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沪指十一连阳
2018-01-16 06:00: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不一样的沪指十一连阳

此次跨年的上证指数11连阳,仍以机构活跃为主,上涨的主要是业绩预期较佳的个股,而以ST股票为代表的绩差股、问题股则跌幅居前。

炜言大义

本报记者 张炜

上证指数1月15日收盘3410.49点,下跌0.54%,未能再次收获阳线。至此,上证指数从2017年12月28日至2018年1月12日的11连阳,创出2000年以来的一项新纪录。

历史上,上证指数有过14连阳、16连阳、18连阳,甚至是32连阳与99连阳,但都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上市公司家数少,尚未全流通,整个市场的流通市值规模较小,与目前的A股市场缺乏可比性。2000年以来,上证指数日K线11连阳仅出现过一次,即2006年6月15日至6月29日的11连阳。不过,2006年6月的11连阳期间,有2个交易日为小幅下跌的阳线。因而,论连续上涨的上证指数11连阳,此次跨年行情创造了2000年以来的新纪录。

与2000年以来的9连阳及11连阳相比,此次上证指数11连阳有多个不同之处。其一,市场规模不同。上证指数2006年6月15日至6月29日的11连阳与2015年3月11日至3月23日的9连阳,当时沪市流通市值规模均小于现在。统计显示,沪市2006年6月29日流通市值为10596.51亿元,2015年3月23日为256563.58亿元,而2018年1月12日为293605.54亿元。

其二,市场稳定性不同。2017年以来A股振幅收窄,单日涨跌幅较小。相比以往容易大涨大跌,上证指数2017年很少出现单日涨跌幅大于2%。此次上证指数11连阳,多数为小阳线;累计涨幅不大,只有4.68%。相比之下,上证指数2006年6月的11连阳期间累计上涨9.16%,2015年3月的9连阳期间累计上涨12.22%。

其三,行情性质不同。上证指数2006年6月的11连阳与2015年3月的9连阳均处于大牛市行情,前者在2007年10月见顶6124点,后者于2016年6月冲顶5178点。而目前A股并非全面牛市行情,属于“少数牛股的牛市,多数熊股的熊市”,行情具有结构性特征。此次上证指数11连阳,较之上年的“一九行情”特征有所改变,上涨的个股数量明显增多,28个申万一级行业板块不同程度上涨。可就个股而言,剔除去年下半年以来上市的新股及停牌个股,2017年12月28日至2018年1月12日两市下跌个股仍有897只,占比达29.17%。再看中证小盘500指数和创业板指,2017年12月28日至2018年1月12日并未同步实现11连阳,累计涨幅分别为3.66%、2.32%。1月15日,创业板指大跌2.97%,使其在2017年12月28日以来由上涨变为下跌。

其四,投资者结构不同。2015年下半年以来,A股投资者结构改善,机构占比逐渐提高且在市场上的话语权提升。A股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沪股通与深股通不仅带来增量资金,而且带动市场理念转向成熟。此次上证指数11连阳,是在投资者期待6月A股将纳入MSCI指数的良好预期下。2017年白马股行情由机构发动,关注公司基本面,重视防范估值风险。此次跨年的上证指数11连阳,仍以机构活跃为主,上涨的主要是业绩预期较佳的个股,而以ST股票为代表的绩差股、问题股则跌幅居前。

罕见的上证指数11连阳上演,A股投资者并没有像以往牛市那样情绪狂热,仍以谨慎看多为主。上证指数前期高点是2017年11月14日留下的3450.49点。尽管上证指数距前期高点“一步之遥”,但并没有借11连阳的气势发起冲击。

当然,罕见的上证指数11连阳,对改变2017年12月较为阴沉的投资者情绪有积极作用。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指出,“11连阳将有效改变空头思维”。

上证指数11连阳后,市场分歧有可能加大。但可以相信,市场稳的态势趋于明显,有助于吸引长期资金入市,有助于投资理念理性与成熟。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