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是论坛”议国是 专家学者齐发声
2018-01-19 14:04: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国是论坛”议国是 专家学者齐发声

程实:中国经济的新韧性正在凸显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程实在中新社“国是论坛——2017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表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值此新时代的开局之际,中国经济的新韧性正在凸显。

程实分析,从单季表现看,四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速维持于6.8%,增长底线依然稳固。从全年表现看,2017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速反弹至6.9%,超出2016年末市场预期。综合来看,2017年上半年的超预期反弹,不仅激活了中长期投资和消费偏好,更巩固了供给侧改革的政策定力,带动内生增长的超预期筑底。得益于此,中国经济已具备坚实的增长新韧性,稳健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我们认为,不同以往,这一新韧性并非依赖需求侧刺激的政策托底,而是源于供给侧改革的红利释放。凭借新韧性,新时代的宏观政策搭配有望加速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创造新空间。”程实说,“有鉴于此,我们预测,2018年中国经济将稳步实现长周期筑底,年度增速有望维持于6.9%。得益于平稳的筑底进程,消费升级、智能制造和民生保障有望率先发力、渐成合力,构成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王青:2018年全球经济将利好中国经济增长

日前,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副总经理王青表示,在环保限产、房地产调控、金融去杠杆和地方政府债务监管多管齐下的政策环境下,2017年中国经济展现出较强的抗压能力,增长韧性超出预期。2018年全球经济仍将保持较高景气,继续利好中国经济增长。

据王青分析,从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来看,2017年可概括为:投资增长放缓,消费表现平稳,出口明显回升。从贡献率的角度,2017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8%,拉动GDP增长4.1个百分点,低于2016年的64.6%和4.3个百分点,继续发挥其基础性作用;投资贡献率为32.1%,拉动GDP增长2.2个百分点,低于2016年的42.2%和2.8个百分点;外需贡献转负为正,净出口贡献率9.1%,拉动GDP增长0.6个百分点,高于2016年的-6.8%和-0.5个百分点。可见,外需改善拉动出口回升是2017年GDP增速反弹的主要原因。

展望2018年经济走势,王青认为,2018年全球经济仍将保持较高景气,继续利好中国经济增长。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的政策环境总体偏紧,短期内将给经济增长带来一定的下行压力;但伴随供给侧改革红利加速释放,新动能持续增强,中国经济还将继续稳定运行在中高速增长区间,预计GDP增速将小幅放缓至6.6%。

万喆:三方面助力2017年中国经济“成绩单”

“能取得这样可喜的成绩,说明中国结构性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首席经济学家万喆表示,2017年中国能亮出一份良好的“成绩单”,有三方面原因。

万喆分析,这三方面因素,一是2016年中国官方出台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效果在2017年开始显现;二是2017年中国官方对金融、市场以及地方债等加强监管加强;三是2017年国际经济环境整体也比较好,美国和欧洲都进入整体复苏的阶段,营造了一个宽松环境。

万喆同时表示,消费将是2018年或者未来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亮点。中国目前进行结构性改革非常需要消费升级的支撑,中国经济由高速度转向高质量的过程中,短期经济增速会受重压,而消费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一端。

“但是,要让消费要成为亮点目前还存在着几个难点。”万喆表示。第一,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2016年初,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的中位数增长首次低于人均收入增速,实际就是收入差距扩大,影响了消费进一步增长。第二,政策推动必须要有序、有节。比如,现金贷、小额贷、校园贷其实是在推动消费升级的政策下繁荣起来的。第三,服务质量仍有待提升。经济发展要向高质量转变,消费升级是重要的一点,促进消费升级,就要提高服务质量。

张建平: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空间很大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对外贸进一步回暖表示了乐观,认为2017年外贸回暖是全球性现象,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空间很大。

张建平在中新社“国是论坛——2017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表示,我国外贸方面,2017年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全年进出口总额超过27亿元,比上年增长14.2%,扭转了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这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中国外贸竞争力的提升有很大关联。

“2017年外贸回暖是全球性现象。除了中国实现两位数增长,美国、欧洲和日本也都不错。并且考虑到2015年和2016年的外贸下行基数,2017年实际上有恢复性增长成分,如果把连续三年平均起来,增长速度也不是很高。”张建平说。

张建军进一步分析,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空间很大。首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量庞大,很多国家发展水平低,贸易空间巨大;其次,中国形成了一大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大品牌,将来在全球市场中也有很大的空间;第三,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改革,将构筑面向全球自贸区的网络,助力外贸总量提升。

金碚:不能只关注中国经济的增长数据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金碚在中新社“国是论坛——2017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表示,长期中国经济的增长指标历来受到极大关注,但是现在增长数据是不是第一重要?这个问题要回答就不太简单了。

金碚表示,党的十九大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从政策的意向或者政策优先顺序排列上面看,虽然经济的增长指标很重要,但未必是第一重要了。现在尽管大家还很关注这个指标,但是关注点已经转向质量,关注经济增长率已经从单一的指标,逐渐回归到综合性的指标。

金碚认为,2017年中国经济是稳中向好。“好”不在于它的经济增长率,而在于它变化的趋势,向着提高质的方面在变化,趋势是合意的。“所以,我判断2018年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的态势是能够保持的,但从质的角度来考虑有一些风险因素还是存在的。”金碚说。

谭雅玲:观察人民币“取向”要有三个角度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谈到“人民币怎么走”时,用了人民币“取向”这个词。

她表示,观察人民币“取向”要有三个角度。第一个角度应该看外贸。最基准的应该以外贸为准,或者以实体为主,这个才有说服力。第二个角度看市场,因为市场包括制度、份额。应该盯住一篮子货币,而不能只看美元。无论从国际结算的角度、从贸易的角度、从国际货币功能的角度、从交易的角度都有配置。第三个角度,观察人民币的趋势性。一是按规律走,有涨有跌,有上有下;二要讲的是上下搭配。

姚景源:中国经济出现根本性转变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新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6.9%,增速比2016年的6.7%提高了0.2个百分点。对此,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在“国是论坛——2017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表示,2017是中国经济出现根本性转变的一年。

据姚景源分析,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9%,超过82万亿元,是中国经济出现根本性转变的一年,下行趋势得到根本遏制。2017年进出口贸易增长14.2%,实现两位数增长,扭转了连续两年负增长的局面。与此同时,2017年在就业方面取得的成绩是前所未有,不但在数量上达到历史最好,而且调查失业率降到五年来的最低点,这是很难得的。还要看到,2017年PPI同比上涨6.3%,结束了自2012年以来连续5年的下降态势。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果,为未来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