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身负的重任——从过去学习和模仿国外经验、先进管理模式,转为引领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管理舞台的中央,向世界贡献中国式的管理理论、管理模式。
本报记者 陈军君
“引领!”在1月13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导、中国经济时报社、中国经济新闻网、国研经济研究院主办的第九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作《新时代中国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演讲时,以“引领”一词概括当下中国企业家身负的重任——从过去学习和模仿国外经验、先进管理模式,转为引领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管理舞台的中央,向世界贡献中国式的管理理论、管理模式。
张瑞敏认为,互联网颠覆了传统的经典管理理论,所有的企业都须改变管理模式,这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机会,“中国企业应抓住机会实现时代的引领”。
结合海尔近年的实践,张瑞敏在论坛现场分享了在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国际标准的引领和商业模式的引领。
“国际上把标准叫做‘收费站’,有了标准什么都有了。”张瑞敏剖析,互联网时代,制造业需要从大规模制造变成大规模定制,但目前关于大规模定制的标准尚未成型,虽然德国提出了“工业4.0”,美国提出“先进制造业”,日本等国提出“制造的新模式”,以及中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但所有模式都还在探索中。
张瑞敏透露,海尔今年构建了完全为用户个性化定制的模式——互联网工厂(COSMOPl at)。以此为基础,海尔向国际四大标准组织之一的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 EEE)提出由海尔主导制定大规模定制国际标准。2017年12月6日,该提议获IEEE通过。
这是IEEE成立几十年以来,首次以模式为技术框架制定标准。当然,海尔也成为首个制定这个标准的中国企业。
与德国“工业4.0”相比,海尔的“不入库率”指标让IEEE意识到海尔COSMOPl at的“引领性”所在——所有产品下线之后不进仓库,而是直接送到用户家里。这正是大规模定制的核心。目前海尔产品的“不入库率”达到近70%。
“物联网之父”凯文·阿什顿参观了海尔之后认为,海尔互联网工厂提供的不再只是工业产品,而是服务方案,这一模式使其更接近物联网——物联网的充分条件是用户传感器,关注用户的情感和需求。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发展,2016年被定为物联网元年。国际上预测物联网会在2019年或2020年引爆,希望中国企业能够率先在国际上实施物联网引爆。”张瑞敏称,海尔的信心来自握在手中的引爆器——用户传感器,了解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善于打非线性移动的“飞靶”。
至于商业模式,海尔经过若干年摸索实践且不断修正的“人单合一”契合了互联网乃至物联网时代的需求。
“互联网带来的是生产与用户之间的零距离,去中心化、去中介化,一定是分布式的。而且现在信息是对称的,在此情形下,企业是没有边界的。”张瑞敏论述,一直延续至今的企业管理模式“流水线+科层制”显然不合时宜。
海尔的“人单合一”:“人”即员工;“单”并非狭义的定单,而是用户需求;“合一”就是把员工和用户需求联系在一起。在此模式下,海尔去掉了一万多名中层管理者,企业变成了一个创业平台,从一个企业变成2000多个小微企业组成的生态圈。
伴随海外扩张,海尔将“人单合一”模式推向海外。2016年海尔收购美国GEA,GEA有120年的历史,线性管理非常严密。海尔在GEA尝试“人单合一”,效果初现。兼并之前的10年,GEA销售收入下降了11%,2017年增长了6%;过去几年,GEA的利润增幅一直在4%—5%,2017年利润增长了22%,利润增幅是收入增幅的好几倍。
张瑞敏认为,GEA的变化背后是管理理念的变化,从“股东第一”转变为“员工第一”,以人为本。
提出“21世纪企业一定要用量子管理”的牛津大学教授左哈尔惊喜地发现,海尔的“人单合一”正是“量子管理”的印证。
张瑞敏分析,这是因为量子管理学强调系统论,与东方哲学的“大制不割”暗合。中国基于系统论的哲学理念或更适合物联网时代的企业管理。由此,中国企业也有机会“走向世界管理舞台的中央”,引领全球企业管理理论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