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区域低碳发展的七个深层内涵
2018-04-03 21:48: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把握区域低碳发展的七个深层内涵

区域低碳发展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区域低碳发展,不仅仅是降低以二氧化碳排放为主的发展状况,是对经济、资源环境辩证关系的一种深刻认识,是一个系统工程,有着深层内涵,其技术创新和保障制度创新有独特属性。

贾品荣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区域低碳发展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区域低碳发展,不仅仅是降低以二氧化碳排放为主的发展状况,是对经济、资源环境辩证关系的一种深刻认识,是一个系统工程,有着深层内涵,其技术创新和保障制度创新有独特属性,创新是低碳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区域低碳发展的深层内涵

内涵之一:从发展模式视角看低碳发展。

低碳发展以“三低三高”(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前提,以“稳定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并保持经济的增长”为目标,它是人对自然和谐共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理性权衡,是人类在“后工业时代”经济发展的方向。低碳发展是一种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的核心在低碳,目的在发展,是一种由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过渡的发展模式。高碳经济下的发展模式,是通过资源的超常投入、能源的过度消耗来获得更高的产出和收益,其最终目标是产出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财富的增加。高碳经济以能源的高消耗、污染物的高排放、环境的高污染为特征,其结果必然是资源短缺与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状况持续恶化,因此高碳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不科学的发展模式。而“低碳经济”是一个与“高碳经济”相对应的概念,低碳经济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尽可能减少含碳能源消耗,构建绿色能源体系,是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科学发展。

内涵之二:从人文发展视角看低碳发展。

低碳发展不仅是支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实现人文发展的基本要求。它体现发展权益与权益约束的人文发展特征。这里,发展权益是指低碳发展必须承认存在个体、群体或区域之间的差异,发展的目标是缩小这种差异,让个人或群体的发展潜能得到较为充分的实现。从发展权来说,低碳发展是渐进的过程,伴随着经济和生产、消费的结构性变化,需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波折或反复,但低碳发展的总体趋势是明确的——螺旋式上升。一些处于高碳阶段的国家或地区,尽管低碳发展当前仍处于相对低的水平和落后的状态,但并不能表明这些国家或地区没有实现低碳发展水平和发达状态的权利和潜力。假以时日,这些国家均有可能实现较高水平的低碳发展——这是低碳发展的一个基本人文权益。权益约束是指在给定的技术经济水平下,能源消费存在一个绝对量的上限,不可能无限扩张。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其干预程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阈值范围。长此恶性循环,将会给生态系统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为了避免人为碳通量增加而引发地球生态圈失衡,人类必须进行“碳约束”。

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在碳排放权益约束下,人类如何确定合适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选择怎样的发展路径,使人类生产活动最终能达到碳中和。

内涵之三:从协调发展视角看低碳发展。

低碳经济的出发点就是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增进社会福利,这实际上是一种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协调发展的途径。然而发展低碳经济要对当前的社会经济利益格局进行调整,这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譬如,实施节能减排,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投入成本,同时还要淘汰一部分落后的生产设施和设备,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资金压力,对其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一定的冲击;再如,政府为了治理环境污染,必然要停产、关闭或取缔一部分高能耗、高污染的中小企业,这可能会触及到一部分地方政府的利益。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是协调处理好政府、社会、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实现经济与社会的良性发展。与此同时,需要能源、环境、管理、政策系统的有力配合。需要政府、企业、居民甚至外国投资者和消费者的积极配合、共同完成。

内涵之四:从发展体系视角看低碳发展。

建设低碳发展体系,是低碳经济发达的根本标准。低碳产业体系、低碳市场体系、低碳管理体系在低碳发展中至关重要,我国在这些方面需要加强建设力度。

低碳产业体系是指以低碳能源、低碳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体系,主要由化石燃料的低碳化领域、可再生能源领域、能源的效率化与低碳消费领域、低碳型服务领域四大领域构成。经济发展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承载体,低碳经济发展的载体是低碳产业。低碳产业承载能力的大小、效率的高低、质量的好坏决定着低碳经济发展的水平。

低碳市场体系是指低碳生产技术、低碳产品、低碳服务的消费市场体系。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低碳生活和绿色消费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低碳市场体系是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低碳生产技术研发体系、低碳生产生活设备制造体系、低碳服务消费核算体系、低碳贸易公平竞争体系是构成这一经济增长点的四个重心。

低碳管理体系包含对政府、企业、行业、产业发展目标的明确、法律规章的完善、体制机制的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支撑等体系,涉及生产、流通、消费、管理的各个环节。如何借鉴发达国家低碳管理体系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区域自身的实际与存在的问题,科学构建和完善低碳管理制度与体系,将低碳管理规则转变为政府、企业和个人自觉践行的低碳行为,对低碳发展至关重要。

内涵之五:从内涵发展视角看低碳发展。

低碳发展不仅仅是降低以二氧化碳排放为主要的发展状况,而且是涉及到传统高能耗产业结构升级,涉及到新兴绿色产业培育,涉及到生活质量怎么提升,涉及到民众幸福感如何获得等内涵发展问题。以产业结构升级为例,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一方面,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突破“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另一方面,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产业结构的聚合效应,强化产业间和产业内各部门之间的合理关联和组合,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还有,低碳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涉及能源、环境、贸易等方面的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还涉及政府、企业和个人对低碳理念的认识问题,涉及生产、流通、消费、管理对低碳理念的实践问题,涉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生活风俗、消费习惯等诸多方面,低碳发展本质上应该是全社会共同支持的结果。

