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艾栗斯
从近代算起,外资银行组团进入中国的热潮一共有两波,第一波是鸦片战争以后,第二波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截至2012年,49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华设立了42家外资法人机构、95家分行和197家代表处,为这个地球上最热爱储蓄的民族提供了新鲜的选择,也在这个人口红利巨大的市场上创造与汲取财富。
千里迢迢来中国开分店,要想站稳脚跟、生意兴隆,管理层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恐怕是要给本行取个好听点的中文名字。确切地说,是如何把本行原来的名字恰如其分地翻译出来。
翻译最著名的原则是清时由严复提出的“信、达、雅”,即“忠实原文,通顺明白,简明优雅”;涉及到翻译银行异国名称的,考虑的要素里可能还要加上银行的融通功能宣传,名号的辨识度提升,以及对当地人民口味和感受的照顾。
银行的名称既是符号,也是信息传达的最有效媒介。当然有的银行本身名字就很简单,字面翻译就是最好的翻译,比如“ Bank of America”就叫美国银行,“Bank of East Asia”就是东亚银行,这种没有难度系数的取名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
比直译高一个难度级别的是音译。
“Barclays Bank”即巴克莱银行,“Morgan Stanley”即摩根士丹利。音译时取词要甄选,不仅要贴近原音,也要选择有良好寓意的汉字。“巴克莱”的“莱”字,在中文里意为一种野草,虽然对上了原音但可能不是银行取名最好的用字;相比之下摩根士丹利的“丹”和“利”字寓意就吉祥得多,传递出银行机构希望创造丰厚利润的愿景。
虽说音译法在翻译方法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翻译专有名词、民族特有名词和无对应词时常常用到,但是对于银行名称的翻译,其实是本地化的一次再起名。
比如说,“America Express ”,名为“美国运通银行”;“Chase Bank”名为“美国大通银行”。“Express”与“Chase”都翻译作“通”,因为“通”在中文里就是一个很适合银行的词,“通,达也。”“往来不穷谓之通,推而行之谓之通。”如果翻看外资银行的名册,会发现命名中“通”、“美”、“国”都是高频词。
再往上一个级别的就是音意结合的译法。美国的银行大多数都以财团或者创始合伙人的名字命名,这个时候如果是纯粹的音译,原名中的一些关键信息可能就不会被境外客户get到;如果是纯粹的意译,境外客户对这些信息也不会感冒。
比如1852年创立,以零售银行业务从金融危机中杀出,2015年7月再次超过ICBC成为全球市值最大银行的黑马——“Wells Fargo”,本是源于两位创始人的名字Henry Wells和William Fargo。这个名字如果完全意译的话应该是“威尔士和他的好朋友弗拉格”,但是中国人民并不了解以上二位,更没有在银行中加入人名的习惯。
好在这家行很会起名,“Wells Fargo”的企业口号就是从英文名而来,通过巧妙字母排序将“Wells Fargo”引申为“Together we'll go far”。在起中文名时,他们也机灵地做了一个技术性调整,采用意译加音译,取名“富国银行”,既与原来名字中的“Fargo”音似,也同音了“wealth”与“wells”,中文名朗朗上口,并且一听就是很厉害的样子有没有!
与我们“爱存不存”争夺宇宙行交椅的富国(Fargo)银行,实力不容小觑
当然,也有音译玩脱了的,渣打银行就是一个。
初闻渣打的国人,一定对这个名字消化不良。“渣”和“打”这两个中文字,不管是合在一起还是拆开看,都没有什么好寓意。其实人家的英文原名“Standard Chartered Bank”,比中文名悦耳且高大上N倍。
大家知道Chartered的意思是特许,没错这家银行就是由维多利亚女王特许在1853年成立,总部设于伦敦的英国大行。命名Chartered,正是意欲把这个自豪点镶在银行的历史里。
如果直译的话怎么也是“标杆/标准(女王大人)特许银行”之类。怎么会把 Chartered翻译成了“渣打”呢?这就要感谢我们的香港人民了。
该行早年入驻港岛时,Chartered在粤语读音的选词就是渣打。港岛的粤语翻译词多有些随意,市井气息比较浓厚,只贴近本地化读音,并不考虑“雅”。比如strawberry翻译成“士多啤梨”(光看中文不用粤语读出来完全不知道是什么),贝克汉姆翻译成“碧咸”(呃,虽然不好看但是用粤语读的话把ham的尾音也翻出来了呢),相比之下是不是觉得“渣打”的译法也可以接受了呢?也有说这样的翻译是在抒发当年香港被英国强占的民怨,暗含着“渣(拿)着來打”即“按着来抢”的意思。
