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中国经济出版社、郑州银行共同发布《中国商贸物流银行研究暨行业发展报告2017》。该报告以商贸物流银行发展的现实基础、生长机制、创新空间与发展战略为逻辑主线,对商业银行在开展商贸物流银行业务中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商贸物流银行业发展做了系统总结。为从事商贸物流银行研究的专家和学者提供了较为宽阔的国际化视角,为开展商贸物流银行业务的银行高管提供了较为前瞻的战略性思维,为一线商贸物流银行的从业人员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指导。
据了解,商贸物流金融作为推动产业集成创新与协同发展的金融工具,肇始于全球化供应链管理。但自2006年我国商贸物流金融模式提出以来,商业银行历经十余年的探索,仍未形成较为成熟的商贸物流银行建设路径与品牌。因此,如何基于产业链和供应链,依托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跨界融合,构筑商贸物流金融发展战略,推动产业与实体经济发展,一直是金融界和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问题。
对此,该报告从商贸物流银行面临的市场环境中窥探其发展的内在根源与业务机会,从商贸物流银行处于的行业概况中寻找其差异化的业务布局与竞争策略,从商贸物流银行实施的业务模式中识别其需求痛点与业务规律,从商贸物流银行推动的创新业务中总结其创新方法与管理经验,从商贸物流银行的风险控制中研判风险因素与构建风控体系,从商贸物流银行的前景趋势展望中预测其发展潜力与发展态势。较好地回答了一系列重点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中国金融会计学学会会长马德伦认为,商贸物流银行,只有基于完整的产业链,通过不断提高产融结合程度等,才能有效持续推进地商贸物流银行跨越发展。实际上商贸物流银行的理论和实践已经反复表明,商贸物流银行业务具有行业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商贸物流银行对行业供应链运行特征、交易特征等方面的理解深度。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更广泛的响应和实行,随着不同地区之间、不同国家之间、不同经济体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融合的广度、深度的拓展,我国商贸物流银行的发展方向、业务实践、创新方式等不仅有了新的着眼点,也有了新的机遇。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商贸物流银行研究暨行业发展报告2017》为我国商贸物流银行发展方向提供了支撑。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认为,从目前的商业模式看,商贸物流银行探索利用供应链运营数据驱动商业银行授信用信方式变革,为供应链中小企业提供应收账款融资、预付款融资、存货融资和战略关系融资等,成为服务中小企业与缓解其融资约束的创新模式之一。虽然目前开展商贸物流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众多,但商业银行要想建立可持续、稳健发展的商贸物流银行业务模式,还需要在全球化视野、稳健的风险管理能力、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继续努力。《中国商贸物流银行研究暨行业发展报告2017》有助于国内外商贸物流银行的研究者、管理者和从业者了解商贸物流银行的基本问题。
(见习编辑:陈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