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下)
2018-01-23 10:56: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下)

【未来经济增速继续放缓是必然的,但增速放缓的幅度和程度取决于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和鼓励创新等措施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带来的经济潜力释放的情况】

□连平 周昆平 唐建伟 刘学智

十九大后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路径预判

1.从国际经验角度分析经济发展路径。根据全球经济发展经验,几乎所有国家达到中上等收入水平之后经济增速都有放缓。部分国家经济增速放缓程度相对缓慢,这些国家普遍发展成为高收入国家,比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部分国家因为某方面独特的优势,持续保持较好增长态势,经济高速增长维持较长时间,比如新加坡;部分国家经济增速显著放缓,成为经济转型失败的前车之鉴,比如拉美国家和部分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迟缓,社会问题严峻。

2.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三种可能情景。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到: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中国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在2010年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之后,经济增速开始出现放缓,经济增速已经从前30年年均10%以上放缓至2016年的6.7%。未来经济增速继续放缓是必然的,但增速放缓的幅度和程度取决于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和鼓励创新等措施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带来的经济潜力释放的情况。我们分基准、积极及消极三种情景来模拟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

在基准情况下,中国经济改革稳步推进,全要素生产率逐渐释放,使增速稳中趋缓,经济增速达到亚洲发达经济体在同样人均收入水平时的平均水平。只要中国经济改革到位,增长潜力得以顺利释放,经济将完全具备保持平稳增长的能力,经济增速下降过程较为平缓,有望实现目前全球先进国家进入中上等收入之后的增长状况。我们认为,这种情景出现的概率很高,大约为50%左右。在基准情况下,预计2016-2020年年均经济增速为6.5%;2021-2035年年均经济增速为5%。

在积极情况下,意味着中国经济改革取得全面成功,使全要素生产率达到改革开放之初的较高水平,增长潜力得到充分释放,经济增长状况将好于基准情况,继续书写全球经济增长奇迹。积极情况出现的前提条件是期间在传统动能保持高增长的同时,全要素生产率也要恢复到改革开放之初的高水平,而且不能发生任何内外部的风险冲击。预计这种情景出现的概率大约为40%左右。这种情景下,预计2016-2020年年均经济增速为6.7%;2021-2035年年均经济增速为5.5%。

在消极情况下,如果各项改革措施难以推进,社会问题逐渐爆发,外部或内部爆发金融风险等冲击,则会带来经济失速的风险,此时经济增速可能出现持续较快下滑,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预计这种情景发生的概率极低,大约只有10%左右。在这种情景下,预计2016-2020年年均经济增速跌至6.3%;2021-2035年年均经济增速为3.5%;2035-2050年经济增长可能停滞不前,中间可能会出现阶段性负增长。

由于经济增速是剔除物价波动的实际增速,在测算经济总量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物价变动情况。通常情况下,由于人口结构转变,未来物价涨幅逐渐收敛的可能性加大。假定未来中长期物价运行平缓,不出现剧烈波动,根据发达国家历史经验,预计未来10年物价年均涨幅为1.5%,2030年之后逐渐降至1%左右,2040年之后降至1%以内。在此基础上,预计基准情况下,2035年中国经济总量在40万亿美元左右,2050年在70万亿美元左右;积极情况下,2035年中国经济总量在45万亿美元左右,2050年在94万亿美元左右;消极情况下,2035年中国经济总量在32万亿美元左右,2050年在44万亿美元左右。

3.未来中国人均收入水平增长路径预判。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测不能只是简单地看经济增速和经济总量,更重要的是看人均产出和人均收入的增长。人均产出和人均收入涉及人口数量变化。2016年中国人口达13.8亿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86%。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主要有出生率、预期寿命(影响死亡率)两方面。2016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为1.3%,未来可能进一步降至接近日本0.8%甚至更低的水平。目前中国平均预期寿命接近75岁,未来预期寿命将进一步提升。综合来看,到203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可能降至0%左右,之后基本保持平稳低速负增长。预计到2030年左右,中国人口达到14.5亿人左右的顶峰值,2045年降至与当前人口相当的水平,2050年降至13.4亿人左右。

在人口总量变化的基础上,测算未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在基准情况下,2035年人均GDP为2.6万美元,2050年为5.2万美元;在积极情况下,2035年人均GDP为3万美元,2050年为7万美元;在消极情况下,2035年人均GDP为2.2万美元,2050年为3.3万美元。人均国民总收入(GNI)与人均GDP是两个不同概念,2016年中国人均GDP为8123美元,人均GNI为8260美元。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人均GNI可能保持在略微大于人均GDP的水平。

由于通货膨胀导致物价水平上涨,高收入国家的标准也在逐渐提升。2016年等于或高于12236美元为高收入国家,预计2035年高收入国家标准将提升至2.5万美元左右,2050年提升至3.5万美元左右。在基准情况下,中国到2035年人均收入达到高收入国家的中等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人均收入水平将达到高收入国家的较高水平,成为较富裕的国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积极情况下,中国将提前5年在2030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前10年在2040年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消极情况下,则有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到2050年人均收入仍处于中高等收入水平。

(作者单位为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