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气象组织数据显示,2017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三年之一。进入2018年,极端天气仍在继续:北极经历了异常高温,北半球人口密集地区遇到极具破坏性的“倒春寒”,澳大利亚和阿根廷部分地区遭受罕见热浪袭击……极端天气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3月24日,在中国气象局组织的“世界气象日”开放活动中,孩子正在体验“天气衣橱”。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各类自然灾害交织发生、影响叠加,增加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复杂性与艰巨性。与此同时,更智慧、更科学地抵御灾害风险,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未来,公众应对气候变化能否做到更加从容?“智慧气象”将如何服务生活?3月24日,在“世界气象日”开放活动中, 记者走进中国气象局一探究竟。
↑3月24日,在中国气象局组织的“世界气象日”开放活动中,孩子正在体验风云四号卫星VR展示。
观云识天精准预报
站在屏幕前,天气衣橱可根据用户所在地定位,提示今明两日穿衣搭配瞬间换装;举起不到1公斤的手持气象站,周围气象要素信息可实时反馈在机身显示屏上;轻点手机,蓝PI蚂蚁气象数据可视化系统能将单调、乏味的专业气象数据图形化、可视化并具备交互能力……3月24日,在中国气象局组织的“世界气象日”开放活动中,智慧气象科技体验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热情参与。
今年3月23日是第58个世界气象日,主题是“智慧气象”,旨在凸显发展智慧气象在防御和减轻极端天气、气候和水事件影响,保护人类生命财产安全中的关键作用。
↑3月24日,在中国气象局组织的“世界气象日”开放活动中,孩子正在体验人工影响天气互动游戏。
在生活中添加一点“智慧”,关乎安危冷暖的气象服务形式更加多元、渠道更为便捷。那么,气象观测又经历了怎样的蜕变呢?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党委副书记吴可军介绍,人们最初依靠感觉感知气象变化,有了无线电技术后,大气观测资料得以及时传送,明显缩短天气预报时间,再到升级换代的雷达、气象卫星等高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大幅提升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对天气趋势科学研判的“智慧含量”。
不仅如此,科技的运用在提高人们观云识天效率的同时,还将延伸气象服务半径。“传统天气预报从早期的动植物气象台,到现在以数值预报为基础的天气预报,都只能用单个预报点表示一个县城或城市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这种预报方式缺点较明显,包括时间空间精度低、预报天数短、气象要素少等问题。”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副主任谌芸说,为此,中国气象局提出“网格预报”概念,目的就是要解决传统天气预报的这些弊端。
↑3月24日,在中国气象局组织的“世界气象日”开放活动中,能说会道的小胖机器人吸引了孩子们的驻足观看。
↑3月24日,在中国气象局组织的“世界气象日”开放活动中,小讲解员正在给大家讲解气象观测装备知识。
“网格预报”究竟是何来头?谌芸介绍,可以把全国每个城市所在区域,想象成由多个边长为5公里正方形组成的网格。网格预报就是针对这些正方形小区域,开展空间上的精准化预报。相较于传统天气预报一天只做两次更新,实现网格预报可发展为逐3小时、逐1小时甚至分钟级间隔预报,方便公众根据局地天气安排出行等活动;预报涵盖的要素也越发丰富,仅降水天气就分为雨、雪、雨夹雪、冻雨等。
2017年12月底前,我国气象预报服务统一数据源的“一张网”网格预报业务已正式运行,预报信息更新频率由两年前的3小时提高到2017年的10分钟。智慧气象让预报服务日新月异,实现质的飞跃。
↑3月24日,在中国气象局组织的“世界气象日”开放活动中展示的0.1mm双翻斗雨量传感器。
协同合作趋利避害
随着移动互联网及智能终端的普及,天气预报越来越精细,信息传送越来越精准,是否意味着气象服务足够智慧了呢?专家表示,这还只是智慧气象发展的冰山一角。
“‘智慧气象’并非单纯的气象业务问题,它包括智慧探测系统和精准数值预报模式,以及由预报员深厚的天气学知识和长期积累的预报经验做支撑的预报业务能力,并充分应用新兴技术发布信息,从而贯穿天气预报制作流程,涉及监测、数据收集、数值预报、分析、预报预警到预报发布等环节,无一缺席。”谌芸说。
发展智慧气象,既要争分夺秒和时间赛跑,也要持续完善流程,为公众提供全方位气象服务。“世界气象组织提出,天气预报要向影响预报过渡。预报员不仅需要预报天气,还要专注于大气运动机理的分析和认识,对由于天气导致的山洪、地质灾害等做出重要的订正预报,关注当前天气对相关领域和行业将会产生怎样的后续影响。”谌芸如是说。