也许是为了入乡随俗,渣打这个中文名字就如此传承了下来。但是放到内陆来,在普通话的语境里读音也不相近,寓意也不美好,两头不挨着。我只能说,渣打起名字真是太老实了,把好好的Chartered这个词给毁惨了啊。不过这名字确实很与众不同,震惊之后让人过耳不忘,加上渣打DNA一样的logo,也是很有辨识性。所以这个名字到底是不是反面教材,还不好说。
1853年创立于伦敦,中文名字来自粤语的发音,最早却是1858年在上海首设中国境内分行
渣打银行品牌曝光度甩其他外资行一条街(图表来自中金在线)
同样是音译,高盛就鸡贼的多,投资银行高盛(Goldman Sachs)成立于1869年,从给票据做贴现起家。创始人Marcus Goldman每天沿街打折收购商人们的本票,在票据到期日按票面金额收回现金,通过赚取一张张票的中间差价,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1882年,他的女婿Samuel Sachs加入了公司。
说到这里你们也看出来高盛的英文名字也是最初两个合伙人的名字组合。这个英文名完全音译到语音相似性比较高的话,很难找出好听的词。而最终的命名里,“高”和“盛”两个字不仅取自英文Goldman Sachs首字母的谐音,而且还完全传递了这家华尔街老牌投行的地位:高大、昌盛。说句客观的评论,高盛这个中文名字比它本身的英文名字好听多了。(你们做投行的,果然最会包装)
2010年4月高盛集团高层就规避房贷市场崩盘策略接受美国国会质询,图片来自华尔街日报
汇丰银行的中文名字也是不错。这所由苏格兰人Thomas Sutherland于1865年3月在香港创立,4月在上海开设分行的银行,原本的名称为香港上海汇理银行(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mpany Limited),1866年英文名称改为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随后在1881年又将中文名称改为香港上海汇丰银行。
要看外资银行对中国金融史乃至经济民生的影响,汇丰是典型中的典型,曾经作为英国资本对旧中国进行金融市场控制的机构,在中国发行纸币,垄断外汇市场。1911年后取得关、盐两税的存款权,又领导对华贷款的帝国主义银行团,提供控制性的政治借款和铁路、矿山等经济借款。
“汇丰”这两个字据说是由华人买办古应春于测算过笔划吉凶之后建议的,取其“汇款丰裕”之意。从英文名中,“汇丰”二字无处可寻,完全是为了入华而添加的彩头。也许是名字起了点功劳: 到了20世纪初,汇丰已经成为远东地区第一大银行。
由汇丰经手买卖的外汇经常占上海外汇市场成交量的60%-70%。关于汇丰银行的在华历史,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的《汇丰银行与中国金融研究》一书详细了解。
“ 香港HSBC汇丰银行标志是六角形logo叫Hexagon, 中央两个白色的三角形尖角相对,构成的形状像个沙漏,象征财富不断积聚;两旁各有一个红色三角形,尖角分别指向左右两边,象征业务不断扩展”
相比汇丰银行取中文名字的苦心积虑,花旗银行的得名却是比较随意。
花旗的前身是1812年6月16日成立的“纽约城市银行”(City Bank of New York),最初是为了服务美国对华贸易及替美国政府收解庚子赔款来到上海。在上海外滩开设分行时,门口总是插着很多美国国旗,美国国旗外表又像一块蓝红相间的碎花布。“citibank”英语太别扭,就代称“那个门口挂着花旗子的银行”,叫的时间长了,就干脆把Citibank叫成“花旗银行”。之后该中文名称被Citibank接受并一直沿用至今。
把美国叫成花旗国的不只上海人,晚清世界历史地理学名著《瀛環志略》就描述:“因其船掛花旗。故粵東呼為花旗國。其旗方幅,紅白相間。右角另一小方黑色上以白點繪北斗形。”一直到今天,越南语也有“花旗国”这一名词。
花旗银行貌似也很爱这个中文名字。原本在大陆与台湾地区,Citibank叫花旗,在香港和纽约华人地区,叫“万国宝通”银行,在2001年,所有的华人地区都统一中文名为“花旗银行”。
花旗银行的中文名中,传递的是一段历史和文化的交融
与花旗银行招摇着小旗子炫耀自己是洋银行不一样,有的外资银行起名是为了隐去外资背景。成立于1968年,由淡马锡控股的星展银行(DBS Group) 是新加坡最大的商业银行 ,原名新加坡发展银行(Development Bank of Singapore)。1998年12月该行收购了香港的广安银行,为避免其新加坡背景而引起港人的反感,影响在港发展,更名为“星展银行(香港)”。如此体谅本地客户的心情,业务自然也做得不错。仔细揣摩,“星”音近“新”,“展”字是对“development”的翻译,这样的中文名字也是暗含来历,并且大气好听。
