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央行预计普惠金融定向降准25日全面实施
恒指创历史新高 估值仍远低于10年前
港股通助攻 南下资金持续17日净买入
近六成保本基金年内到期转型为主要出路
基金经理:2018港股继续震荡上行
权益类基金热销 现象级“爆款”新基迭出
港股两年慢牛 港股QDII基金最牛赚逾80%
紧跟政策导向 中银改革红利基金正在发行
创业板迎来战略性配置时点 多因子寻求真成长
行业资讯央行预计普惠金融定向降准25日全面实施
2018-01-18 证券时报网
央行官方微博1月17日发布消息称,2017年9月30日,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的通知》,目前,有关金融统计工作正在抓紧进行,预计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可于2018年1月25日全面实施。
此前《通知》称,根据国务院部署,为支持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业务,聚焦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以及农户生产经营、创业担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助学等贷款,央行统一对上述贷款增量或余额占全部贷款增量或余额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实施定向降准政策。凡前一年上述贷款余额或增量占比达到 1.5%的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可在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档基础上下调0.5个百分点;前一年上述贷款余额或增量占比达到10%的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可按累进原则在第一档基础上再下调1个百分点。
尽管这次是定向降准,但能覆盖绝大多数商业银行,根据央行的测算,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可覆盖全部大中型商业银行、约90%的城商行和约95%的非县域农商行,实则类似于普遍降准。根据机构的测算,此次定向降准大约能释放8000亿左右的流动性。
央行相关负责人称,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并不改变稳健货币政策的总体取向。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建立了增加普惠金融领域贷款投放的正向
恒指创历史新高估值仍远低于10年前
2018-01-18 证券时报网
进入2018年以来,全球金融市场呈现一片繁荣景气,在美股加速连创新高、沪指刷新两年高位的背景下,港股也是一路向历史高点迈进。昨日恒生指数先跌后升,以全日最高点收盘,创出了历史新高31983点,此前恒指的历史高点为2007年10月30日的31958点。时隔10年,在陆港通开通、南北水双向流动活跃之际,内地投资者一同见证了一项历史纪录的诞生。
大蓝筹助推
港股终破历史纪录
2017年以来,港股便呈现一浪高于一浪的走势,去年全年涨幅达到35.99%,傲视全球股市。在2018开门红之后,恒指一路震荡上扬,大有不创新高不罢休的势头,昨日终于在业界期待的目光中破顶,上触31983点的历史高位,今年以来涨幅为6.90%。
在这项历史纪录诞生之前,其实已有诸多铺垫。自2017年12月21日以来,恒指拾级而上,连续上涨14个交易日,因创出史上最长的连续上涨纪录而为投资者津津乐道。1月16日恒指愈升愈急,以31905点收市,离历史最高点近在咫尺。
昨日港股挑战新高纪录的路径也颇为曲折。恒指早盘低开79点后,一度急挫262点,但午后腾讯控股及港交所显著拉升,带动恒指转跌为升,收盘一飞冲天,收报31983点,逼近32000点大关,升78点或0.25%,以全日最高位收市,突破了2007年大时代的历史高位31958点,强势特征明显。国企指数表现更强,收报12868点,升81点或0.6%。
昨日港股大市成交总额为1702亿港元,再创2015年7月以来的最大成交额。上一次历史高位的2007年10月30日,当日成交总额为1850亿港元。而港股大市成交的历史纪录是在2015年4月9日,当日成交总额高达2915亿港元。
