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明确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钢铁企业如何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快速成长,进一步增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此,本报从今日起刊发来自河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系列报道,期望从河钢的巨变中,为行业和企业提供更多启示,共同加快推动我国迈向钢铁强国。
河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系列报道(一)本报记者 唐沙砂杨海霞 牛卫星
2017年,这是一个需要想象力的年份。这一年,时值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发展进入历史新方位。一个真正的引领者,向着未来开始了一次新的出发。
这一年,河钢与国家经济大势同向同行,最具竞争力钢铁企业建设驶出“加速度”,在实现钢铁强国梦的历史征程中,经历着“成长的烦恼”,收获着“奋斗的硕果”。
2017年,以利润突破100亿元为标志,河钢经营成果实现历史性飞跃;以成为国内最大家电板、第二大汽车用钢供应商为标志,产品结构调整实现历史性突破;以成功打造“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中东欧国际产能合作标志性工程为标志,国际化步伐实现历史性跨越。
这一年,河钢蝉联中国钢铁企业竞争力极强“A+”最高评级,荣膺“中国最具影响力绿色企业品牌”,上榜2017年中国企业全球化50强和“一带一路”十大先锋企业,河钢人面向未来、赢得未来、掌控未来的信心从未如此坚定。
这是勇于实践的必然结果,这是善于创新的生动诠释。
理念创新引领发展新高度
当历史的车轮抵达2017年,建设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如何抓住新机遇,转换新动能,实现新突破?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持续创新,别无选择。德国诗人海涅曾写道,“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创新的关键在于进一步突破深层的思想束缚,用新思维新视野新方式推动工作。
赢得未来,关键在于先行一步。“改变带来希望,改变创造未来,尤其是对钢铁这个传统行业来说,一味地重复过去,路子只会越走越窄。因此,我们必须主动求新、求变、求突破,在改变中寻求希望与未来。”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勇在2017年元月接受媒体采访时直击要义,为年度定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