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学院机器人所教授王田苗。中新经纬 李卿 摄
中新经纬客户端3月30日电(贺陈慧)“AI颠覆性的技术来自于科学的好奇和基础创新研究,但有生命力的AI创业与产业往往具体于当下社会需求的某个痛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王田苗反复强调,从基础研究到产品技术研究,创业与产业发展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必须结合当下社会需求的痛点进行,否则是没有可持续生命力的。
3月28日,在中新经纬举办的第五届财经V论坛现场,王田苗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一项颠覆性的技术,将推动产业的发展与变革,这些带动产业变革的技术产品,要想真正变革行业,必须有足够的生命力,“有生命力的产品和技术,往往具体于当下社会需求的这个痛点”。
关于智能技术的应用,王田苗预测,在2020-2025年期间,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相关技术将产生一些拐点,会产生一些技术,包括识别技术、生物特征技术、推理技术、智能材料技术等等,它可能会率先在中国进行相应的应用,在特定的应用环境下来推动产业化的应用。比如云服务、5G物联网、柔性感知和显示,工业机器人在降到10万以下将会逐步形成无人化的工厂,自动驾驶在特定区域的商用,干细胞作为抗衰老特定部分的服务,以及绘画、情感交流和养老机器人等等。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不应该是为了复制人
在谈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问题时,王田苗提到一个关键词——当下。他表示,人工智能60年的发展历程证明了,如果是泛泛的研究模仿人的智能或机器人,最后往往很难解决非结构化、非完备性的时变环境的实际一般智能问题。就拿AlphaGo来说,下围棋超过人,但他没有办法同时成为国际象棋或中国高手,或者是跳舞高手、唱歌高手,因为研究者是以围棋有规则、完备环境、有许多成功案例进行的,超出这个规则之外,人工智能还无法解决。
更具体的说,研究一个人,研究人的情感、研究人的眼睛、研究人手的温度,这种泛式研究从颠覆性技术的角度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可能派生出一些突破性的单元技术,比如具备人眼一样识别功能的机器眼,或者具备人手一样人工肌肉驱动的机器手……但是最后要研究像某个人一样的产品或产业,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回到产业化的问题,王田苗说,“当下”是指当下社会发展阶段人们生活、工作、出行特别想做并经济能够支付的,可是又危险、繁重、单调做不了的事情,针对这种问题的研究可以逐渐走向产业化,但如果是人类已经做的很好的,再研究由机器人来做不仅没有需求动力而且也比较难实现产业化。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做一个一模一样的人,跟人一样工作、学习、生活、恋爱,跟人一样有感情有思维的机器人有很大的挑战,也不具备迫切的产业需求,但结合具体应用场景的单项研究就不一样,更具备解决痛点问题的价值。
人工智能研究要结合社会形态行进
王田苗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到,人工智能的发展研究一定要结合社会形态来看待。不同的社会形态,对技术和产品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一样,发展中国家与欠发展国家的需求也不一样,这表明“人工智能当下的生态基础是多形态的”。
社会形态下衍生的需求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息息相关。王田苗对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详细的解释道,生活安全、医疗健康、交通出行、金融理财、个性化产品设计与制造、多媒体思想交流等方面可能会是中国人工智能技术规模化应用的首先需要关注领域,因为这些都中国国情下的有需求痛点存在的地方。(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