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A先生
◎来源 | 米筐投资(mikuangtouzi) 已获授权
存在即合理。
除了血脉贲张、义愤填膺的埋怨和怒怼之外,你更应多一份理性思考!
01
假期来了,宰客季来了!
每到五一/十一/春节等的短假期,或暑假/寒假的学生长假期,关于旅游宰客的新闻总会不绝于耳,如前些年三亚一餐超万元的景点边的海鲜摊、青岛每只38元的天价大虾、以及近些日子火遍网络的东北雪乡宰客新闻……
▲最初被曝出宰客的雪乡涉事旅馆
雪乡导游逼迫游客购买游览套票时“九个月磨刀、三个月宰羊”的宰羊说,更是把旅游宰客推上了风口浪尖。假期外出旅游季,难道还真成了把游客当牛羊的屠宰季?
在分析旅游宰客之前,我先说一个理论——欺诈均衡。是的,你没看错,欺诈居然也有均衡状态,有市场经济的地方就会有欺诈的存在(当然并非暴利抢劫式的欺诈,而是愈发的“柔软”和“文明”)。只要你有某个软肋或偏好,就会有为你量身定制的欺诈手段,来填补这个市场空白——专门欺诈你/你那类人群的手段,也是一种满足市场的需求啊。
老年人不是惜命和孤独吗?那满足惜命的保健品就来了,满足解脱孤独感的嘘寒问暖就来了——销售小伙/姑娘“叔叔阿姨”的甜美叫唤就是情感提供啊;
中年人不是焦虑和有危机感吗?那满足焦虑的鸡汤文/鸡汤课/鸡汤书就来了啊;
草根不是渴望买房逆袭吗?那真假楼市大神/大V的知识付费分享就来了啊;
年轻人不是要成功、要出人头地吗?那满足他们的成功学来了、各类传销骗局也来了……
屌丝死于P2P,中产死于股市,富豪死于私募,更是对欺诈均衡最完美的诠释——总有适合你的骗局,总有为你量身定制的那一款。
旅游宰客也一样,总有那么一些“想花的最少、玩的最多”的财力平平的游客,所以就出现了针对他们的旅游设计啊——想少花钱还想感受北国雪原风光?那来雪乡啊,先请君入瓮再狂宰一顿;想不花钱还想游云南/香港/东南亚,那参加0团费旅游团啊,先入我彀中再强迫消费……
所谓宰客,就是找错了消费群体。富豪觉得万元一餐的海鲜贵吗?土豪觉得38元一只的大虾贵吗?有钱人觉得50元一瓶的矿泉水贵吗?景点的正确做法是,找准目标群体,高端的景点要提前过滤掉低端的游客,而非不管什么人先赶过来再现场“宰杀”。
可除了欺诈均衡外,还反应了哪些经济学原理呢?
02
人为刀俎,你咋就成了鱼肉?
你本来是外出旅游享受的,怎么就成了别人刀俎下的鱼肉呢?如果从理性人角度分析,背后隐藏着什么道理呢?
1、成本与收益
从经营方(景点/旅行社/饭店等)角度考虑,宰客肯定是收益最大、成本最小的运营方式了。跟游客遭遇的欺诈均衡一样,这也算一种均衡——盈利均衡,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均衡。
很多人不服:为啥不好好做生意呢?只有童叟无欺才有源源不断的回头客啊!口碑宣传能带来更多的后续客流啊!
问题是,这些客户还会来第二回吗(后文将以博弈论角度分析)?坏名声真的能传播出去吗(后文信息不对称将分析)?更为重要的是,经营方或许每年都变(如饭店/旅舍等摊位经营一年一竞标),明年还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经营呢,那就趁着这机会狠狠捞一笔啊,服务再好,若不是自己经营,那不是替别人拉回头客吗?
思来想去的结果,对经营者来说最理性的决策就是肆意宰客,这样最符合低成本高收益的经济原理。
2、信息不对称
游客只是从宣传册上得知,景点很美、美食好吃,但景点是否宰客、服务是否周到、美食是否货真价实却一脸茫然。此外,游客经济实力如何、是否有相应的消费能力,经营者同样所知甚少,这就构成相互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其结果就是想当然:游客想当然的以为会是物美价廉,经营者想当然的以为来的人都是敢于花钱——游客眼中的“不值”和“昂贵”,在经营者眼中就是合理利润,一年就干它三个月,所以要从一年的收益角度考虑,而不能从三个月的收益角度考虑。
“什么,嫌贵?那你干嘛过来,占用我的旅游资源耽误我一年的收成呢?”
另外,即使宰了这批游客,坏名声也不一定会传出去、至少不会弄得全国人人皆知吧(宰客被曝光的只会是极少数)?那总有人不知道、总会信息不对称、总有下一批“牛羊”过来被“屠杀”,所以又怕什么呢?