总体来看,2017年以来这波上涨行情主要由权重蓝筹股推动,昨日也不例外。昨日港股最大单一贡献为腾讯控股,该股升1.08%至449港元,再创上市以来新高,为大市贡献34点升幅。内银股是最大升幅来源,3只内银股共同推高大市55点。再加上两大重磅股汇丰控股及香港交易所,总共带动大市上扬126点。
情绪面及资金面仍向好
在港股创出历史新高后,未来还可以涨多高、是否会出现急剧调整?业界看法不一。不过,数据显示,港股的实际估值仍远低于10年前,加上市场资金充裕,未见撤离迹象,可以说港股的情绪面和资金面仍处于上佳状态。
统计数据显示,从市盈率来看,恒指目前市盈率约为13.8倍,相对2007年10月创历史高位时的23.3倍,目前市盈率仍处低位;从市净率来看,目前恒指市净率为1.4倍,相比2007年10月高位时的3.68倍,也同样低很多。可见,恒指当前点数与当年高位差不多,但估值远低于10年前。
另一方面,权重蓝筹将继续成为大市上行的主要动力,目前业绩预期良好的恒生综指成分股2017年净利润同比增幅约30%。不过,光大证券对比预期数字和已发布财报(2017年中报和部分企业的前三季报)后发现,地产、银行(均包括中资和非中资)、周期(主要是中资)和部分可选消费企业的全年业绩预期值和已发布财报数字间差距极小。换言之,其全年业绩超出当前预期数字的概率很大,最终的业绩增幅有望达到35%。
从2018年港股涨幅居前的板块来看,地产建筑业、金融业、消费品制造业是港股升市的“三驾马车”。中国奥园、禹洲地产、万科企业、绿城中国、合景泰富等中资地产股今年以来涨幅均超过25%;香港交易所、国泰君安国际、中信证券等金融股的年度涨幅也均超20%;宝胜国际、海尔电器、海信科龙等消费股也涨幅居前。
港股通助攻南下资金持续17日净买入
2018-01-18 证券时报网
1月17日,香港恒生指数低开,盘中扭转跌势,震荡走强,时隔10年刷新了历史新高,资讯科技业、金融、消费者服务业等涨幅居前。南下资金成交活跃,通过港股通连续17个交易日持续净买入,累计金额近400亿港元。
港股专家温天纳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目前港股市场流动性非常强,内地资金以及海外资金持续流入。现在处于3万点高位,后期调整内资、外资力量因素也不容忽视。
据分析,港股市场的两次高点都与内地资金入市有关联。前次高点出现在2007年10月,当时首批QDII单日获大比例认购,由上投摩根发行的QDII产品“亚太优势基金”首日认购爆额,总认购额超过1000亿元,超过原计划2倍。
本次上涨,内地资金也成为重要助攻力量。Wind统计显示,港股通开通以来累计净买入超过7000亿港元,特别是自去年12月21日起,南下资金成交活跃,连续净买入约合400亿港元,期间恒生指数累计上涨9.4%。
相比之下,昨日A股上证综指上涨0.24%、创业板指数涨0.72%;深证成指、中小板指数收跌,沪、深股通再现同步净卖出,约合8.28亿元,成为2018年来第二次净卖出,不过金额小于前次净卖出。
天元金融策略分析师梁浩荣向记者表示,目前全球股市的上涨都受益于特朗普政府的政策预期和美元指数的走低。短期恒指表现来看,早盘受美股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隔夜美股创新高后出现大幅回撤,同样波及到早盘的亚太股市。而恒指午盘的上涨基本是靠南下资金的买入,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腾讯控股。
梁浩荣认为,从去年破高位后运行的模式来看,短线风险回报率并不吸引人,买盘比较集中,预计之后持续跑赢恒指的个股并不多,现在投资者如果加码要相对谨慎,回避涨幅过高的热门股,还是以稳中求进的操作策略为主,可以关注涨幅落后板块,比如券商股或内银股。
昨日,腾讯控股早盘低走,下午震荡走高,收于449港元,当天南下资金净买入0.92亿港元。作为港股龙头,腾讯控股去年以来股价翻倍,港股通也是稳步增持,最新持股比例达1.82%。
从成交活跃股板块来看,金融板块加仓力度居前,工商银行获港股通净买入9.08亿港元,创下去年以来单日第三高金额。另外,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等均获净买入。
据统计,金融股也成为吸纳南下资金主要板块。港股通持仓金额最大的20只个股中,去年金融股就占据11家。其中,汇丰控股持股市值规模最大,超过800亿港元,最新持股比例显示还在不断攀升。
另外,内房股中,万科企业、碧桂园均获港股通净买入。不过,昨日中芯国际下跌1.72%,遭港股通资金净卖出3.45亿港元。
近六成保本基金年内到期转型为主要出路
2018-01-18 证券时报网
近日,伴随多家基金公司发布旗下保本基金到期转型公告,今年内将要到期的67只保本基金开始为到期后的出路做准备。在调整、转型和清算三条道路中,转型将成为保本基金的主流出路。
