本新观察 珉琦
对于志在国内IPO的企业来说,尽管有富士康创纪录36天IPO过会,但是大饼并不会频繁砸下来。
最近,证监会通报了2017年下半年IPO现场检查情况,并表示2018年上半年证监会将继续深入开展IPO企业现场检查工作。
随后,新一轮IPO大检查已启动,与以往不一样的是,连续三年净利润合计不过亿的项目,要么撤回,要么接受检查。
IPO从严检查
证监会在2018年监管工作会议上表示,要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改革上市发行制度。要保持IPO常态化,稳步推进股票发行制度改革,增加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加大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力度,加快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资本形成机制。
从富士康创纪录36天过会来看,“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生物科技、云计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宠儿,“独角兽”风席卷中国资本市场。深交所总经理王建军称,今年我国股票发行上市制度将有重大改革;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称,很快推出中国存托凭证(CDR),有利于已上市、海外退市企业回A股上市。总之国内IPO俨然呈现出快马加鞭的态势。
记者获悉,今年IPO大检查已正式启动。根据此轮检查要求,企业满足3年净利润1亿元。不少券商方面也表示已经接到了预审员的通知,要求项目或者撤或者接受检查。根据这一准则,IPO申请连续三年净利不到1个亿的都要查,但预审员也预先通知了相关企业和券商,不满足条件的企业应该能主动撤出。
其实,证监会在2月23日一则监管问答中明确提出,企业IPO被否决后,至少须运行3年才可筹划重组上市(即“借壳”)。据证监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16日,已连续三周无新增报会企业,且今年1-3月,已分别有12家、17家、19家在审企业终止审查。目前,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为359家。其中,新规出台前,共有22家拟IPO公司终止审查;新规发布后不到一个月,又有26家公司决定撤回IPO申请。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新三板目前处于IPO排队和辅导阶段的企业分别有107家和436家,其中,各有45家和316家企业近三年扣非后净利润不足1亿元,分别占比42%和72%。按照这一推算,至少有六成企业无法入围新一轮的IPO检查名单。
“一是从严审核的标准让市场趋于谨慎,不少企业主动撤回了申报材料;二是给“独角兽”企业上市让路,有些‘清场’的意味。”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针对当前IPO申报企业数量骤减的原因分析指出。
新审核机制正形成
事实上,自2017年10月17日新一届发审委履新后,IPO过会率频创新低,打破了往年高通过率的态势。再加上IPO被否3年内不得“借壳”上市新规,将会导致部分质量不够优质的企业知难而退,可以说“清场”效果明显。
根据统计,2017年共479家IPO企业首发上会,其中,380家顺利过会,86家被否,10家取消审核(其中3家二次上会),22家暂缓表决(其中16家已二次上会)。2017年IPO整年的过会率仅有79.33%。
2016年共170家公司上会主板,其中,获通过的有161家,被否决的有7家,上会通过率约为94.70%。2014、2015年的IPO通过率也达到九成。
“目前资本市场正处于资产荒,靠谱的项目已经越来越少了。如果项目规模不够大、质量不够过硬,投行这边就不太去推动了,已经在做的项目也都处在观望阶段。”投行人士赵笏阳直言,在当前的审核环境之下,包括企业自身在内也不想急着申报IPO了。
自2017年10月17日新一届发审委上任以来,IPO上会137家,过会70家,过会率为51.09%,其审核严格程度明显提升。WIND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月份,发审委共审核了49家公司的首发申请,其中,18家获得通过,24家被否,通过率仅为36.73%。
“目前发审委的主要监管思路是,在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同时,确保把优质企业吸引到A股,同时把问题企业、不合规企业挡在A股门外。监管思路发生了改变,预计后期这种现象未必能够有所改善。”宋清辉认为看来这更有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而让更优质的企业得到资本市场支持,也更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此外,根据证监会系统2018年工作会议报告显示,未来要改革发行上市制度,努力增加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加大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力度。根据目前的工作开展来看,改革发行上市制度和加大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都已经有所兑现。下一步,那就是加强IPO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在这一点上,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是相当认同的。他表示提高IPO标准的包容性,设定多元的IPO标准,适应不同类型企业。
总体而言,新一任发审委的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除了让富士康这样的新经济龙头企业上市快通道上市外,还加强IPO审核以解决IPO长期“堰塞湖”问题。可以说,长此以往,动态平衡的新发审机制正在形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