内涵之六:从创新发展视角看低碳发展。

科技创新是低碳发展的核心环节。低碳发展的提出与全球气候变化、“两型”社会构建、节能减排密不可分。低碳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科学技术的革新,低碳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科技是低碳发展强有力的推动力。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认识,低碳发展的核心是通过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等,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因此,低碳发展的关键是加大政府对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和创新力度,充分发挥技术进步的驱动效应,尤其要充分发挥技术进步在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等方面的作用,从而实现生产和生活上二氧化碳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

从管理创新的角度认识,低碳经济是通过作出有效的制度安排,突破低碳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从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发展低碳经济要破除三个制度性缺陷:一是对原有制度的路径依赖,二是环境资源产权制度不明确,三是环境管理制度不完善。因此,低碳发展的关键是破除旧的制度安排,引入外生力量,打破路径依赖和高碳锁定,建立环境税收制度和碳交易市场机制,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真正提高低碳发展的政策有效性。

内涵之七:从智能发展视角看低碳发展。

现在处在大数据时代,能源变革、能源互联网,为低碳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自然界的太阳、风、有机物是分散分布的,而且社会能源的消费也是分散的,那么,替代化石能源的生产就需要“分散生产、分散使用、社会调节余缺”的方式,分散生产可以是一家公司进行分散生产,也可以是家庭或机构自己生产供给,余则卖、少就买。社会调节需要一个中心,这就是能源互联网。因此,能源变革不是简单地关掉一些煤矿就可以解决的,而是需要与化石能源开发与利用完全不同的技术与生产组织方式。在智能时代,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有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拥有了更高的效率。传感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使得水力、风力发电实现了自动监测和控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尤其是计算机辅助设计、模拟运行、数控制造等技术的综合利用,减少了设计开发费用,缩短了开发周期,提高了设备的精密程度,使得能源开发利用走上科学化、高效化的轨道。

所以,辩证地看,低碳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经济、资源、环境、管理一系列辩证关系,应该深刻把握。

低碳发展的特征

笔者认为,低碳发展具有经济属性、技术属性、资源环境属性、政策属性四个特征。

属性之一:低碳发展的经济属性。

从发展经济的角度考虑,既反对资源和能源的高度消耗和浪费,又致力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低碳发展应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机制来发展;二是低碳发展不应导致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明显下降。

关于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低碳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其中特别是有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简称及其验证的研究更是一个焦点问题。尽管大部分研究结果倾向于支持排放的存在,但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国家来说,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具体关系仍呈现出许多具体的曲线形式。但总体来看,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国家或地区,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其碳排放量也会快速增长,因此这会成为低碳发展的抑制因素。一般而言,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碳排放量与经济规模成正比且高度相关,而当工业化后期,经济发展处于发达阶段后,碳排放量则会趋于平稳或不断下降。依赖能源优势而建立的主导产业大多是高排放类的重化工业,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其对能源的需求会快速增加,导致碳排放量也同样增长。如何让经济更快达到经济增长的临界点,而成为低碳发展的驱动力量,是低碳发展的首要目标。

属性之二:低碳发展的技术属性。

通过发展低碳技术,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实现碳排放最小化。一方面,在消耗同样能源的条件下人们享受到的能源服务不降低;另一方面,在排放同等温室气体情况下人们的生活福利不降低。

技术创新是实现经济低碳转型的决定性力量,它是推动低碳发展的关键力量。我国实现低碳发展也必然要通过技术创新来支撑,依赖化石能源消耗的高碳产业体系向主要依赖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的低碳产业体系转变,构建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低碳核心技术的开发和创新能力,为经济低碳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技术创新对低碳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高碳能源的低碳化利用;二是通过技术替代,用低碳的能源(如天然气和氢燃料)和新能源替代高碳的煤炭、石油能源。

属性之三:低碳发展的环境资源属性。

经济高速增长引发的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日益触目惊心,这也成为世界各国需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现实需求。低碳发展模式已经将环境资源纳入经济发展的重要考察项目,使得两者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落后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发展低碳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以中国的稀土资源为例,中国的稀土资源储量仅占世界的36%,但是长期以来中国稀土的出口贸易量却一直高居全球的90%以上,中国大规模开采和出口稀土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和资源,不仅超常规地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且以严重破坏环境资源为代价,可是这种低附加值的环境资源出口贸易所能换取的经济利益却极为低廉,而这与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背道而驰。因此,走低碳发展之路就必须扭转这种消耗和破坏资源环境的粗放型发展方式。

属性之四:低碳发展的政策属性。

政策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力量,同时也是推动低碳发展的核心力量。如低碳经济概念的最早提出,即由英国政府所为。低碳发展的政府规制是政府干预经济的一种具有强制力的制度安排,旨在协调现代产业经济中的冲突和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规制通常包括经济规制和社会规制。低碳规制属于经济规制,是政府通过相关低碳法律和调控政策来推动国家或区域低碳转型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总称。低碳规制对区域低碳转型的作用可归纳为约束和推动两方面。政府通过分配碳减排目标额度的路径,对区域低碳发展有一定的约束作用。而通过制定扶持政策的路径则能够对低碳转型形成推动作用。二者的合力大小决定了低碳规制对区域低碳发展的支撑作用。

(作者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