保本周期为两年的诺安益鑫保本1月15日发布公告称,2018年1月22日为首个保本周期到期日,由于未能符合保本基金存续条件,将转型为“诺安益鑫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南方恒元保本基金也发出公告称将转型为“南方中证100指数基金”,国投瑞银瑞源保本则将转型为“国投瑞银瑞源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
此外,国投瑞银瑞源保本二期、华富安享保本、诺安益鑫保本、新华鑫安保本一号二期等4只保本基金也将在1月份陆续到期。
统计显示,今年共有67只保本基金先后到期,占总数的59.29%。
北京一位保本基金经理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的保本基金多数成立于牛市之后,期间市场风险偏好逐步下台阶,加上2016年末的“股债双杀”,市场避险资金纷纷追求资金安全,保本基金也在2015年、2016年迎来大繁荣。数据显示,2015年7月以后成立的保本基金多达81只,占保本基金总数的72%。
然而,避险策略基金新规的出现改变了保本基金的命运。为避免投资者形成对保本基金产品绝对保本的“刚性兑付”预期,2017年1月24日,《关于避险策略基金的指导意见》(下称“新规”)发布,将“保本基金”名称调整为“避险策略基金”,相应取消了连带责任担保机制。
新规明确对避险策略基金依照“新老划断”原则进行过渡安排,存续保本基金仍按基金合同运作。存续基金到期后,应调整基金名称、转换保本保障方式、符合新规规定。
北京上述保本基金经理表示,为了强化稳健运作,新规对存续保本基金加强了投资约束。比如在保本周期到期前不得增持不合规资产、不得增加稳健资产投资组合的剩余期限、不得增加风险资产放大倍数等规定,基金管理难度有所增加。
虽然新规对存量保本基金出路指明了多个方向,但保本基金多数选择了转型道路。“资管领域打破刚性兑付是大势所趋,虽然保本基金有调整为避险策略基金、转型和清算三条路可走,但市场已经意识到这类产品打破保本保障后,与短期理财基金、偏债混合型基金相比已无优势,清算又面临客户和资金流失,转型为混合基金或指数基金成为最普遍、最理性的选择。”上述基金经理说。
新规实施近一年,保本基金数量和规模稳步下降。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113只保本基金合计资产净值1784.84亿元,比新规实施前产品减少38只、规模下降44.22%。
基金经理:2018港股继续震荡上行
2018-01-18 证券时报网
港股时隔十年再创历史新高。多位公私募基金经理认为,港股估值仍然具有吸引力,恒指创出新高后,2018年有望维持震荡上行行情。行业龙头公司及受益于通胀和利率上行的金融股值得关注。
前海开源沪港深投研团队:港股近期维持上涨趋势,但颠簸明显加大,涨幅靠前的行业波动尤为明显。原因在于去年四季度为多数上市公司的业绩真空期,行业数据进入年终统计期,而且是行业政策密集出台期,资金和交易层面在12月进入收益兑现期,导致市场扰动因素增加,波动加剧。
2018年港股有望维持震荡上行的趋势,估值位于过去十年的均值附近。随着内地宏观风险趋于释放,资产质量逐渐改善,港股估值有望继续扩张。但美联储加息、缩表、减税等因素可能影响资金面,市场波动加大。
分行业看,TMT、消费、医药等成长型行业中的龙头股以及受益于通胀和利率上行的银行保险等金融股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3月份是港股年报公布期,市场受年报预期差影响较大,可能呈现结构性行情。
华宝海外中国成长基金经理周欣:继续看好港股2018年的表现。基本面、资金面因素支持港股继续向好:中国经济筑底回升,2018年有望保持稳健增长;港股相对A股仍拥有明显的估值优势;互联互通给港股市场带来显著的增量资金,提升市场整体的估值水平。虽然经过一年多的大幅反弹,港股估值仍然便宜。
重阳投资基金经理王明聪:中长期来看,香港市场估值仍处于全球较低水平,还处在估值修复过程中。短期看,最近全球市场都在涨,恒生指数还有上升空间。不过,当大家对市场判断太过一致时,也需要短期回避风险。2018年主要配置方向有三个,一是大型银行股,二是AH股价差较大的企业,三是部分恒生的中型股、小型股有机会。
北京某基金公司投资总监:港股在估值与盈利支撑下保持上涨,因为估值以及低成长预期,未来内地国企股或有更好的市场弹性。
目前全球市场整体较为乐观,发达经济体可能出现放缓,预计美国市场的投资回报率会降到4%左右,而香港等新兴市场股市预期回报率有6%,相对估值仍具备竞争力。同时,我国经济也不会出现问题,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能够挖掘到在港上市内地企业的很多机会。现在很多行业低效产能退出后,优势企业开工率和产能利用率提升、产品价格回升,行业龙头集中度和竞争力都在提高,很多港股公司仍能给投资者带来赚钱机会。
