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致癌?爱去星巴克喝咖啡杀时间的人,这两天估计被吓得不轻——29日,美国洛杉矶高等法院一纸裁定加州咖啡销售者,需要在咖啡的标签上贴出警告,让消费者知道咖啡里含有一种“可能致癌的物质”。该判决直指包括91家售卖咖啡的公司,其中包含中国白领追捧的热门品牌“星巴克”。
“星巴克咖啡含丙烯酰胺致癌”。对于中国庞大的都市白领消费群体而言,这起判决虽然在大洋彼岸,却也引发了刷屏式的担忧,以至于有自媒体在传播时,用上了“一个被隐瞒了8年的黑暗秘密,终于公布与众”的表述形容,甚至有人宣称“直接判了星巴克的‘死刑’”。
真相到底如何?诸如果壳之类的专业科普平台,很快指出了“咖啡致癌”的误区。不是咖啡本身含致癌物,而是在高温烘焙的过程中,咖啡豆中的淀粉和氨基酸,会产生微量丙烯酰胺。也就是说,丙烯酰胺广泛存在于各种高温烘焙的食物中,而“微量”意味着,哪怕你每天拿咖啡当水喝,致癌风险和可能性也可以忽略不计。如俗语所言,抛开剂量谈毒性是耍流氓。
对一个较真者而言,想要弄清“咖啡致癌”的来龙去脉并不难。自媒体时代的资讯传播特点在于,传谣快,辟谣也快。但,那些在繁华写字楼工作的白领们,尽管有着更便捷的资讯获取方式,更高的文化水准,但依旧容易被医疗健康等专业壁垒相对较高的信息所误导。在传统的PGC(专家生产内容)年代,我们将信任托付给专业的媒体机构,消费他们的内容,靠知识权威纾解健康焦虑,按照专家学者的意见处置身体。UGC(用户生产内容)年代的到来,打碎了这种信任的桥梁,不止信息碎片化了,我们还失去了科学的寄托,那些能帮我们克服无知的信息,隐藏在汪洋大海里。
用时髦的话讲,这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格局,它面向所有人,即便是知识精英,也没有精力去逐条求证,他总会被“咖啡致癌”式的误解俘获。而且相对于老年人,很多年轻人以微信为资讯获取的核心甚至唯一入口,但微信又是半公开的社交圈,好友往往是价值观相近的人,人们会误以为刷屏的就是真相,而跳不出信息的茧房。所以一个不难猜测的事实是,在“咖啡致癌”被澄清之后,上一轮那些渲染和夸大致癌风险的文章,现在依旧在疯狂传播。
社会节奏越来越快,那些出没于CBD的白领们,越来越没有精力去求证真伪,他们可能会更加信任朋友圈这样的资讯入口,也更容易成为被收割流量的对象。更为残酷的是,他们带着恐慌转发“咖啡致癌”的信息时,互联网加班文化带来的亚健康状态,正在成为白领们挥之不去的身体梦魇。
曾有专家批评吃泡面不健康,有人则反驳道,都混到吃泡面地步了,还管我健康不健康?星巴克致癌风波大抵也是如此,它告诉我们,被养生焦虑击中,是这个时代逃不掉的宿命,它无涉道德上的优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