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宋清辉认为,造城运动有片面追求扩大建成区面积的倾向。一旦生活配套不足,往往会造出无人居住的“鬼城”。从短期来看,对当地产业、经济等或会有带动作用,但从长远来看,过度“造城运动”恐怕会给当地产业带来“灾难”。城镇化不是大搞造城运动,必须要有相应的产业支撑,否则就可能会留下“黑洞”。
太原、大同如何突破“造城之困”?
华夏时报记者 刘诗萌 实习记者 梁丹 北京报道
大同与太原两座代表城市的近况,反映了处在转型升级当中的资源型大省山西面临的困境。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煤炭工业在经历了黄金十年后,由于产能严重过剩和资源的不可持续,寻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化解过剩产能、促进脱困发展的出路。而作为煤炭大省的山西和省内的各个城市,也都在探索转型之路。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打造一张鲜明的旅游名片,成为一个新的突破点。因此2006年,在“造城市长”耿彦波的主导下,一场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率先在大同展开。2013年,耿调任太原后,太原也开始了大规模的拆迁。
不过,在他刚刚离任后,大同便传出了基建暂缓,政府负债百亿的消息。而太原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出现大幅下滑,大同2016年GDP绝对值即呈现萎缩,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造城运动“后劲不足”的问题。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表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路径在于开放。只有开放才能利用全球的资源和市场,从而打破依赖自身资源的封闭循环,在原来资源型产业之外上生长出新的产业。
投资下滑过半
据山西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7年前11个月,太原市固定资产投资874.45亿元,与2016年同期1791.38亿元的数据相比,下降了51.2%。
城市固定资产投资主要由民间制造业和服务业投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三部分组成。针对产业投资,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对记者表示,一般而言,如此大的下滑,很可能是营商环境发生了变化。
2017年11月,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发布2017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其中太原在城市营商环境指数排名和营商软环境指数排名中都位列最后十名。2017年以来,山西省和太原市也多次发布优化营商环境的措施,其中包括禁止违反规定随意约谈纳税人,禁止违反法定时限拖延办税、禁止强制或指定纳税人接受中介机构服务等十条禁令。
另外,有专家指出,较严的房地产调控和国家对地方融资和负债从严管理,也可能是造成房地产投资和地方政府基础设施投资下滑明显的重要原因。
而处在“后造城时代”的大同,城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并未有太多体现。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1025.3亿元,比2015年的1052.9亿元有所下降,按照可比价格计算,涨幅也只有1%,在全省GDP排名当中位置也不靠前。2017年前11个月,大同固定投资主要靠5000万元以上大项目和高技术产业项目,分别完成投资180.6亿元和21.4亿元,拉动增长18.8和2.3个百分点。9月,原晋城市长武宏元调任大同,他被认为更擅长经济建设,或可带领大同更好地实现产业转型。据媒体报道,他表示将会在大同的古城保护修复、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非煤产业发展、煤炭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等诸多方面下大功夫,打造能源革命和对外开放“尖兵”。
造城运动可否持续?
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一直是个难题。一方面,许多城市在资源和经济形势困难的时候想到转型升级并开始进行一些尝试,而一旦资源和经济形势好转立刻就走了回头路。另一方面,一些城市想通过基建手段促进发展,但从以前的大同到现在的太原,长久以来,对于大拆大建为主要方式的“造城运动”,一直是鲜花和搬砖齐飞,赞扬和争议并存的。
从市民角度来看,路宽了,城市面貌“高大上”了,居民从破旧的老房搬到新建的楼房中,实实在在地有了获得感和成就感;而另一方面,不得不看到,开发建设新区的投资动辄几十亿元乃至几百亿元,远超过需要造城的中小城市的地方财政能力,导致城市负债规模急剧攀升,地方债务风险不断加大,从长远角度上也影响了产业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
在耿彦波对大同最初的设计中,造城目的是发展旅游产业。但要等到城建完成之后,500亿元的城建资金,一半来源于“经营城市”,即国土收益。而这一方式,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土地财政思路。
宋清辉认为,造城运动有片面追求扩大建成区面积的倾向。一旦生活配套不足,往往会造出无人居住的“鬼城”。从短期来看,对当地产业、经济等或会有带动作用,但从长远来看,过度“造城运动”恐怕会给当地产业带来“灾难”。城镇化不是大搞造城运动,必须要有相应的产业支撑,否则就可能会留下“黑洞”。
倪鹏飞表示,所谓城市化有四项内容即化人、化地、化城、化市(即产业),其中化人是核心,化地是保障,化市是前提,化城是支撑,总体上缺一不可要协同推进,单兵突进任何一个方面都会产生问题而不可持续。
上述专家指出,解决城市升级的办法是加快制度改革,重建促进经济和城市化注重质量、平衡发展和转型升级利益机制。对于山西来说,最关键的是提升城市自身环境的质量。城市基建是城市物质环境质量,更重要的是城市软环境,即城市营商环境的改善,如果有竞争力的营商环境,外资自然进来,多元发展和转型升级可以顺利实现。但是,由于营商环境的主要是政府的税费、监管和服务,相比大拆大建,这就更需要政府实现自我革命。原标题:太原、大同如何突破“造城之困”?