北京某QDII基金经理:同等标的应具备同样价格。目前港股比A股平均估值要便宜30%左右,也就是说同等标的估值更加便宜,更容易受资金追捧。未来,不论是港股涨上去还是A股跌下来,两个市场的估值水平迟早会持平。
个股方面,香港市场有内地稀缺的成长股机会,比如腾讯控股,虽然总市值已超过4万亿港元,但业绩增速还在40%以上,基金投资看的是标的业绩持续增长的稳定性,可以获取业绩增长的收益。价值投资如果赚业绩的钱,这类高成长性公司的业绩高增长还会带来不错的收益,2018年会维持不错的表现。
权益类基金热销现象级“爆款”新基迭出
2018-01-17 09:56:00 中国经济网
1月16日,兴全合宜基金启动募集仅一个交易日,就取得了超过300亿元的战绩,让市场再度感受到了“现象级爆款基金”的热度。而2018年以来,多只权益类基金取得了超出预期的首募规模,也让市场人士对下一阶段的A股市场吸引资金流入更具信心。
多只“爆款”募资超预期
兴全合宜具体的募集数据尚未公布,根据来自渠道的消息,该基金一天吸金超过300亿元。由于首日募集规模大幅超出预期,兴全基金已经决定提前结束募集。
在当下的A股市场中,兴全合宜仅是“爆款基金”的代表之一。开年仅仅半个月,多只权益类基金发行超出预期。如华夏稳盛基金自1月10日起开始募集,仅仅发售3天便提前结募,首募规模突破75亿。
财富证券分析师表示,从近期市场追捧的基金来看,权益类基金销售的特点之一是投资者追捧绩优基金经理所管理的基金。而权益类新基金热销效应扩散,呈现两个特征:募集时间短以及募集份额大。
由于意识到上述规律,基金公司仍乐于将旗下绩优基金经理推到台前,并采取“速战速决”提高单位产出的模式。近期,具备上述特征的基金如东方红睿泽三年定开、富国成长优选三年定开等也即将启动发行。
不过,也有不少市场人士提醒,规模过大的基金实际上并不利于基金经理操作,哄抢“爆款”产品并不够理性。
助力A股结构性行情
从A股市场的流动性角度来看,新基金发行火爆,将成为市场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有不少基金经理认为,2018年可能仍是结构性市场,决定市场结构性机会方向的将是增量资金。
华泰柏瑞基金经理张慧分析表示,对于2018年而言,最重要的两路增量资金分别是海外资金和公募新发。随着A股被正式纳入MSCI指数,无论是被动配置还是主动配置,都将给A股市场带来一定的增量资金。
同时,公募新基金发行正在成为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2017年下半年以来,主动偏股型基金发行量回升,这些资金亦将助力2018年的A股市场。财汇金融大数据终端显示,2017年四季度以来,共计成立191只基金,募集2212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合计1124亿元。
也有市场人士分析,由于“爆款”基金多诞生于2017年业绩表现突出的基金公司,这也将导致前期的强势板块得到进一步的趋势加强,因此可以继续关注较大发行规模新基金的投资风格。
港股两年慢牛港股QDII基金最牛赚逾80%
2018-01-18 证券时报网
昨日,恒生指数突破历史最高点位。伴随这波始自2016年2月份的慢牛行情一路走来,配置香港市场的基金收获颇丰。
Wind数据显示,从2016年2月初港股行情启动以来,具有可统计数据的12只沪港深基金(A、C份额合并计算)平均收益率达到50.01%;配置香港市场仓位在三成以上的QDII基金其间收益全部为正,平均收益58%。
沪港深基金成立以来
平均回报近30%
恒生指数节节攀升,沪港深基金业绩表现可圈可点。Wind数据显示,港股行情启动以来,具有可统计数据的12只沪港深基金(A、C份额合并计算)平均取得50.01%的回报。其中,富国沪港深价值精选以72.81%收益率位居榜首,前海开源沪港深蓝筹、安信新常态沪港深精选、华夏沪港通恒生ETF等6只沪港深基金收益率也都在60%以上,收益率超过60%的沪港深基金占比高达58.33%。
若是从沪港深基金成立以来回报来看,目前71只沪港深基金(A、C份额合并计算)成立以来平均收益率为29.39%,获得正收益的基金多达70只,正收益基金占比高达98.59%。其中,2016年5月成立的嘉实沪港深精选成立以来回报高达83%,东方红沪港深则以76.9%收益率居于次席;中海沪港深价值优选、银华沪港深增长、前海开源沪港深蓝筹等9只沪港深基金成立以来回报率也都在50%以上,这些净值飙涨的产品一度成为市场上备受投资者追捧的公募明星产品。
考虑到多数沪港深基金的成立时间为2015和2016两年,相较于A股明显的“二八行情”,投资港股市场的赚钱效应要远远大于A股市场的投资。
