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经营业绩稳中有升 着眼大局为国民经济构筑引擎
2018-04-03 21:55: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中国银行经营业绩稳中有升 着眼大局为国民经济构筑引擎

2017年,中国银行实现股东应享税后利润1724亿元,同比增长4.76%,经营业绩稳步提升。该行在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国家战略、开展全球化经营、发展金融科技等方面,获得显著成效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投资时报》记者 汤巾

随着国内宏观环境趋于稳定以及经济结构调整效果显现,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和资产质量均有明显改善。作为国际化和多元化程度走在前沿的行业“旗舰”,中国银行也交出了一份亮丽的业绩答卷,向着“全球一流银行”的目标更进一步。

3月29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银行”,香港联交所代码:3988,上海证交所代码:601988.SH)公布2017年业绩。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国银行2017年实现股东应享税后利润1724亿元,同比增长4.76%。

2017年,中国银行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改革创新任务,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经营业绩稳中有进。该行在业务发展上更加突出价值创造,不断加快结构调整力度,向高质量发展要效益。

截至2017年末,中国银行资产总额、负债总额、股东权益合计分别达到19.47万亿元、17.89万亿元和1.58万亿元,分别比上年末增长7.27%、7.38%、6.02%。盈利水平持续提升,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10.57%,增速达到近年来较好水平。净息差1.84%,比上年提升1个基点。主要财务指标保持稳定,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0.98%,净资产收益率(ROE)12.24%。非利息收入占比30.05%,成本收入比28.34%。资本水平保持充足,在境内市场成功发行总规模6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资本充足率14.19%。

立足实体经济 支持国家战略

实体经济是金融生长的土壤,经济兴则金融兴,经济强则金融强,二者互利共赢、兴衰与共。“十三五”规划着重强调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银行业作为金融业的核心部门责无旁贷。在此基调下,中国银行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不断提高金融供给质量,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

下面一组数据集中体现了中国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举措和成效。2017年,该行境内人民币贷款新增7627亿元,保持合理适度增长,重点支持国民经济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促进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珠三角地区机构的本外币贷款余额占比达72.19%,同比提升0.31个百分点;在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战略新兴产业贷款余额占境内公司贷款比例初上升0.5个百分点;全面践行普惠金融,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通过中银富登村镇银行控股95家村镇银行,建成国内最大的村镇银行集团;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万亿元,同比增长13.5%;深入推广中小企业跨境撮合服务,已累计在全球举办41场跨境撮合对接会,吸引2万余家中外企业参加;推进扶贫公益事业,超过10万贫困人口得到帮扶。

全力支持京津冀实现更高质量的协同发展,是中国银行响应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之一。中国银行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重点,持续加大对京津冀地区产业、交通等重点领域的资源投入,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协同发展工作方案》,构建联动营销和项目对接机制。截至2017年末,中国银行共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418个,贷款余额2772亿元。

具体来看,中国银行着力做好产业转移对接,支持白沟盛祥、沧州明珠商贸城等项目,承接动批、大红门等专业批发市场;大力支持交通网络建设,叙做了京津城际铁路、天津南环铁路有限公司、津滨城际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呼张铁路、唐曹铁路等一批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积极抢抓重点项目,创新融资模式,通过银团贷款、发债、产业基金等多种融资形式相结合,中行成功叙做了环球影城、通州“两站一街”等一批重点项目,为副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加大棚改项目的支持力度,中行第一时间出台了棚改和政府购买服务类项目的授信政策,以最优惠的贷款利率为副中心的棚改项目提供信贷支持。

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唯一银行合作伙伴,中国银行还加快对冬奥会相关产业的前瞻布局。其高度重视与冬奥会密切相关的“体育、旅游、地产、环保”等行业,选取优质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为延崇高速和京张铁路提供融资支持,为冬奥运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培育冰雪产业发展,扶持冰雪产业中的优质项目,利用海外资源,撮合加拿大冬奥会考察团与张家口市政府对接,促成双方在张家口筹建“中加冰雪产业园”。

在支持雄安新区的建设上,中国银行着眼于国家创新发展大局,高起点、高标准服务雄安,在雄安新区将以数字科技、创新变革、全球服务为驱动力,以雄安分行、总行级重大项目组、附属公司为着力点,支持新区建设与发展。3月2日,河北雄安分行正式获得银监会和河北省银监局的开业核准。

