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白读财经(ID:xiaobaiducaijing)
房子不仅有居住属性,还具有金融属性,当它涨涨跌跌的时候不仅仅体现买卖行为,更重要的是货币行为。
这些天,央行公布了去年的信贷数据,这些数据让我们明白了2017年房地产到底“帮助”央行印了多少钱?
1、市场上的钱我们可以粗略地用M2余额来代表,M2是个人、企业(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现金总和,他们都是市场上的“花钱”主体,当M2余额增加的时候代表着市场上的“钞票”增加。
2、房地产创造的货币我们可以用房地产贷款余额来衡量,为啥?
房地产贷款来自于两方面,一是开发商贷款;二是个人买房贷款。当我们买房的时候首付30万,贷款70万,最终开发商拿到了一套房30万+70万=100万的资金,由于30万只是从个人存款转变企业(开发商)存款,市场上的总存款(M2)并没有增加;而70万是银行贷款转为企业存款,即总存款增加了70万。也就是说个人买房贷款余额增加了多少,也即M2增加了多少(绝大部分存款都是M2)。
开发商贷款就更好理解了,开发商向银行贷款1亿,意味着有1亿银行贷款转为企业存款,即开发商贷款余额增加了多少,M2增加了多少。
那么2017年房地产贷款余额是多少?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介绍,截至2017年12月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32.25万亿元,也就是说到去年年底为止,房地产大约帮助央行印了32.25万亿元人民币。去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是167.68万亿元,说明去年房地产对央行印钞的贡献大约占到了20%为左右。
下面是我制作的一张图,可以帮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
表格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房地产贷款余额,也就是存量的货币,代表着货币总量;另一部分是房地产贷款余额增长,是某一段时间新增的货币,比如2017年。
从表中我们可以得出几点信息:
1、截止2017年,房地产对“印钞”的贡献占到了20%左右;
2、2017年新增货币中,房地产大约贡献了44%;
3、2015-2017年,房地产贷款余额在M2余额当中的比重逐渐升高,说明了印钞的总资金流入房地产比重逐渐升高,而进入其他行业的在降低。
最近几年房地产确实充当了货币的蓄水池,这也难怪有些学者说高房价的原因是货币超发。
统计局公布的2017年1-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数据也印正了这点:
1、2017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133701亿元,这部分钱可以理解为去年购房者缴纳的购房款为133701亿元,如果这些购买者全部采用全额付款,那么对当期央行印钞不会有任何贡献,但是实际过程中购房者几乎都是采用按揭贷款,首付20%-30%不等。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大约产生了133701亿×75%=100276亿的房地产贷款。
是不是意味着印钞增加了100276亿呢?显然是否定的,原因有二:
A、你买房采用的是按揭贷款,当你每月还月供的时候,实际上是在消灭M2,因为你自己的存款减少了。
B、开发商会利用133701亿的资金去偿还前期的银行贷款,所以最终增加的货币要缩水好多。
2、2017年1-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是109799亿元,这部分资金对M2的贡献分为两方面:如果开发商运用的是自有资金进行投资,则对M2不会有任何贡献,因为这只是从开发商的企业存款转变为另一家企业的企业存款。如果这些投资的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则贷款多少即增加了多少M2。
3、去年土地成交价款是13643亿元,土地成交价款也就是房企拿地支付给政府的费用,考虑到房企拿地的钱主要来自银行,所以这部分钱是可以产生M2的,但是当转化为政府存款时又会产生两种情况:假如政府存款存入商业银行那么M2不会有变化,假如政府存款存入央行,那么是在“消灭”M2,因为央行里的政府存款不计入M2.
我在2017年7月17日《买一套300万的房子,我们给国家创造了多少钱?》一文当中说过(微信公众号:小白读财经,可查看):我们买房的资金是这样转化的,“购买者(银行)-开发商(银行)-政府(银行)”,这个过程中既有M2增加,又有M2被消灭,但总的来说,M2增加的量大于被消灭量,超出的量即为房地产对钞票的贡献。
2017年房地产大约帮助央行印了32.25万亿元人民币,但我认为应该不止这个数,因为这个数据主要是统计房贷和开商贷等,实际过程中你买房的资金还可能来源于经营贷、消费贷等,如果数据没有被纳入往往会导致房地产贷款余额被低估。
更何况房地产相关的产业链比如钢铁、建材、化工、家居、营销、装修、家电很多数据并没有得到统计。
所以房地产确实对央行印钞有很大的“帮助”,这也解释了为何近期金融监管新政的密集出台。
如果你觉得文章很棒,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小白读财经(ID:xiaobaiducaijing),订阅更多的优质原创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