港股QDII近两年平均赚58%
不仅是沪港深基金,配置港股的QDII基金也表现不俗。根据2017年三季报持仓数据,三成以上仓位配置在港股的QDII基金共有41只,其中,投资香港市场比重在50%以上的有33只,南方基金配置港股的QDII基金最多,共有5只;这41只基金成立以来平均回报达到了35.77%。
2016年2月1日至2018年1月17日,恒生指数的涨幅达到62.49%,期间配置香港市场的QDII收益全部为正,两年间基金净值增长率超50%的QDII有25只,平均收益58%,国富大中华精选取得83%的收益率。
另外,2016年2月之后成立的港股QDII有8只,这8只基金成立以来的收益也全部为正,平均收益达到30%。其中,2016年3月之后成立的上投摩根中国世纪、工银瑞信香港中小盘、华宝香港上市中国中小盘成立以来收益均在50%左右。
不过,从2007年推出首批QDII基金至今,港股一度经历了大幅下挫和长时间盘整,成立较早的一些QDII基金颇为受伤,以至于港股两年牛市依然未能抚平之前的亏损,从成立以来的回报看,有的QDII至今仍然亏损,基金净值低于1元。
统计显示,2007年成立的最早一批QDII中,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嘉实海外中国股票、南方全球精选3只I基金主要配置港股,成立以来的回报仍为亏损状态,最大亏损幅度达到17%;华夏全球精选成立以来取得10%的收益率。
紧跟政策导向中银改革红利基金正在发行
2018-01-18 01:55:00 中国证券报
201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大业走入第四十个年头。回首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轨迹,每一次经济增速的崛起背后都是改革红利的释放。中银基金新年第一只新发基金——中银改革红利混合型基金于近日启动发行,将紧跟政策方向,投资受益于改革红利且具有良好成长性的优质企业。
盘点过去十几年的市场运行概况,每阶段龙头行业和优势公司均与政府政策驱动紧密相关。本世纪初,国家政策注重GDP考核,重点发展基建、房地产、重工业等产业,涌现出机械、房地产、金融等大批龙头行业和优势公司;而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互联网、环保、大消费等行业持续收获丰厚红利。中银改革红利的投资标的将不囿于具体行业,而是强调政策引导性,只要是受益于制度改革、产业改革的行业,或是受益于自身股权结构、管理机制、生产经营各方面改革的优质企业,都将重点关注。
十九大胜利召开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翻开了新篇章,更重视社会公平,更强调高质量的增长。十九大报告指出,供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型国家、乡村振兴、区域协调、体制改革、经济开放将成为经济建设的重点任务。中银基金认为,高端制造、信息技术、大消费、节能环保等行业有望成为投资潜力巨大的“金矿”。而2018年恰逢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距离2020年达到小康社会仅有两年时间,正处于政策密集期。中银改革红利生于此时,便于选择契合政策目标或有相应政策引导的行业,更贴近现阶段的转型方向。
中银改革红利基金背后更有一只投研能力领先行业的专业团队。Wind数据统计,截至12月29日,中银基金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中,约7成全年复权净值增长率跑赢大盘涨幅,12只涨幅超10%,绝大部分实现正收益。长期来看,中银基金更是能穿越牛熊的“长跑健将”。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9日,中银基金旗下多只成立时间十年左右的老基金自成立以来的涨幅均超过200%。根据晨星12月25日的数据,全行业仅有28只十年期五星评级基金(含A、B/C份额),中银基金旗下的中银收益(163804,基金吧)和中银中国(163801,基金吧)就位列其中。
凭借持续优异的业绩,中银基金迄今已在金牛奖、金基金奖、明星基金奖、晨星基金奖及英华奖等行业重量级评选中揽获近70项大奖。截至2017年底,中银基金非货币公募资产管理规模突破2300亿元,高居行业前五。
展望后市,中银基金认为,2018年经济增速或总体保持平稳,通胀中枢可能有所抬升;金融防风险仍是重点,在此背景下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有望维持,流动性环境难有明显改善。A股市场或将继续“盈利为王”,个股分化加剧,建议投资者通过公募基金等专业投资机构把握行情,实现资产稳健增值。