践行普惠金融 助力中小企业

除了积极支持国家战略,中国银行还高度重视普惠金融事业发展。2017年6月20日,中国银行举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揭牌仪式,中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正式成立,中行普惠金融工作将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依托中银集团资源,中国银行充分发挥大行集团化、多元化的优势,打造中行特色的普惠金融服务架构。中国银行法人与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中银消费金融公司形成“1+2”的普惠金融事业部组织架构,集团其他附属机构结合自身实际,从产品、渠道、人员等方面与普惠金融事业部进行协同并提供支持,形成层次丰富、覆盖广泛、合作良好的“大普惠”金融机构服务架构。

截至目前,中国银行36家一级分行成立了普惠金融事业分部,各二级分支行成立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并在“2025中国制造示范区”31个城市率先完成一批普惠金融信贷发起重点网点的落地工作。

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作为县域普惠金融服务的生力军,在全国19个省(直辖市)共控股95家村镇银行,下设118家支行,成为国内机构数量最多、业务范围最广的村镇银行。

中银消费金融公司专注于城市金融服务弱势群体的小额金融贷款服务,已覆盖全国近200个城市,合作商户及网点逾千家,为超过200万客户提供便捷、专业、灵活的消费融资服务。

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中国银行贴合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资金需求规律和特点,持续完善“中银信贷工厂”模式,有效提高中小企业的服务效率与水平。2014年,该行首创推出“中银全球中小企业跨境撮合服务”,帮助内地中小企业融入全球资金链、价值链、产业链;在服务“双创”群体方面,积极推广“投贷联动”和“中关村模式”,创新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在服务县域“三农”客户方面,该行推出“中银新农通宝”、“中银林权通宝”系列产品,开创性将棉花、苹果等生鲜产品作为抵押品,解决农业企业抵押担保难问题。

在金融精准扶贫方面,该行围绕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完善扶贫金融产品;建立中小企业定点扶贫精准撮合项目联动工作机制,成功推介荷兰哈克集团公司、法国欧密斯集团公司等在我国贫困地区投资;利用互联网技术组织开发“公益中行”扶贫平台,精准帮扶咸阳地区四个贫困县群众脱贫致富。

布局“一带一路” 发挥全球化优势

在国际化经营方面独具优势的中国银行,全球服务和保障能力稳步增强。

目前,该行海外机构覆盖54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机构数量达545家。海外机构资产总额达8333亿美元,在集团资产总额中的占比达25.99%;税前利润99亿美元,对集团的贡献度达29.50%,继续保持国内同业领先优势。2017年集团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量3.83万亿元,市场份额稳居第一。

近年来,中国银行积极配合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机构布局。目前,该行海外机构已覆盖2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在全球和“一带一路”沿线布局最广的中资银行;累计跟进“一带一路”重大项目逾500个,提供授信支持约1000亿美元。

早在2014年末,中国银行党委就提出打造“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的战略要求,这是中行对“一带一路”倡议做出的正式宣言,也是“建设新时代全球一流银行”的最佳诠释。截至2017年末,中国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共跟进境外重大项目逾500个,完成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类授信支持约1000亿美元。

2015年以来,中行在7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增海外机构,老挝万象分行、缅甸仰光代表处、捷克布拉格分行、文莱分行、塞尔维亚子行、巴基斯坦卡拉奇分行以及卡塔尔金融中心分行相继开业。

在优化海外布局方面,中行以中银香港为平台整合在东盟地区的机构,推进中银香港从城市银行向区域银行发展。整合后的中银香港和东盟地区机构将形成合力,提高服务能力,更好地助力东南亚地区“一带一路”建设。

依托全球化网络、综合化平台以及专业化产品优势,中国银行为“一带一路”提供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股权投资、基金、航空租赁等在内的多元化金融产品及服务,支持“一带一路”沿线一系列重大项目建设。中国银行成功助力一批“一带一路”沿线重大项目启动: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签署了20亿欧元的双边贷款协议,这是迄今为止中俄之间最大的商业银行贷款;以牵头行身份成功叙做中国在沙特最大投资项目—中石化与沙特阿美合作的总价值47亿美元的“延布炼厂项目”;为约旦最大电站项目—约旦阿塔拉特油页岩电厂筹组15.82亿美元银团;独家支持中阿两国产能合作的重点工程——“中国-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项目”等。