新加坡银行的老大,近年来在华发展势头迅猛
新加坡第二大行“United Overseas Bank”的中文名也是脱离了它的英文原意,叫做“大华银行”。这家行创立于1935年,创办人是砂劳越出生的黄庆昌及六位福建籍的商人,业务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取名“大华”,也许有华人作为创始人的意思,单从名字上已经看不出是外资行了。
但是还有隐藏更深的,比如说:首都银行。英文名为Metrobank,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初,总部设在菲律宾的金融中心MAKATI市,是菲律宾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这家行的创始人同样是一位华侨。把“Metro”翻译成“首都”,名字起得算是霸气了,导致很多国人将自己的“北京银行”和“首都银行”傻傻分不清楚。
举了这么多栗子,银行的中文名字要怎么取才好?语言文字应用期刊(AppliedLinguisticsMay,2009No.2)《世界500强在华企业名称对中国企业名称命名规则的偏离及其原因分析》一文中提到:
“企业名称的命名首先是一种商务营销活动。不管是企业成立时的起名,还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改名,目的是向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公众宣传企业经营特点、产品类别和价值主张,目标是通过企业名称的良好传播提高公司品牌的知名度、联想度和美誉度。所以好的企业名称应该具备以下特征:(1)容易记忆;(2)容易传播;(3)具有区别性;(4)能够向人们展示公司的独特形象;(5)能够唤起接受者和消费者的联想。”
好的银行的名字不但要尽力满足以上五点,还要在唤起联想时,给受众以稳健、兴旺经营的良好印象。所以像“汇丰”、“美隆”、“高盛”、“大通”都是不错的命名,寓意高尚,朗朗上口。同时,提两个反面教材。
首先是泰华农民银行。这是一家1945年由泰国华人注册在曼谷的银行。 “泰华农民银行”,应该是音译加意译的翻译起名。如果你感觉这名字怪怪的就对了,因为中国本土的银行名中不会直接出现“农民”、“工人”这种身份职业的词,都是以动词比如“建设(银行)”“开发(银行)”或者以行业如“农业(银行)”来命名。
一上来就叫农民银行,感觉一股农村合作社的气息扑面而来。后来自己也觉得这个名字起得太土,2012年通过股东大会决议,改名叫开泰银行。
在泰国世界日报上公告解释改名原因说:“在中国市场以“泰华农民银行”名称出现,让中国人误为专门从事农业相关业务,给银行全方位开拓业务市场带来一定不便”(一定是非常不便的吧)。改名之后好歹升了一级,从郊县走向了城市,但听起来依旧像二级地市的城商行,并且辨识度极低,不信请看我们本土强大的“泰”系农商行队伍:“融泰村镇银行”(长春),“泰寿村镇银行”(芜湖、任丘各一家),“泰隆商业银行”(台州),“成泰银行”(金华),“宣泰农村商业银行”(张家口),再来一个“开泰”,是不是傻傻分不清楚?
这华丽丽的“k"字logo,难怪泰国人称呼此行为”老k行“
最后的最后,如果一定要在反面教材里选第一名的话,那么一定要颁给野村银行!野村证券也好,野村国际银行也好,“野村”这个词放在中文的语境里,怎么说呢?我就委婉地说一说我的感受吧,就像鬼子进村一样啊!“野村”在日语里是地名或人名,在中文里并没有对应的词语,单从字面意思联想的话,要么就是荒野衰败的村庄,要么就是抗战剧中鬼鬼祟祟的“野村”小队长。
无论何种联想,这样的名字绝不会吸引国人有踏进门槛办业务的半点愿望。可以说,这个中文名字在起定时没有充分体会在汉字中的处境,不利于传播(不好看不好听),没能展现出公司的好形象,也不能带给消费者好的联想。
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名字放在一起画风总是不对
野村控股是日本最大的证券公司,其前身为野村绪七在1872年设立的野村商店,1918年成立野村银行,两年后设立专门从事债券业务的野村银行证券部。野村证券比野村银行的名气要大得多。
2008年,金融危机中,野村证券吃下了雷曼兄弟在欧洲、中东、亚洲区包括日本、澳洲和香港的业务,不知道消化吸收得怎样。总之2012年因内幕交易丑闻,野村证券首席CEO与COO双双辞职谢罪;2013年野村证券突然将证券与期货牌交回香港当局,正式淡出在港业务,并且在内陆至今没有拿到A股承销牌照;2013年意大利调帕斯基山银行的又一桩交易丑闻中,野村银行因存在过错付出了18亿欧元的赔偿。
抛开业务不谈,要想深入进入一国市场,还是要考虑好当地的文化背景,起个志存高远的名字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