创业板迎来战略性配置时点多因子寻求真成长
2018-01-18 证券时报网
经过两年多的调整,有市场观点逐渐认为创业板重新出现了较高的配置价值。光大保德信创业板量化优选基金拟任基金经理赵大年认为,创业板将在2018年获得利润增速的持续改善。
“单纯跟踪指数无法长期获得超额收益,通过量化模型可以有效增强业绩韧性,投资创业板做到进可攻退可守非常重要。”赵大年说。
创业板进入配置期
赵大年表示,对于2018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布局来说,创业板已经进入战略性配置时点。创业板整体估值经历了2015年下半年以来的持续回调,目前已接近历史低点,从PE和PB来看,已基本回到2012年创业板行情启动之前的水平。Wind数据显示,创业板指数在2015年6月站上4000点高位,当时整体市盈率近140倍。经过两年多的充分调整后,目前创业板市盈率为40倍左右,较高点时跌去了70%左右。创业板风险得到大幅释放,为布局创业板提供了较高的安全边际。
赵大年强调,仅有估值还是不够的。投资更重要的是前瞻性地判断行业和公司未来的发展。“2017年三季度后,创业板净利润的同比增速开始改善,这个改善的过程或将持续2018年全年。”从历史上的经验看,股价周期正对应盈利改善的周期,目前创业板正处于利润改善的拐点。
不过,对于投资者而言,创业板投资的制胜关键在于选股,尤其是判断真成长和伪成长。赵大年表示,光大保德信创业板量化优选标的指数并非创业板指,而是覆盖面更广、行业分布更均匀的创业板综指,其覆盖的行业包括生物医药、电子计算机、机械、传媒等,市场关注的新兴产业,如AI、高新制药、苹果产业链、新能源汽车等都集中在这些行业中。长期看,这些行业的高成长性会在创业板指数的表现中得到验证。
量化叠加降低风险
赵大年认为,创业板走势波动历来大于市场其他指数,急涨急跌也是创业板一个显著的属性。专业投资者的作用就是将这种风险尽可能降低,借助量化模型或许是不错的办法。降低风险的过程也是寻找真正优质成长型公司的过程,通过对基本面的提炼去选择真正内生成长优质的上市公司。
赵大年坦言,在A股历史上基本面因子的有效性其实并不高,尤其是2015年牛市时。但近一两年,随着价值投资的兴起,基本面因子的有效性正在增强,已成为重要的筛选指标。
不过,单一的因子模型很难在市场波动中取得好的表现,复合型均衡策略会是更好的选择。除了基本面因子和估值因子外,光大保德信创业板量化优选基金还带有流动性因子、交易因子和卖方分析师预期因子。
自媒体信息披露与重要声明
使用本报告的风险提示及法律声明
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本公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并不对使用本报告所包含的材料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相关的其他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未经授权的转载,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转载责任。
免责声明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平台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专家、嘉宾或其他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讲、交流或会议纪要等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机构之观点),亦不构成任何保证,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平台内容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使用,若您并非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或转载本平台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在任何情况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团队、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