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董瑞强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827122亿元,同比增长6.9%,与2016年相比,GDP增量超过8万亿元。
1月18日下午,中新社同步举办了“国是论坛——2017经济形势分析会”,全面解读2017年中国经济形势,预判2018年中国经济走向。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在分析会上表示,2017是中国经济取得转折性成就的一年。五年来,中国经济持续下行,首次出现回升,上一年是6.7%,这是在经济持续下行状态下出现的首次回升。
前些年的下行压力体现在进出口贸易领域,2016年中国进出口同比下降0.9%,2015年同比下降7%,进出口负增长给整个经济带来了诸多困难与压力,2017年进出口由负转正,增长达到14.2%。“两位数的增长,这个是不容易的。”姚景源说。
他指出,五年以来,每年新增就业都是在1300万以上,去年不但在数量上达到历史最好,更重要的是失业率降到五年来最低点,这是极为难得的。此外,2017年PPI同比上涨6.3%,结束了自2012年以来连续5年的下降态势。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果,为未来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金碚表示,中国经济的增长指标历来受到极大关注,但十九大后,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从政策的意向或优先顺序上看,未必会是最重要的了。尽管大家很关注这个指标,但关注点已经由量转向质,现在我们关注经济增长率已经从单一指标逐渐回归到一个综合性指标。经济体也更复杂了,这意味着要关注的面和点较之前更多了。
在金碚看来,去产能、去库存取得了成效,一定会表现在效率提升上。一些企业关闭或压缩了产能,另一些企业效益就会有所提升,所以效益指标反映的不仅是总体走势的稳中求进,变的趋势更符合我们的期望,就是要提升质量。
金碚认为,2018年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的态势是能够保持的,但从质的角度来考虑,还有一些风险因素存在。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表示,2017年中国外贸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全年进出口总额超过27亿元,比上年增长14.2%,扭转了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这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中国外贸竞争力的提升有很大关联。
“2017年外贸回暖是全球性现象,除中国实现两位数增长,美国、欧洲和日本也都不错。考虑到2015年和2016年的外贸下行基数,2017年实际上有恢复性增长成分,如果把连续三年平均起来,增长速度也不是很高。”他说。
张建平认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空间很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量庞大,很多国家发展水平低,贸易空间巨大。中国形成了一大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大品牌、跨国公司,将来在全球市场份额还有很大的空间。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改革,将构筑面向全球自贸区的网络,这个网络也在不断地扩大,由于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推进,贸易成本有效降低,贸易效率大幅度提升,中国将来还会有很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