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2017中国资本市场扶贫先锋论坛”在北京人民日报社举行。会上,来自人民日报社、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中国期货业协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以及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等119家金融机构的专家们分享了过去一年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深入探讨了金融机构扶贫现状。
会上,30家机构荣膺扶贫先锋机构、最佳产业扶贫案例、最佳教育扶贫案例、最佳绿色扶贫案例、最佳创新扶贫案例、最佳“一司一县”结对帮扶案例、最佳精准脱贫案例、最佳“造血式”扶贫案例、最佳扶贫项目融资案例、教育扶贫先锋机构、扶贫项目融资先锋投行、扶贫模式创新先锋机构、扶贫先锋人物等13类典范。
何伟:媒体愿支持精准扶贫
《国际金融报》社董事长、《证券时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董事长何伟表示,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扶贫热潮中,金融已经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力量。
何伟表示,这不仅体现在金融精准扶贫政策持续走向纵深,也体现在金融精准扶贫主体的日趋多元化。证监系统各单位和各家金融机构不仅按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落实了各项扶贫攻坚政策、创新扶贫工作机制,而且进一步加大了精准扶贫力度。
此外,何伟指出,金融精准扶贫模式也在不断开拓创新。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等新型扶贫业态应运而生,贫困县企业债、扶贫专项公司债、国家级贫困县ABS项目、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等新型金融产品也接连出现。
何伟进一步表示,2018年是脱贫攻坚工作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作为媒体,《国际金融报》也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从去年起推出《金融扶贫,精准上路》系列报道,展示金融行业扶贫动向。
曾彤:将资本市场活水引入贫困地区
中国证监会办公厅副主任曾彤在会上表示,证监会党委始终把扶贫工作作为崇高的政治责任,积极推动资本市场各方力量攻坚扶贫,通过政策扶贫、产业扶贫、公益扶贫等方式,将资本市场的活水引入贫困地区。
2016年9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意见》,对贫困地区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新三板挂牌、发行债券、并购重组等开辟绿色通道。
其后,证监会又联合人民银行等四部门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意见》,强调要拓宽深度贫困地区直接融资渠道,在IPO企业审核、新三板挂牌审核、发行公司债券、并购重组审核、债务融资工具以及证券经营机构开展专业帮扶等六大维度实施倾斜政策,进一步提升金融精准扶贫高度,为深度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重要支撑。
许维鸿:直接融资助力可持续发展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证焦桐首席顾问许维鸿表示,随着中国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意味着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逐渐凸显,其中对于产业扶贫、精准扶贫的担当更是重中之重。
在许维鸿看来,传统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并不能在“授人以渔”的精准扶贫中发挥主导作用。要通过直接融资、风险投资更好配置资源,需要以证券公司为代表的直接融资机构帮助各级政府,才能最大限度让“钱”装入贫困人口的兜里,助力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
此外,来自各家金融机构的专家还详细探讨了金融机构如何布局扶贫、如何建立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等实操问题。
会上,广发证券监事长张少华、国泰君安公益基金秘书长黄晓雨、方正证券扶贫工作部执行董事暨民族证券纪委副书记阿孜古丽分享了将精准扶贫与公司战略相结合的经验,财通证券党委副书记胡国华、天风证券副总裁刘翔、华宝证券总经理助理刘运宏、东证期货总经理卢大印也对如何攻克扶贫工作的难点进行了讨论。
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