3、博弈论
所谓博弈,就是博弈双方中的一方,会以另一方的反应为基础做出新的反应。老王借钱从不还,那你肯定不会再借钱给他;楼下的饭店难吃又贵,那你肯定不会再去第二次;老百姓知道买房加杠杆赚钱,政府就开始严厉楼市调控了……
经营方知道你这些游客这辈子只会来这一次,所以就狠狠的宰,宰得越多自己赚得就越多啊。中国太大、景点太多,一个人一辈子都很难玩完一遍,所以也就没有回头游的打算,经营方就会在你这一决策下做出狠宰一笔的决策。
你经常光顾的店铺和常联系的人总是较讲诚信,而游摊走贩和陌生人坑骗的概率就很大,前者是多次、重复博弈,后者多是一锤子买卖,坑一个是一个。
4、劣币驱逐良币
所谓劣币驱逐良币,是指足额品质高的金银铸币会被短斤少两的劣质金银铸币取代,好人被坏人取代、清官被贪官取代、真货被假货取代、好的东西被差的东西取代。
当景区中的某些经营方耍滑使恶,会获得更高的回报,而诚实守信的经营方就会收入下降(别人宰客月赚百万,你诚信经营月赚十万,可管理费/房租等经营成本是按照平均收益定的啊),长此以往就会被逐出市场、淘汰出局,结果就是不宰客的经营方就存活不下去,从而劣币取代良币。
黑社会中的投名状(如要加入帮会,先杀死个人),贪官体系中清官的匮乏(别人都贪你不贪,就融不了圈子、就没有信任、就没有提拔的机会),都是劣币驱逐良币的例子。你身边的朋友都吃喝嫖赌,而你却洁身自好,怎么能融入一起呢?
5、囚徒困境
每个人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并做出理性的决策,往往会带来集体的非理性,让集体利益受损,这反过来又损害每一个人的利益。
景区各经营方都从各自利益出发,狠狠的宰游客,一旦曝光众人皆知后,若没有政府等管理机构进行干预,就没人再会去这些景区旅游了。没有游客的结果是,谁也宰不了了,人人受损,这就是囚徒困境啊。在三亚海鲜/青岛大虾/东北雪乡曝光后的一段时间,肯定是游客稀少的,每一个经营方都会因此损失惨重。
我们总喜欢道德评判,并想以道德约束人心,这并不符合实际,别人讲道德重诚信,并非真心如此,而是违约的收益还不够大而已——给你十万,让你造谣朋友,你或许不会,给你1000万呢?给你5000万呢?
那如何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呢?
03
感谢科技,让善恶终将有报!
杜绝景区宰客最立竿见影的方法是什么呢?政府监管。
作为第三方的政府,更能公平、公正的监督/管理/处罚各经营方,并维持景区秩序、建立游客的信任,并且各经营方的税收就构成了政府的收入。问题是,政府也是由具体的人组成的、也是由具体的人去执法的,这期间就存在管理执法上的人为问题,管理的好不好就看当地政府(准确说是主要领导)的管控水平了。
还好有科技进步,让宰客的系统Bug有了修复的可能,让欺诈均衡有了被打破的可能、让善恶有了相应的回报。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社交平台(微博/微信/论坛等)的广泛应用、信息的裂变传播等,都在让信息更加对称。网上/旅游类APP等有各种旅游攻略,去哪儿/飞猪/携程等旅游服务类公司更是可以对自己接受的餐饮/住宿等服务进行评价,这些都是游客的亲身感受(当然,如何排除水军的干扰又是另一个问题),会让旅游宰客类信息更对称。
信息对称后,就能知道谁好谁坏,让优质商户脱颖而出,避免劣币驱逐良币,最终解决了囚徒困境。
三亚海鲜/青岛大虾/东北雪乡等,都是通过社交平台曝光的,即使还有很多宰客的信息没有被暴露,因为这些前车之鉴,也会让其他景区在宰客时有所忌惮,所以我对中国未来旅游市场是乐观的——以后的旅游信息只会越来越对称。
知道了现实、知道了趋势,我们是不是还应该改变一下自己的心态去旅游呢?
04
到底该怎样旅游玩耍?
人毕竟有情感、是感性的动物,所以也不可能事事理性、处处算计,有时候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和看问题的视角同样很重要哦。
坏事也是好事。看到景点宰客的新闻后,不少人的反应是:景区骗子太多、以后少旅游,或者绝不去被曝光的景区旅游。其实更正确的态度是:因为曝光,所以政府会更加严监管,游客减少会督促商家更重服务,反而宰客会更少。是的,这也是博弈论的另一种应用。
去成熟市场旅游。成熟就是管理良好、就是秩序、就是稳定、就是欺诈更少,这以城市自助游最为明显。当然缺点也很明显:缺少了猎奇探险和意外刺激,但也要换个角度想啊,这不是更安全、风险更小么。
不赞成穷游。外出旅游就是玩得要开心,个人不提倡任何形式的穷游,更不提倡以占便宜的形式去旅游——不符合经济原理,因为你占的便宜就是别人的亏损,这不可持续啊。如果没有足够的银子,那就多赚钱,或者选择近郊游好了。
提高感受幸福的能力。这种能力需要知识也需要修炼。参观一个历史遗迹,你因为知识丰富,就知道每一个物件的历史故事,会有满足感和成就感,可在没知识人的眼里无非就是一些烂石头、旧房子、破碗破瓦罐……其次就是修炼自己感受幸福的能力:在阳台上晒太阳跟去马尔代夫晒太阳能体验到同样的幸福、去公园闲逛与去景区旅游感受到同样的乐趣、吃个廉价的地摊与五星级酒店的自助餐得到同样的快乐……当然这很难,需要修炼。
更豁达的胸怀。旅游前看攻略、选择的是知名成熟景区、甚至考虑了供需还错开了假期等人流高峰期,最后还是被宰了!怎么办呢?那就哈哈一笑,以更豁达的胸怀去解释了:经过这么严密的计划,居然还是幸运的成了“漏网之鱼”,确实自己的“运气好啊”。
景区宰客还反映了哪些经济学原理,及如何更好的旅游玩耍呢?等你后台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