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非货币基金资产规模仅排名第49,主动权益产品去年收益率大多排在同类后1/2位置,部分产品因净值过低即将清算
文 | 标点财经研究员 黄凤清
自2013年余额宝横空出世,部分基金公司体量随着货币基金的火爆而急剧膨胀。同年底,阿里旗下天弘基金规模排名由前一年度的第50位一跃升至第2位,次年起更是连续坐稳行业第一把交椅,且将其他同业远远甩于身后。
可以预见,如果不出现政策监管上的“黑天鹅”事件,那么天弘基金的规模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只能供人敬仰。然而,就如同五年前的那场戏剧性变局,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只能是“变化”二字。
2017年12月,中国基金业协会在“资管新规对公募基金影响暨公募20年投资与产品的若干观点总结”会议上表示,基金管理人应不断提升以主动投资管理能力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根据自身风控能力合理发展货币市场基金,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为广大投资者创造长期良好的收益,不再通过各类渠道宣传货币市场基金规模排名及收益率。
当然话有所指。在此前的9月,《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落地。该项新规对货币基金的投资主体、风险准备金规模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中金公司随即在研究报告指出,在严要求、限规模、降收益的背景下,货基将告别高速扩张时代。
中国基金公司规模排名重新洗牌至此已势在必行。首当其冲者自然是曾经的最大受益者,失去货基加持的天弘基金原形毕露,排名一落千丈。更令人担忧的是,天弘基金在主动投资管理上并未形成核心竞争力:至2017年底其主动权益类产品规模不足百亿元,同时业绩也不具优势,2017年其收益率大多排在同类后1/2的位置。此外,基金经理“一拖多”现象较为严重,这亦折射出其人才荒。褪去“规模一哥”光环的天弘基金,该拿什么与同行抗衡?
从第1到第49
正是缘于余额宝的一炮而红。天弘基金才借此走进更多投资者的视野,规模也一飞冲天。
Wind数据显示,在2012年底,天弘基金总资产净值规模仅99.5亿元,在当年70家基金公司中排至第50位,仅相当于此时榜首华夏基金的4.23%。余额宝诞生改变了一切,天弘基金规模呈几何级增长。2013年底为1943.62亿元,一举跃升至第2位,同比增幅高达1853.43%,其中,货币基金规模由前一年度的7.16亿元飙升至1861.89亿元,占比由7.19%提高至95.8%,自此一直保持在95%以上水平。
自2014年起,天弘基金连续霸占公募规模第一之位。2014-2017年,该公司规模继续呈增长之势,分别达到5897.97亿元、6739.3亿元、8449.67亿元及17892.95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203.45%、14.26%、25.38%、111.76%。在此期间,其货币基金规模也由5801.6亿元一路暴增至17649.41亿元,占比在2017年底达到98.64%,为五年来最高。
天弘基金凭借货币基金实现规模飞跃的同时,市场上货基总规模亦大幅攀升,由2012年底的7075.41亿元激增至2017年底的7.14万亿元,增幅超过9倍。随着规模的快速增长,货币基金在金融系统中的重要性不断上升,而流动性风险、年底冲规模等问题逐渐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监管开始收紧。在“严监管”的主旋律下,2017年5月及8月,天弘基金两度主动下调余额宝的个人持有最高额度,上限由此前的100万元锐降至10万元。
按照中国基金业协会的建议,今后基金公司应剔除货币基金来进行行业规模排名。如此,天弘基金2017年底非货币基金资产规模仅为243.59亿元,排名跌至第49位,可谓“一夜回到解放前”。
主动投资管理能力堪忧
严管货基,反映监管层引导公募基金投资回归主动管理的政策风向。可以预见,主动权益类基金将重新成为业内的关注重点,也成为基金公司实力比拼的“主战场”。
一直以来,依靠货基规模实现排名领先的做法在基金业内难以“服众”。主流观点认为,主动投资管理能力才是一家基金公司实力的真实反映。而近年大力发展货基的天弘基金,在主动投资管理上的表现显然与“一哥”的名号相去甚远。
从Wind资讯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到,至2017年底,天弘基金旗下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基金及混合型基金中的偏股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平衡混合型基金)共19只(不同份额合并计算),资产净值规模均在14亿元以下,合计规模只有92.17亿元,仅相当于其同期货基规模的0.52%。
2018年1月6日,天弘基金发布公告称,自1月8日起暂停天弘聚利的申购、定期定额投资以及转换业务。3天后,天弘基金发布该基金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情形的第一次提示性公告。公告显示,若截至2018年1月11日日终,天弘聚利的基金资产净值持续低于5000万元,即该基金连续6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该基金将依法进入基金财产清算程序。
天弘聚利成立于2016年12月16日,至今刚满“周岁”不久,至2017年底规模仅0.3亿元。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除了天弘聚利外,天弘基金旗下的还有3只主动权益类基金的规模低于5000万元,包括天弘策略精选、天弘价值精选和天弘文化新兴产业。小规模基金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投资管理能力薄弱。
不仅规模较小,业绩也不甚理想。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天弘基金旗下成立满一年的主动权益类基金有15只,其中2017年收益率不足10%的有11只。从同类排名上来看,仅4只基金排在同类产品中的前1/3,排名最高的是天弘精选,在1369只同类可比产品中排名第205。有10只基金落在同类后1/2的位置,其中天弘价值精选、天弘新价值、天弘喜利的排名分别为1071/1369、1059/1369、1005/1369,均在后30%的位置。
人才短缺一拖19
上述3只排名同类后30%的基金涉及3位基金经理,其中天弘喜利由姜晓丽、钱文成共同管理,天弘价值精选由王林执掌,而天弘新价值的基金经理则由姜晓丽、钱文成、王林共同担纲。
据标点财经研究员观察,在天弘的基金经理名单中,姜晓丽的出镜率十分高。19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中,姜晓丽参与管理的有12只。此外,姜晓丽还担任多只债基的基金经理。实际上,姜参与管理的基金已多达19只。
对天弘基金而言,基金经理“一拖多”并非个别现象。主要管理指数型基金的张子法同样是“一拖19”,管理的基金包括天弘创业板、天弘沪深300、天弘中证500、天弘中证休闲娱乐等,这19只基金均是张子法于去年4月17日从离任基金经理刘冬手中接棒。可以看出,天弘基金的基金经理相当短缺。基金经理“一拖多”难免分身乏术,要做好投资管理的难度可想而知。张子法管理的基金2017年收益率大多落于同类后1/2,其中天弘中证休闲娱乐、天弘创业板均排在同类产品的后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