中国银行充分发挥自身国际化程度较高、信用评级较高、国际投资者基础广泛的优势,先后发行三期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债券,引导全球资金汇聚“一带一路”,为项目建设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人民币的区域使用及全球推广提供了更广泛、更便利的机会,是人民币国际化重要的推动力量。中国银行不断完善跨境人民币清算体系,努力提高清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推动当地人民币市场发展。2017年,中行在“一带一路”沿线机构共办理人民币清算量近5万亿元,市场份额全球领先。积极推动扩大人民币在“一带一路”贸易和投资领域的使用。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超过3.9万亿元,其中境内分行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超过2.5万亿元,市场份额超过四分之一,位居同业首位,其中办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金额近1900亿元。

中国银行方面表示,将继续以支持“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全球业务拓展,在把中国银行建设成为新时代全球一流银行的同时,深化“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建设,确保成为“一带一路”首选银行。

以科技为抓手 推进数字化转型

科技的发展犹如脱缰野马颠覆着传统的行业格局。当金融与科技亲密接触,产生的巨大能量将成为商业银行转型的一大驱动力。如何拥抱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机遇,成为摆在各家银行面前的重要课题。

事实上,中国银行高度重视金融科技的驱动作用,积极探索适应网络金融发展的新机制。全面升级手机银行,2017年交易金额达到10.97万亿元,同比增长60%。电子渠道对网点业务的替代率达到94.19%。加快完善手机银行综合金融移动门户,金融超市交易规模同比增长128%。加快推进网点智能化升级改造,智能柜台网点覆盖率达80%。“中国银行新一代网络金融事中风险控制系统”投产上线,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安全性、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记者了解到,中国银行的发展思路是:以打造具有中行特色的“E中银”品牌为目标,以“互联网+”推动获客、活客,以“移动优先、数据洞察、场景融合、智能金融”为核心发展策略,以手机银行为核心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持续探索场景融合、延伸服务触点,加强技术应用、形成面向未来的智能服务能力,不断创新支付、融资、资管、交易等网络金融产品,着力打通境内境外、线上线下,全方位满足客户各类金融及非金融需求。

中国银行始终坚持“移动优先”的发展策略,将手机银行打造成为中银集团的综合金融移动门户。2018年2月,该行利用移动互联、大数据、生物识别等新技术,推出全新手机银行服务,打造功能完备、特色突出、技术先进、个性定制的一站式线上金融服务。

中国银行手机银行为客户提供了账户管理、转账汇款、信用卡、生活缴费等金融服务,打造跨境金融、移动支付、资产管理特色专区,支持超过200项银行主要金融服务,以及积分兑换、优惠券抢购等惠民服务。新版手机银行支持人脸识别自助注册,客户无需前往网点办理,在家中即可开通并使用手机银行全部功能。全新推出签证通、外币现钞预约、校园消费贷款、国家助学贷款等功能,客户体验全面提升。

同时,该行手机银行依托集团全球服务优势,创新场景化服务模式,打造一站式跨境金融专区,为客户提供结汇购汇、跨境汇款、留学贷款、境外银行卡紧急挂失、出境游保证金、意外险、外币理财、电子名片等丰富服务,满足国际商旅、出国留学、外币投资等各类客户需求。

该行还在业内率先推出个人外币现钞预约服务,打通线上线下业务流程,便利客户兑换外币;支持GPI“中银智汇”全球汇款,最快2分钟全额到账,汇款全流程实时掌握;创新开发全球账户管理服务,统一管理31家海内外中国银行账户;首批上线跨境二维码支付功能,支持超过70个国家及地区的签证在线申请,为出境客户提供一揽子便捷服务。

在新技术使用方面,中国银行引入腾讯在云计算、机器学习等方面技术,研发全新事中监控系统,主动实时监控,实现全流程、全业务和全渠道的业务风险管控,有效保障客户资金安全。同时,创新应用区块链、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为客户打造更加安全、快速、方便的功能使用体验。

对于今后的发展目标,中国银行表示,2018年,该行将把握新时代要求,牢记新时代使命,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转型求实、变革图强,全力做好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为建设新时代全球一流银行奠定坚实基础。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