↑3月24日,在中国气象局组织的“世界气象日”开放活动中展示的手持气象站。
尤其是在对气象、水文预报有较强依赖的防汛抗旱领域,智慧气象还可以帮助特定对象做出正确判断和选择。“譬如,防洪抗旱就涉及到水利工程的调度,水库在汛期需要注意防洪限制水位,水位不能太高,否则来了洪水难以发挥拦洪作用;同时水库也是水资源存放处,如果把水位放得很低,一旦没有洪水经过,到了汛末或是冬季将出现无水可用的局面。”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昆认为,智慧气象应多维度服务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联通上下游资源,提供应对策略,趋利避害。
立足于防灾减灾,智慧气象将如何为防汛抗旱工作排忧解难?事实上,早在2015年,水利部与中国气象局开展合作,在国家突发事件预警短信平台等平台联合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预警,然而目前这项工作的开展仍有不足。
“核心问题就是测量尺度太大,即使在全国地图上划一个小圈,对它实际影响范围所形成的警示和指导作用依然不够明显。”杨昆说,这就需要气象、水文以及防汛抗旱部门愈加密切的配合,发挥资源共享、数据融合的作用,为山洪灾害、中小河流洪水预报预警等提供更具有实操性、更为高效的天气预报。
↑3月24日,在中国气象局组织的“世界气象日”开放活动中展示的可移式C波段双线偏振雷达模型。
气象服务智慧升级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9颗“风云”气象卫星在轨运行,190部天气雷达参与组网运行,空间分辨率精细到5公里,天气预报乡镇覆盖率达96.7%,气象数据全部实现实时汇交、质量控制和分发;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汇集16个部门76类预警信息,公众服务覆盖面超过90%。气象现代化稳步推进,为发展智慧气象奠定了坚实基础。
↑3月24日,在中国气象局组织的“世界气象日”开放活动中展示的气候系统示意模型。
过去,一天两次预报就能满足公众需求。如今,气象信息更新的频率日益攀升,仅需10分钟甚至时间更短;信息的传递方便快捷,人们不仅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介,也通过网络、微信、微博以及手机客户端获取天气信息。气象部门最大化利用已有的传播渠道资源,为公众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
过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的城市在哪儿,就为气象预报信息划定好了边界。如今,公众要求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务,用户走到哪里,气象部门的服务就跟到哪里;公众要求提供基于需求的服务,用户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定制化气象信息便能通达四方。
↑3月24日,在中国气象局组织的“世界气象日”开放活动中展示的气象预报预测系统模型。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创新、“智慧”升级的时代,现代信息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融入日常生活。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陈振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观测、预报到服务,智慧气象一直都在。在服务领域上,它不仅涵盖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更要延伸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在服务内容上,它不仅关注温压湿风等气象要素,更要准确判断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做好天气影响服务。
↑3月24日,在中国气象局组织的“世界气象日”开放活动中展示的C波段调频连续波雷达。
陈振林说,未来气象部门将不断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促进气象大数据高效应用:升级全国气象通信业务系统,数据收集时效达到秒级;建设气象大数据云平台,汇集共享气象数据资源,发布《气象大数据白皮书》;推进气象数据格式标准化工作,实现地面、高空标准格式数据业务应用;建设基于大数据的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平台,实施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开展重大气象灾害风险和服务效益评估等,助力智慧气象水平的持续跃升。
(见习编辑:陈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