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社会民生问题。来看一组全国老龄办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1亿人,占总人口17.3%。纵向看,去年我国新增老年人口首次超过1000万,老龄化正在不断加速。数据预测,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
与之相对,是我国养老保障结构的不均衡,过度依赖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发展“小、弱、慢”情形凸显,很明显,养老三支柱的“短板效应”突出,导致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养老需求无法满足。“保险业和经济民生共生互荣”,近日,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平安养老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甘为民谈到养老三支柱时强调,保险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为养老三支柱提供基础保障,如今,伴随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以下简称“个人税延养老险)等险种破局,养老三支柱正走向逐渐平衡,未来第二、三支柱发展潜力、空间巨大。
养老三支柱如何实现从1到N
毋庸置疑,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及个人储蓄养老保险构成的我国养老保障三支柱体系已十分明确,而以往“养老靠政府”的观念也逐渐改变。在上月刚刚结束的两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明确表示,不可否认,一些省份养老金在总体上出现困难,但国家正在积极推进相关领域改革。看来,养老不能靠单一力量,而应该未雨绸缪,在合力之下实现稳健养老。
“我国目前养老三支柱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在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养老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甘为民看来,相较于国外养老经验,目前,我国养老结构不平衡情况明显。其介绍,在美国,养老第一、二、三支柱占比分别为10%、68%、27%;相较之下,我国第一支柱占比85%,第二支柱占比仅为15%,第三支柱却也仍尚处探索阶段。看来,在第一支柱明显供给“吃力”之下,第二、三支柱亟待发展破局。
事实上,情况已有所转变。养老第二支柱方面,2004年开始试水的企业年金,经历10多年发展,截至2017年末,我国企业年金基金积累超 1.3 万亿,比 16 年增长 16.3%。实现从0到1的突破,但从1到N却仍显缓慢。“目前全国建立年金计划的企业不足8万家,参加年金计划的职工也不到2400万,市场仍有很大的发掘潜力”,甘为民分析称,同时,在其看来,养老第二支柱已迎来突破红利,2017年年底,人社部发布了36号令,“这将带来新的机会”,甘为民称,政策红利推动下,初步测算每年的企业年金增量规模将提高30%以上,将进一步加快资金积累的速度。
同样迎来破冰的,还有养老保障体系中的第三支柱。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在2017年底前启动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2018年两会期间,现任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陈文辉、黄洪也纷纷表示,国务院已通过个人税延养老险试点方案。看来,个人税延养老险“箭在弦上”。
“个人税延养老险试点及全面推广,将加速养老第三支柱的发展及养老金的积累,对缓解基本养老保险的可持续支付压力,促进养老三支柱平衡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甘为民表示。在其看来,这一破题举动,解决了养老第三支柱从无到有,从0到1的问题。“这标志着第三支柱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正式进入制度建设阶段和新的发展阶段,巨大养老市场和保费增量预期,将直接提升第三支柱规模和养老保障能力,进而缓解基础养老金支付压力,弥补第二支柱发展不足,促进三支柱平衡发展”,甘为民分析道。
对于养老第三支柱的“从1到N”,甘为民显得较为乐观。“在我看来,真正有着最大增长潜力、空间的就是养老第三支柱”,甘为民称,个人税延养老险试点即将出炉,是一次突破,更具有里程碑意义,未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这一“很多人眼中的一小步”,将是“国家的一大步”。
养老“三套马车”新模式已形成,保险业正积极助力养老三支柱优化
随着养老第三支柱的破冰,甘为民认为,我国养老新模式也已“出炉”。“此次个人税延养老险的推出,还将为未来新时期的养老带来新的模式性的变革”,甘为民表示,在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到了,将继续提高养老金,推进医养结合,再加上个人税延养老险这“三套马车”,必将丰富我国的养老保障层次,完善市场环境和机制,形成良性化的、健全的养老新模式。
未来,养老三支柱合力之下,更好地服务社会民生、更好地满足人们多元化的养老保障需求,对于作为社会保障基础的保险业而言,或也将是一个挑战。对此,甘为民介绍,截至目前,保险业正努力助力养老三支柱的不断优化。“专业的养老保险公司,为谁服务?最终还是为企业的员工、个人服务,落脚点还是个人、社会民生”,甘为民强调,以平安养老险为例,近几年,一直致力于成为“专业的养老资产管理机构”和“专业的民生福利保障供应商”,积极开展以企业年金为主体的养老资产管理业务,和以医疗健康、意外保障、退休养老为主体的团体保险业务。
具体来看,在服务养老第一支柱方面,平安养老险已于2016年正式获得全国社保理事会认可,成为基本养老资金投资管理人,目前已经获得两类投资管理账户(固定收益类账户和非标投资账户)资格,首期17亿资金已经到账运作。截至2017年底,平安养老管理的基本养老账户收益率为2.63%(年化收益率2.99%),超越业绩基准99BP。在组合波动性和风险控制方面,收益率标准差,最大回撤均小于业绩基准。
服务第二支柱方面,平安养老险更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甘为民表示,2005年8月,平安养老险获得首批人社部年金受托及投管资格,是市场上运作年金计划时间最长、实际操作经验最丰富的专业养老保险公司。截至目前,平安养老险已建立涵盖货币、固定收益、混合、权益类产品等完善的多元化产品体系,与此同时,在业内首创开发了行业第一支优先股型、FOF股票型、开放式信托产品型、目标收益型、理财产品型、绝对收益型养老金产品等,积极创新,让平安养老险专业能力、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目前,服务了全国40%以上的企业年金客户,服务企业客户数2.4万家,连续多年市场第一,并遥遥领先其他公司”,甘为民称。
此外,服务第三支柱方面,甘为民表示,平安养老险具备年金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两大产品体系,客户可根据自身的年龄结构、财务状况、投资偏好等,选择传统型、分红型、万能型等产品,实现养老金的合理统筹,与此同时,平安养老险还可提供全面养老保障管理业务和养老保险咨询服务,为客户量身定制不同的养老保险计划,做到保障性、激励性、约束性三者兼备。
当然,在助力养老保障体系的同时,平安养老险依托平安集团的科技优势,深耕“智能养老”,为客户提供缴税测算、自助参保、投资自选、自助变更、刷脸领取养老金等全线上移动化服务,特别是刷脸领取养老金服务,真正实现了足不出户每月刷脸领取养老金的便捷服务。据甘为民介绍,截至2017年底,已开通“智能养老”服务的客户单位有68家,覆盖员工11.8万,资产规模7.7亿,累计已支付养老金391万。
“我们的责任压力很大,但是我们的责任意识到位,未来,我们用自己的专业实力、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我们敬业的精神,为我们中国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甘为民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