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80年前的这次中外银行对决,故事要从更早的晚清说起。
清末,大清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为应付各种内忧外患,清政府急需大量资金,而国库告急,需要新的融资渠道。我国没有发展出特别发达的国债市场,主要由一些银行为政府融资。很显然,当时国民经济以传统农业为主,居民财富和工商业均不发达,不太需要什么银行服务,因此银行主要是为政府融资服务。当时,随着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外资银行也纷纷在华开设分支机构,最早的如英资的丽如银行(1847年),从事的也多是政府相关业务和对华贸易业务。汇丰银行也为清政府提供过融资服务。1897年,首家中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成立,但中资银行一直不成气候。不久,清政府决定开办国家银行。
因为财政拮据,清政府拿不出足够的资本金,决定公私合办,让社会资本入股。据说,当时慈禧老佛爷首先想到了山西商人,他们长期经营票号,并且在慈禧西逃时帮助过她,因此慈禧想让他们参与进来。不过令人震惊的是,山西人竟然拒绝了,有说法是因为他们完全不了解东南开放后的新生事物(但不对啊,这帮人当时已开办海外分号了的,应该知道外面的世界的),还有就是对政府也不信任。政府转而去找江浙财阀入股,当时宁波人、苏南人在上海经营钱庄。1905年春天,户部银行成立,即如今的中国银行的前身。而山西票号们,则最终和没落的清王朝一起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1913年左右北洋政府正式形成。而后,中国经历了一段稍微稳定的时期,经济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有所发展。当时的北京集聚了20多家中资银行(国有、私营都有),天津也有不少中资银行,它们从事一些与政府高度关联的业务。与此同时,大量的外资银行在上海继续发展,到1922年左右,上海大约有30家外资银行(含合资银行),它们除经营日常业务外,还起到了引进外资的作用,大量资本经它们的手流入国内,控制国内各类工商业。
但1916年袁世凯死了后,北洋政府分崩离析,中国陷入军阀混乱。这时,上海的租界相对稳定一些,政治经济环境也自由,而北京、天津的中资银行失去了所依附的政府,于是陆续将总行迁往上海。尤其是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上海建立了中央银行(现外滩15号外汇交易中心),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也迁至上海,上海金融中心的地位渐渐形成。
上海与北方不同,此时工商业已有一定发展,需要银行服务。从此,上海滩上中外银行扎堆,逐步上演了中外银行对决(同时银行还要和旧式钱庄竞争)。由于南京国民政府是小政府,起初对工商业、银行业并没太强的控制,因此这一对决基本上是在市场化的状态下进行的。
这是中国引进现代银行制度之后,第一次中外对决。
对决的结果呢?“至1937年,上海共有54家银行的总行,128家分支行,均居全国城市之首。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大国家银行的实收资本总额1.675亿,在全国各地有491个分支机构,放款总额为19.139亿,占全国各银行放款总额的55.2%,存款总额为26.764亿元,占全国各银行总额的58.8%。上海36家中资商业银行,在全国各地共有278个分支机构,占全国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总数的68.1%。”(引自吴景平《近代上海金融中心地位与南京国民政府之关系》)很显然,中资银行已全面胜出。
中资银行如何胜出的?一方面是有几个契机,另一方面也是中资银行自身经营有方的成果。
所谓契机,一是,1925年上海爆发光荣的五卅运动,工人举行大罢工,反抗外资企业的压迫,沉重地打击了外资工商业,为外资工商业服务的外资银行也被牵连打击,汇丰等银行均遭受不小损失。当然,我们并不是想说我们要再来一次类似的运动。
二是,1929年开始,西方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并且愈演愈烈,外资银行受到影响,也已无力在中国大幅扩张业务(但也有本国业务不行了,反而在华找到救命稻草的例子)。由于中国经济不发达,起初卷入经济危机的程度不大,白银流入,经济向好。1925年,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的资本与公积大致相当,后者略高。可到了1934年,后者仅占前者的44%左右,市场格局已大幅扭转(引自柳琴《1935年金融恐慌与中国新式银行业的不平衡发展》)。
可就在1934年,美国为应对危机,开始购入白银,我国白银外流,通货紧缩,资产价格大跌,史称“白银风潮”。当时主流的业务模式,是外资银行先放款给钱庄,钱庄再放款给工商业。经济一不好,钱庄先受重创,外资银行也受伤。国民政府组织了救市,借机对银行业实施了统制,统一了法币,这当然也是为了动员全国资源应对抗战之需要,中资银行实力继续做大。
如果因此认为中资银行只是运气好,借机上位,那也不对。从具体经营来看,中资银行确实很有一套,在服务与产品上勇于创新,竭诚服务,关注实体,受到市场认可,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常被引用的成功例子是中资私营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引自刘李英、谭伟《民国银行带给农商银行的借鉴和启示》),由陈光甫创建并担任总经理,成立于1915年,起初资本仅10万元。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把客户服务做到了极致,强调“服务社会”(与如今的“服务实体”基本同义),并且一反当时的银行业传统,热情地覆盖小微与个人客户,提供小额账户服务和小额消费与经营信贷。还送银行服务上门,主动到部队、工厂、学校等单位,设立服务站,提供存款、结算、发放工资等服务,产品也推陈出新。该银行还非常注重员工培训与管理。而这些事情均是那些傲慢的外资银行所看不上的。
在全行上下努力下,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最终发展成为了当时规模最大的中资私营银行。所以,我们并没理由害怕这样的对决。
可惜,这场对决还没迎来最后决胜,便在抗战烽火中意外结束,外资银行纷纷撤离,中资银行也内迁。而国民政府统制的银行体系,则一直延续,对抗战也起到了重要贡献。直至新中国成立后,这一银行体系的一大部分,被人民政府接收,成为了新中国银行体系的一部分。
(图片来自网络,一并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