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两孩”更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2018-01-23 06:02: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全面两孩”更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2017年二孩出生人数相较于2016年明显增加,比重基础上升,“全面两孩”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全面两孩”政策的落地实施会客观增加人口规模,尤其是有效的劳动力供给,会更加直接对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政策解读

本报记者 李海楠

近日,随着国家统计局公布2017年度经济运行情况,各项数据均引来各界关注,其中,围绕人口数据变化和其背后蕴含的人口政策执行效果带来的讨论更是不断升级。特别是,“2017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43‰”的数据表现引来对我国人口出生率持续走低的担忧。

对此,舆论甚至开始引发对全面两孩政策的审视,认为“全面两孩”似乎并未按照既定政策初衷让人口增长特别是出生率呈现明显上浮。对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司司长李希如日前在国家统计局网站刊文作权威解读时指出,2017年二孩出生人数相较于2016年明显增加,比重基础上升,“全面两孩”政策效果持续显现。

“全面两孩”促人口总量明显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末,中国内地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900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3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43‰。而引起舆论普遍担忧的是,一方面全年出生人口并未按照既定“全面两孩”实施初期各界普遍预测“最高年份出生人口预计超过2000万人”的预期效应;另一方面出生率换算成百分比仅为1.24%,横向比较更是低过“少子化”极度严重的日本2015年的数据1.46%。

但必须承认,这仅是表面上的数据对比。根据全国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1723万人,虽比2016年小幅减少,但明显高于“十二五”时期年均出生1644万人的水平,是2000年以来历史第二高值。特别是二孩出生人数比2016年明显增加,比重继续上升。这也是对李希如判断“全面两孩”政策效果持续显现观点的直接支持。

2013年和2016年,为刺激人口增长,我国先后颁布了“单独两孩”和“全面两孩”的政策,李希如指出,近两年我国出生人口正在明显增加。全国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和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分别为1786万人和1723万人,比“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的“十二五”时期年均出生人数分别多出142万人和79万人;出生率分别为12.95‰和12.43‰,与“十二五”时期相比,分别提高了0.84和0.32个千分点。2017年出生人口比上年有所减少,主要原因是一孩出生数量下降较多。

而更应引起关注的则是二孩出生的占比。2017年是我国“全面两孩”生育政策实施的第二年,也是政策效果完整显现的第一年。受政策效应影响,2016年二孩出生数量大幅上升,明显高于“十二五”时期平均水平,2017年二孩数量进一步上升至883万人,比2016年增加了162万人;二孩占全部出生人口的比重达到51.2%,比2016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

在李希如看来,“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促进我国人口均衡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育龄妇女人数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2017年15岁—49岁育龄妇女人数比2016年减少400万人,其中20岁—29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人数减少近600万人。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妇女初婚和初育年龄呈现不断推迟的趋势,妇女生育意愿也有所下降。在上述因素影响下,2017年一孩出生人数724万人,比2016年减少249万人。总体来看,“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二孩出生人数的明显增加,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一孩出生数量减少的影响,有利于改善人口年龄结构,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增加劳动力有效供给期待具体落实

实际上,对于出生率下降,除了上述一孩出生人数减少外,国家卫计委相关负责人此前也曾表示,当前民众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受经济社会因素影响更加明显。据调查,民众不打算再生育的原因主要是养育成本高、托育服务短缺、女性职业发展压力大等。然而,无论从社会可持续发展角度,还是从保持经济活力的角度来看,确保劳动力的有效供给至关重要,而这就需要在新生人口上加大政策着力,即便在当前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对劳动力的需求任务只增不减。

一直以来,在谈及人口政策的同时,围绕人口红利的讨论至今未止,即在人口生育率迅速下降造成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同时,少儿抚养比例迅速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于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人口经济学家称之为“人口红利”。

显然,对于当前老龄人口规模持续扩张、全面两孩政策放开的我国而言,正经历着人口红利的快速衰减。尽管有观点认为,我国人口红利的衰减仍属于结构性问题,并非绝对减少,但仍难以改变包括决策层在内的全行业对人口红利问题的关注。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人口红利事实上正出现一定程度的减少,而围绕以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为特征的劳动力结构问题正在劳动力密集型的行业中表现突出。与此同时,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我国更希望进一步释放国内的消费潜力,如此一来,人口问题势必被置于重要位置。

可见,确保人口的可持续增长不仅是对维持人口红利的必然举措,亦可对经济增长带来正面促进。王晋斌认为,应该承认的是,全面两孩政策的放开是明智的,甚至可认为相较于经济社会发展表现出来的问题而言,放开的时机略显滞后,“但可以肯定,全面两孩政策的落地实施会客观增加人口规模,尤其是有效的劳动力供给,会更加直接对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017年2月印发的《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就明确要增加劳动力有效供给,并强调注重人口与经济良性互动。综合应对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下降和结构老化趋势,全面提升劳动力质量,挖掘劳动力供给潜能,加强与就业政策和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有机衔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人力资本支撑。这其中,确保新出生人口按照“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初衷获得出生人口的稳步增长,恐怕还需要政策适时调整,激发更大潜能。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