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IPO申报企业数量骤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从严审核的标准让市场趋于谨慎,不少企业甚至主动撤回了申报材料;二是给“独角兽”企业上市让路,有些“清场”的意味。
今年迄今为止仅仅新增7家企业报会!IPO申报热情缘何骤降?
国际金融报记者沈玉洁
3月19日晚,据交易所披露,上周(3月12日-3月16日)无新增报会企业。截至3月16日,2018年共新增7家报会企业,其中上交所3家,深交所中小板1家,创业板3家。值得一提的是,2月26日至3月16日期间,已连续三周无新增报会企业。
IPO企业的申报热情缘何骤降?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IPO申报企业数量骤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从严审核的标准让市场趋于谨慎,不少企业甚至主动撤回了申报材料;二是给“独角兽”企业上市让路,有些“清场”的意味。
亦有业内人士表示,近期证监会相继提出多项监管新规,也影响到了IPO申报的热情。例如,IPO企业被否决后至少应运行3年才可筹划重组上市;重磅退市新规,明确六种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情形,加大退市力度。
从投行的角度来看,不积极进行IPO申报的原因又是什么?
投行专业人士赵笏阳对记者表示,“目前资本市场正处于资产荒,靠谱的项目已经越来越少了。如果项目规模不够大、质量不够过硬,投行这边就不太去推动了,已经在做的项目也都处在观望阶段。”
赵笏阳更是直言,在当前的审核环境之下,包括企业自身在内也不想急着申报IPO了。
那么,准备IPO的企业何时会重拾此前的申报热情呢?
在宋清辉看来,目前发审委的主要监管思路是,在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同时,确保把优质企业吸引到A股,同时把问题企业、不合规企业挡在A股门外。“正是因为监管思路发生了这样的改变,我预计后期这种现象未必能够有所改善”。
IPO市场的降温不仅表现在申报方面,还体现在IPO企业二级市场的融资规模上。
据交易所披露,2018年以来,截至3月16日,沪深两市共有32家IPO公司完成上市,合计募资371.02亿元。Wind数据显示,2017年1月至3月,沪深两市共有135家IPO公司完成上市,合计募资达到696.037亿元。
由此可见,与2017年相比,2018年目前完成上市企业的数量以及整体融资规模均呈现明显下降。
对此,宋清辉指出,“相比去年,今年的证券市场监管力度更强,此举意在重塑证券市场生态。这也是上市企业数量骤减和融资规模相比2017年同期缩小的主要原因之一。”原标题:今年迄今为止仅仅新增7家企业报会!IPO申报热情缘何骤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