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董登新(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教授,中新经纬特约专家)
日前,一行三会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意见》。该意见首次将“深度贫困地区”作为资本市场精准扶贫的对象,并明确提出了6条更为细化的具体措施,从深度贫困地区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企业发行资券与票据等方面做出相应帮扶举措。那么,这些措施将如何发挥作用呢?
可以看到,对深度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加快审核进度,“即报即审、审过即发”;对支持深度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实行“专人对接、专项审核”、“即报即审,审过即挂”,减免挂牌初费等措施,与股权融资、资本运作有关,这些举措无论对普通企业,还是对上市公司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吸引力和政策导向功能。此外,支持证券经营机构开展专业帮扶等举措,也为贫困地区企业提供了股权以外的其他融资便利。可以预料,这一新政将有效助力“精准扶贫”攻坚战。
此外,这项新政对缓解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情况有所助益。在解决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上,除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导向,地区龙头企业与产业集群协同发挥作用也十分重要。在贫困地区,从中央到地方正在展开一场如火如荼的“精准扶贫”攻坚战。在贫困农村,无论是农业产业化,还是农民合作社,都缺少不了龙头企业,没有大批行业龙头企业及产业支撑,就很难真正起到扶贫的作用,也很难达到脱贫致富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
龙头企业是产业支撑的关键。在贫困地区,龙头企业的成长与培育固然困难,需要政策扶持与融资支持。从融资方式来看,股权融资是最重要、最直接的,其作用也是最持久、最深远的。
然而,由于IPO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导致马太效应被市场不断放大:经济越发达的地区,IPO企业数量就会越多。从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来看,截至2018年1月17日,广东572家、浙江415家、江苏384家、北京307家、上海281家,这五省市共有上市公司近1959家,远远超过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总数(3494家)的一半。相反,西部省份上市公司数量极少,例如青海12家、宁夏13家、西藏15家、内蒙古26家、贵州27家。这显现出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与相对落后地区IPO资源的不平均,同时也是导致地区经济不均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需要借助“有形之手”进行适当的政策引导。IPO扶贫新政的推出与升级,有利于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群策群力”的扶贫的作用,鼓励资本到西部创业,鼓励发达地区的企业到贫困地区开拓进取,这样,才有可能为贫困地区快速培育出一批龙头企业,并为当地经济提供重要的产业支撑。由此可见,加大IPO扶贫力度,已是当务之急、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一家好的企业,尤其是一家优秀的上市公司,对于发达地区来讲,可能只是“锦上添花”,而对于贫困落后地区来讲,它则是“雪中送炭”。从边际效用角度来讲,上市公司到西部去,不仅会带给西部地区更多的资金支持和融资便利,而且还会带去人才、创新理念及管理经验,从而为贫困地区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实际上,IPO扶贫只是资本市场扶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IPO扶贫却是作用力最直接、诱惑力最强的政策。因为A股IPO门槛高、排队时间长的问题,加大了企业IPO的难度,然而,IPO扶贫则是特事特办,贫困地区企业IPO审核不必排队,同等条件优先审批,这会对发达地区企业产生较大吸引力。不过,对于这些企业IPO成功后,如何让它们就地扎根、开花结果,这还需要有配套政策的激励与导向。
上市公司是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重要推手,更是深度贫困地区最稀缺的资源和希望。在新时代,我们必须要有新理念、新方法、新突破。在区域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的今天,我们必须动用资本市场的手段和方法,引入必要的政策导向与市场调节,借助IPO的力量,为贫困地区注资、发力,支持精准扶贫。 (中新经纬APP)
【专家简介】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教授、系主任,湖北省人社厅咨询专家,湖北省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专家顾问,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