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指出,地方政府需要从三个方面“发力”,以更好的推动工业经济发展。一是树立起工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稳定器”的理念,营造良好的工业发展氛围;二是营造尊重企业家、实业家的环境,推动当地工业经济朝高质量方向发展;三是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推进企业集聚发展、做大做强。
全国工业经济“图谱”:西部领跑 上海亮眼
界面新闻记者辛圆
日前,全国各地相继公布了今年1-2月工业增加值数据。在31个省(区、市)中,有21个增速超过全国水平,西藏、云南、贵州等西部地区增速继续领跑全国,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进步明显,而京津冀和重工业大省明显疲弱。
界面新闻梳理发现,今年前两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前五名中有四个来自西部地区,其中西藏、云南、陕西和贵州分别增长14.3%、12%、10.8%和9.9%,分别比去年全年提高0.1、1.4、2.6和0.4个百分点。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对界面新闻表示,当前西部地区的工业经济增速表现是一大亮点,这与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西部大开发等战略提供的重大政策支持密不可分。此外,也与这些地区自身产业结构调整有一定关系。
2017年以来,陕西省围绕深化供给侧改革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工业发展以及扩大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这推动了该地区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以及电子信息产业的加速崛起。从工业增加值占比看,2017年,陕西非能源增加值达到4565亿元,占比由2011年的41%上升到55%。
近年来GDP增速持续保持前列的贵州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也有动作。目前贵州正通过大力实施“双千工程”(即千企引进、千企改造),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在千企改造方面,贵州对1620家企业、1700个项目实施了技术改造。
除了西部地区,东南沿海省份也给出了不错的成绩单,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表现引人关注。上海和浙江今年前两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分别达到了11.8%和9.8%,分列全国第三、第六位,其中上海工业增速比去年全年大幅提高5.0个百分点。江苏增速虽有所不及,但也达到了8.3%,比去年全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
不过,也有省(区、市)的工业增长在低位徘徊。今年前两月,重庆、山东、天津、河北、吉林、海南的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分别为4.2%、3.4%、3.1%、1.8%、0.5%和-8.2%,除天津外,其他省份同去年全年相比有明显下滑。
西南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杨业伟对界面新闻分析称,地区间工业经济增速分化主要是产业结构差异所致,这在产业升级环境下表现更为明显。
“随着产业升级推进,传统产业面临持续调整压力,而新兴产业获得快速发展。因此,经济结构中高端产业占比较高的区域会获得高速发展,而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区域则面临较大的调整压力,”他在采访中表示。
杨业伟进一步指出,“上海、江浙等经济较发达区域产业快速升级,经济保持较高增速,而环京、东北等重工业地区则面临持续的调整压力,受到环保限产影响也相对较大,不得不经历痛苦的转型。”
在宋清辉看来,长三角已经成为中国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极,大胆创新求变、主动优化工业经济结构是推动长三角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上海制造业占GDP比重一度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促使当地政府反思,如何在保持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的同时,又能抵住比重下滑。据上海观察报道,去年上海推动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工程、工业强基建设,发布人工智能发展意见,促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同时,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制定实施高端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意见等创新性政策,推动技改审批改革,加快调整转型结合,全年战略新兴制造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5.7%,增速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重工业省份也在寻找“出路”。
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近日频频在公开场合坦言,山东存在严重的产业结构不平衡、新旧动能转换慢等问题。山东目前已经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试图发力经济“再平衡”。天津也在大力培育以高端装备制造为代表的新兴产业。
分析师表示,虽然前两个月数据并不能完整反映各地全年经济走势,更不能单纯通过工业数据来推断地区经济增长趋势,但中国仍需在推动工业经济向更高质量发展上有所作为。
宋清辉指出,地方政府需要从三个方面“发力”,以更好的推动工业经济发展。一是树立起工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稳定器”的理念,营造良好的工业发展氛围;二是营造尊重企业家、实业家的环境,推动当地工业经济朝高质量方向发展;三是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推进企业集聚发展、做大做强。
杨业伟则表示,在产业升级背景下,中国应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并推动传统产业为主的经济区域加快转型。在中国劳动力、土地等各种要素成本持续提升的情况下,要不断通过产业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进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升级,发挥领头羊作用;另一方面,加快传统产业集中区域的产业转型,加快产业转移速度。原标题:全国工业经济“图谱”:西部领跑 上海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